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7月29日星期日

台灣創意 大陸植根 全球開花


旺報 【本報訊】
     四年一次的奧運盛會,既是各國體育健兒的競技比賽,也是不同國家與企業推銷文化與商業形象的舞台。今年的奧運主辦城市雖在倫敦,但北京做為2008年的主辦城市,將首開先例,在奧運首周發起首屆奧運城市發展論壇,同時在倫敦舉辦北京文化周,以「北京祝福你」為主題,舉辦一系列的文化表演活動。

     最後,北京與倫敦兩個前後屆的奧運城市,並將簽署文化創意產業協議。此份協議,即使僅是象徵性的,對鼓勵兩地的文創產業,一樣是意義非凡。

     推動文創產業已成為大陸的國家運動,從國家政策到地方基層對文創產業的重視都有增無減。2010年4月大陸中宣部、中國人民銀行、文化部等9部門聯合出台《關於金融支援文化產業振興和發展繁榮的指導意見》,以政策鼓勵金融與文化產業合作。在政府部門、金融機構、文化企業的共同努力下,僅僅一年多,大陸已有60多個重點文化產業專案獲總計近200億元的貸款,大量資本的投入,文化產業獲得了有力的資金支援,也讓產業發展立刻有了新局面。

     在決定經濟轉型的「十二五規畫」中,大陸亦把文化創意產業列為新興產業。十二五規畫綱要即明確指出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其中之文化產業,內容包含文化創意、影視製作、出版發行、印刷複製、演藝娛樂、數位內容和動漫等重點。

     其實海峽兩岸,近年都相當重視文創產業的發展。大陸十二五的文創產業重點,也與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行動計畫之六大旗艦產業:電視內容、電影、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設計及工藝,幾乎處處重疊。

     2010年,當大陸出台金融與文化的政策,台灣也相當積極的通過「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法」,今年並統合文建會、新聞局等單位的事權,成立文化部。

     但是,進一步觀察,大陸文化創意產業表現亮眼,根據大陸文化部統計,2009年大陸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已達1500億人民幣,2005~2009年平均成長率則為20.2%。相較之下,台灣文創產業的推動力量就顯得薄弱。

     單以北京一地為例,2012年,預計北京市文創產業總收入,將突破人民幣兆元大關,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將突破人民幣2000億元大關。到2015年,北京文化創意產業增加值翻一番,占全市生產總值比重的15%。

     為了實現上述目標,北京市政府採取了許多積極的措施,包括推動文創產業聚落發展、打造綜合收入超過千億元的文化創意產業功能區、以及進一步加大金融機構的投資力度、建立政府對文化創意產業投資的傾斜機制等。

     類似強力推動文創業的行動,在大陸其他省市,也處處可見,文化產業在國家政策的加持下,已快速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固然,大陸政府對市場的干預能力遠較台灣政府為大,一聲令下,可以直接快速的挹注文創產業各項資源,這對遵守自由市場原則的台灣而言,無法想像。

     但是,台灣所具備的優勢,正是自由的社會,是最好的創意土壤。尤其台灣身處華人文化的一員,在大陸積極發展文創產業的趨勢中,具有極大的優勢。如果能夠把握兩岸和平發展的契機,找到高附加價值的發展定位,台灣的優秀文創人才,必能在這波兩岸文創產業的潮流中,搶占先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