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30日星期六

香港回歸成就展 不心虛嗎?


中國時報 【鄭漢良】
     今天是香港回歸十五周年,北京和香港特區政府以辦喜事的心情舉辦慶典;除胡錦濤主席親臨香港出席慶祝儀式,為梁振英的新政府監誓,北京的國家博物館還舉辦香港回歸十五年的「成就展」。

     到底香港人本身又如何看待過去十五年回歸的「成就」呢?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畫近日發布兩項民調結果,在接近回歸十五周年之際,香港巿民對中國國民身分的自豪感比去年同期下跌四個百分比,跌至三七%,是十一年以來新低。稍早前港大的另一民調亦發現,港人對中國人身分認同,跌至十三年以來的新低,二十九歲或以下群組的認同率,更創歷年新低,認同本身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者,分數排名最後,比認同是世界公民還要低。

     其實北京在收回香港主權後,給了香港經濟上不少的好處。尤其在二○○三年爆發沙士疫情後,透過CEPA協議及自由行,刺激了香港的經濟活動。時至今天,雙方已簽署九份CEPA補充協議,自由行亦已擴大至多個省市。在此同時,為了鞏固香港作為地區金融中心以及人民幣離岸中心的地位,北京前後在香港總共發行了四次人民幣國債。在回歸十五周年之際,國務院發改委還宣布在港、深之間的前海經濟區設立跨境人民幣業務創新試驗區,將不僅會加深粵港合作,還能進一步通過惠港政策增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在這麼多「好處」之下,香港社會的形勢不但不是一片大好,反而對中國的向心力江河日下。

     原因很多,最切身的感受就是香港的貧富懸殊差距越來越大。港府統計處上周宣布,香港的堅尼系數(吉尼系數)已創了四十年新高,達到○.五三七的水平。一般情況下,○.四以上貧富懸殊已是非常嚴重,香港情況可說是瀕臨「爆煲」邊緣。為了粉飾太平,統計處一反常態,故意在最新的數字上加油加醋,說是經過扣稅及福利轉移後,堅尼系數其實只是○.四七五,與二○○六年相同云云。心虛膽怯之情,溢於言表。

     事實證明,北京再多的好處,只像甘霖降落在炙熱大地上,表層的大財團、大商賈一下子把雨水吸個精光,流落至社會底層的,沒有一、兩滴。平民百姓又如何不認為北京的好處只是往大老闆的褲袋塞呢?

     人心最易拉攏的百姓尚且如此,渴望自由民主等核心價值的知識階層,又因為劉曉波、艾未未、陳光誠及李旺陽事件難免對北京產生疏離之感,神九升空升得更高、蛟龍潛水潛得更深,恐怕亦難以扭轉人心背向。

     今天正式上任特首的梁振英,其實對人心回歸這個問題相當重視,但卻模糊了焦點。他最近說,香港曾被殖民統治一百多年,要做好人心回歸的工作,或需要較長時間,包括國民教育等。他又指出,國家很大,有些港人對內地了解不多,需要給他們多點時間。

     將問題歸咎於一百多年的殖民歷史、歸咎於國民教育不夠、歸咎於港人因中國太大而對內地了解不多,顯然是斷錯了症,結果只會是下錯藥。

     在訪問中,梁振英有意適度改變香港行之有年的所謂積極不干預政策,倒是令人寄予一絲希望。他說,香港過去奉行「積極不干預」的經濟政策,現在應該要「適度有為」。他又說,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金融海嘯的應對經驗表明,政府對經濟發展不應完全放手,應干預時就要干預。

     目前我們無可得知梁振英的「適度有為」是指些甚麼,但假如他對香港長期以來所依賴的一套官商合作體制作出適度的調整,拿出魄力推動具有阻嚇力的公平競爭法,這或許可以幫助梁振英達到「香港經濟和社會發展水平五年後比現在更高」的期望目標,對爭取人心回歸的工作也有所裨益。畢竟,這可能正是溫家寶總理經常所說的香港「深層次矛盾」的所在。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