2012年6月9日星期六

哈金寫作之初投稿屢碰壁


明鏡記者柯宇倩/在今日美國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哈金,當初決定以英語寫作時,曾經猶疑過,也曾經歷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出版的一段日子。哈金在接受《明鏡》專訪時表示,用英語寫作是為了生存而下的抉擇,如今他已很難回到中文寫作。不斷嘗試新題材、新寫法的哈金,未來將把西方讀者的注意力從中國拉回美國,讓讀者更瞭解在美國土地上發生的華人移民故事。

寫作之初投稿屢碰壁

在美國文壇裡,哈金和裘小龍可說繼湯婷婷、譚恩美、任璧蓮之後,新一代的知名華裔作家,但與任璧蓮等出生於美國的第二代華人不同的是,由於具有在中國長期生活的經歷,哈金對於中國的描寫更深入。

哈金的第一本短篇故事集《好兵》於1996年出版後,獲得了國際海明威獎,第二本短篇小說集《光天化日》也獲奧康納小說獎,1999年的長篇小說《等待》拿下美國國家圖書獎和福克納小說獎,《新郎》則獲得亞裔美國文學獎;屢屢拿獎的哈金,被稱為“得獎專門戶”。

其實,哈金剛開始寫的並非小說,而是詩歌。1956年出生於遼寧一個中國軍人家庭的哈金,本名金雪飛,成長時期遇上文化大革命的哈金,14歲的時候隱瞞年齡加入解放軍。1977年高考恢復,哈金將中國文學填在第一志願,但最後考上的是黑龍江大學英語系,高考英文只拿62分的哈金也只好唸了,但這一唸,也唸出對美國文學的興趣。

1982年,哈金考入山東大學英美文學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後,哈金也拿到美國麻州布蘭代斯大學(Brandeis University)的獎學金,成為改革開放後最早出國的留學生。哈金原本計畫拿到英美文學博士後回國教書,但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讓這個至今計畫無法實現。

哈金對《明鏡》表示,六四事件後,他被迫留在美國,但他不是一下子就決定要以英語寫作為生,而是經過很長一段時間才能下定決心。“那時候連能不能在美國生存下來都不清楚。”一邊觀望、一邊讀書的哈金,唸書之餘還得打工糊口,而此時他已開始以英文寫點詩歌。

一日,布蘭代斯大學來了一位訪問詩人,看了哈金寫的詩後覺得很不錯,欲將哈金的詩集結成冊,原來該名詩人正擔任芝加哥大學系列詩集的編輯,於是哈金的第一本詩集《沉默之間》就這樣於1990年出版,並且獲得良好的評價。

第二本詩集的出版就沒這樣順利。取得博士學位後,哈金在同學紛紛轉換跑到的情況下,堅持留在文學道路上,期間,哈金曾進入波士頓大學寫作班學習。1993年,寫作班還沒畢業的哈金申請亞特蘭大艾默理大學(Emory University)的詩歌寫作助理教授,在200多人裡脫穎而出。但學術界評斷教授能力的重要依據之一,就是該教授的出版品,為了留住教職,哈金必須有作品問市。

“出版第二本書遇上困難,到處被拒絕,因為那時我已經有教詩歌寫作的工作,對很多詩人來說,已經成為他們的對手,所以沒什麼人幫我。”哈金對《明鏡》回憶。在沒有作品出版的幾年間,哈金的壓力可想而知,他當時只能到處投稿,幾乎能投的出版社都投遍了,卻屢屢在信箱中發現出版社的退稿信,最後一家在紐約專門出詩歌的小出版社終於答應出版,1996年,哈金的《面對陰影》問市,之後的詩集《殘骸》也由同一家出版社推出。

哈金認為,中國作家如果要打入國際,不一定要用英語寫作,也有用中文寫成的有份量的作品,“一個作品如果寫的好,肯定會穿透語言障礙。”而他自己決定用英語寫作,一方面是因為走投無路、必須謀生,另一方面是為了讓自己活得更有意義。

“那時候,我總得有個工作,另一方面我也知道,在英語中有個偉大的傳統,就是一些外來、非以英文為母語的作家,也能在美國成為重要作家,所以我最後覺得,不管能不能生存下去,就做看看吧,看看有沒有這個運氣和能力了,當時有接受失敗的心理準備。”哈金對《明鏡》說。

逐漸地,哈金發覺有些材料用小說來處理,比用詩歌來處理更好,加上詩集的出版不太容易,因此開始寫起短篇小說,慢慢地小說越寫越多,出版的數量開始比詩歌要多,哈金很自然地從詩歌領域轉換到小說的領域。“小說和詩不一樣,小說每天都可以寫一點,會讓我覺得自己更像個作家。”

然而對於一個還沒建立任何讀者群的作家來說,想出版小說也非易事。“在美國要出版,關鍵是讀者群,出版商仍是商人,們覺得你的書能賣,才會接受你,就有出版商說:‘我們憑什麼給你出?為什麼我要賠錢?’”哈金對《明鏡》回憶。

哈金只能到處投稿,幸而雖然遭到大出版社拒絕,但總有一些小出版社願意提供機會。哈金認為,或許非美國人卻用英語寫作,總是有些不同。短篇小說《好兵》與《光天化日》分別由兩家小型出版社出版,《好兵》的出版社隨後再推出哈金的長篇小說《池塘》,到了第二部長篇小說《等待》,哈金一舉拿下美國國家書卷獎,成為至今唯一一位拿此獎項的華人,從此打出知名度。

從屢被退稿,到獲得大出版社的青睞,哈金一路走來,妻子與兒子都相伴在旁、不時加油打氣,哈金2007年出版的《自由生活》便在開頭寫道:“To Lisha and Wen, who lived this book”,特別獻給他的妻兒麗莎和文。


《南京安魂曲》簡體字版。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