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6日星期日

習李是否鞏固權力,有三個指標


習近平與李克強將於18大後成為中共第五代領導人,然在「攘外」解決諸多政經社會議題前,習李體制首要需「安內」,而這有三個最根本的權力鞏固問題必須先解決。

習李體制首要面對的權力鞏固問題來自黨內。胡錦濤是否繼續兼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常委人數是七人或九人以及是否隔代指定下一代接班人等三個因素,是觀察未來五年習李體制運作的關鍵。

●傳胡將全退 槍桿子交給習

黨指揮槍是中共權力運作傳統,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與軍委主席「三位一體」,則是觀察中國最高領導人權力是否鞏固的制度性指標。問題是,前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於2002年「16大」後,僅交出黨與國家兩職務,卻保留軍委主席一職,直到2004年4月,才將軍委主席一職交予胡錦濤。

江當年「半退」的理由據說是:扶上馬、送一程。但胡錦濤1999年已接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一職,距16大已有3年,壓不住軍隊的說法令人懷疑,故當時外界認為江意圖透過軍委主席繼續影響政局。然江的半退,導致軍隊出現了要服從黨的總書記胡錦濤、抑或軍委主席江澤民的制度性爭議。胡在18大後是否也選擇半退,攸關習近平能否掌握軍隊、握穩槍桿子。

目前外界對此看法不一,持政治繼承制度化觀點的學者認為,胡錦濤應該全退以避免軍隊服從出現爭議,何況江當年的半退屬特例;至於抱持黨內派系鬥爭角度的學者則判斷,胡會比照江半退模式「監軍」,以確保團派不受清洗。香港開放雜誌總編輯金鐘日前引述消息人士指出,從胡的個人生涯規畫觀察,胡錦濤將會「全退」、連軍委主席一職也交出,理由是胡已身心俱疲,不願久留,中國的諸多問題就交給習去解決。

●7人或9人 涉及利益分配

第二個觀察點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人數,此又與是否隔代指定接班人的問題相關。就中共黨史看,政治局常委人數7至11人均有過,並無制度性的規定,9人制是16大後出現,與江澤民有關。

16大後政治局常委多了2人,外界多認是黨內派系利益擺不平,江為避免江系人馬遭政治清算,透過擴大常委人數以制衡胡溫體制;基於此,今年上半年即陸續有訊息披露,18大時將回復7人制。

7人或9人除涉及黨內利益分配外,更影響第6代領導人是否隔代指定的問題。綜觀中共黨史,接班人問題從未制度化,前1、2代不說,江澤民是六四後鄧小平臨時欽點,胡是鄧小平隔代指定。

再看習近平與李克強,雖外傳兩人在15大時已進入接班人考核名單,當時習的名次落後李,然在17大前,習近平快速竄升,取代李克強成為國家接班人,背後仍是政治權力角力下的結果。

●接班人不定 黨內角力不斷

若政治局常委縮減為7人制,扣除已確定入常的習近平、李克強與李源潮,僅剩4個名額可供分配,再加上現盛傳的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三人,7席僅剩1席,不足以安排隔代的國家主席與國務院總理2席。然不論7人或9人,18大後的政治局常委會若無隔代指定人選,恐會造成習李體制的黨內權力鬥爭不斷問題。

年齡是一門檻。張德江、俞正聲、王岐山乃至劉延東等,年齡偏高,若順利入常,則是「一屆常委」;而依照「68線」內規,至19大時均需退休。

依目前外傳入常名單看,因至少有3位常委在19大時需退,18大後的未來5年大陸政局,習李體制首要解決的是19大前的黨內權力鬥爭,以及安排第6代接班人選的問題。

對習李體制而言,18大後的未來5年,兩人先要處理彼此間的政治磨合問題,以及各自派系的利益分配,更要平衡黨內其他派系的利益;攘外必先安內,單是黨內權力鬥爭已是習李二人大考驗。

●習李改革 8個挑戰

面對中國大陸政治經濟社會問題日益增加,習李體制是否有能力處理解決,已成為中國未來10年發展的關鍵;對此,外界對習李的初步評價較胡溫高,但不抱信心。

從中國領導人世代看,胡錦濤與溫家寶屬於文革前大學畢業的一代,所受教育完整,但因政治經歷多在中國,並適逢中國對外封閉時代,一般認為欠缺國際觀,且共青團與秘書等內勤系統出身的早期背景,難以因應經濟市場化與全球化的年代。

習近平與李克強則屬於「知青一代」,本該在校求學的年輕歲月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斷,並下鄉接受鍛鍊,在政治社會化的養成階段,多了其他國家政治人物所沒有的「中國國情」特色。

此外,兩人的大學教育一在工農兵大學、一在正規大學完成,且仕途均有地方大省完整歷練,例如李克強曾在農業大省河南、工業大省遼寧,習近平在對台大省福建、經濟大省浙江與國際大都市上海等地任職,整體視野較為寬闊。

習李二人能力佳,但中國面臨的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沉,必須要有超凡的能力。英國金融時報去年12月31日,刊登特約評論員馬國川的「影響中國改革的八個趨勢」文章,簡要說明習李體制未來10年的挑戰。八個趨勢有:政府權力越來越大,司法改革偏離正途,經濟增長方式難以轉變,利益集團不斷坐大,腐敗越演越烈,思想爭論激烈、社會共識破裂,社會不滿累積、群體性事件頻發,外部世界不確定性增強。

觀之這八大挑戰可發現,當前的中國幾乎已病症全出、無一完整,幾近爛到根了!關鍵是,問題在哪大家都清楚,但要如何解決?每個問題都牽一髮動全身。

就以「政府權力越來越大」看,那就「自宮」、縮小政府權力不就好了。問題是,權力增大背後是機構、人員等膨脹,政府人員作為既得利益者一環,權力縮小代表機構精簡裁撤,哪一位政治人物敢動?這攸關內部穩定。

再看經濟成長方式轉變,全球都知道要技術創新,然創新需要言論自由做土壤,這是中國「創新」喊得震天價響,卻只有抄襲的再創新,如當紅的平價智慧手機小米機即是一例;更別提歐債下的全球經濟不景氣,導致中國出口下滑的影響了。

路透一篇預測性評論文章也指出,習近平等人瞭解貿易與開放對中國的益處,或許經濟政策是個觀察點,像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先為疲軟的出口領域紓困,或者加速改革其他領域經濟等。

此外,習李二人都有法學背景,亦有可能從司法改革先做起,比胡溫更加重視「依法治國」;再來國際、亞太環境,胡溫主政適逢美國將心力放在反恐戰場在中東與西亞,現歐巴馬已提出「重返亞洲」政策,中國新一代領導人該如何面對此變局。

胡溫10年前接班時,外界曾言是個改革世代,要解決改革開放20多年的後遺症;10年過去了,開放後遺症依舊存在且更嚴重,解決方式淪為「維穩」與「維權」的兩條路徑的拔河賽。

世界新聞網記者 林克倫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