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5日星期六

中国缺少的不是创新,是信任

关于中国经济的一个标准说法是,中国人擅长山寨,但他们却连呼啦圈都没发明过。他们说,中国人缺乏创新的DNA,而死记硬背式的教育体系助长了那种倾向。我 想知道:发明了造纸术、火药、烟火和指南针的民族怎么突然变得只会组装iPod了呢?我在想,中国现在缺失的是否不是创新文化,而是一种更基本的东西:信 任。 
 
当 社会中存在信任时,就会出现持续创新的情况,因为人们有安全感,他们就敢于进行冒险,做出创新所需的长期承诺。当有了信任时,人们就不会害怕自己的创意被 盗取,愿意分享他们的想法,愿意合作开发彼此的创新项目。现代中国想要成为一个创新社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它现在还是一个信任度很低的社会。而如果中国 想要继续提高该国的收入水平,就必须成为创新社会。
本周,有许多中国商人和投资者主动向我表达了这个观点,这让我印象深刻。中国现在正处于旧社会结构和新体制之间的过渡阶段。旧社会结构是由村落和家庭组成, 它们拥有自己的信任形式,新体制则建立在法治和独立的司法系统之上。中国共产党摧毁了第一个社会结构,但他们却还没建立起第二个,因为这样做意味着放弃共 产党手中的大权。所以,中国存在巨大的信任亏空。
如果你想知道在中国稍微多推行一点信任机制会发生什么事情,那就像我一样,花一天时间参加阿里巴巴网商年度大会(AliFest),有几千名中国企业家参加 年度大会,他们都是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网站的成员。成立于1999年的阿里巴巴表示,他们今年的销售量可能超过eBay和亚马逊 (Amazon.com)的销售总和。阿里巴巴能有如此成绩,部分是因为,它在中国国内建立了一个可信可靠的买卖双方市场,将消费者、发明家以及制造商会 聚在一起,而如果没有这个平台,这些人都会觉得很难做交易。
阿 里巴巴有三项主要业务,首先是淘宝和天猫,它们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网上市场,世界各地的人都可以在网站购买或者出售商品——从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在网上卖牙膏,到中国公司提供他们的工程技术。今年淘宝公司的商品买卖成交额有望达到1500亿美元,其中大部分是在中国成交。
第二个就是阿里巴巴网站,如果你想做能够播放《星条旗永不落》(The Star Spangled Banner)的橡胶凉鞋,你可以在阿里巴巴网站进行搜索,它将为你提供数十个中国鞋厂的链接,这些厂商会通过竞争来获得你这一单生意。
而 阿里巴巴的第三项主要业务支付宝,则相当于中国的贝宝(PayPal)。比如,通过这项业务,中国偏僻地区的小型生产商家就能够把商品卖给一个上海顾客。 买家会和阿里巴巴签订协议,把钱交给后者暂为保管,而只有当买家表示已收到自己订购的商品后,阿里巴巴才会把货款支付给卖家。看,这就是信任。这带来了何 种影响?在中国,淘宝用户超过了5亿,而支付宝账户数量达到了6亿。
在 杭州时,我拜访了骆云(Robert Luo)的工作室,骆云是杭州美胜经典工艺品有限公司(Classic-Maxim)的创始人和公司总裁,公司初创时,主要使用一些国外的设计,为宾馆进 行较为低廉的墙面装饰。过去,骆云常常飞来飞去参加各种贸易展览会,竭力提高销售额,但在2006年,通过阿里巴巴的平台,他拿到了来自美国的一笔巨额订 单,极大拓展了生意。从那以后,他就不再继续为其他人从事外包生意,转而雇佣中外艺术家,生产属于自己的原创设计产品。“现在,我们设计很多产品”——户 外艺术产品、太阳能艺术产品——而且“我们还申请了很多美国专利”,他说。
这 一切反映了两种趋势:一个就是如阿里巴巴的首席战略官曾鸣所表示的,阿里巴巴——该公司现在有650万家零售店,和2000万个生产厂商合作,每天为超过 1亿顾客服务——实际上在创造一种“虚拟的混合工业园和网上市场”,中国或者外国的任何人都可以来创造、合作或者买卖商品与服务。
曾鸣预测,最终阿里巴巴将会通过某种方式和Facebook、亚马逊(Amazon)、eBay、苹果、百度、Linkedin等商家联系在一起,创造一个以信任为基础的巨大的虚拟“全球商业网络”,个人及公司将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和优势,买卖商品、设计和发明创造。
最终,曾鸣说道,在这个全球网络上,“每个人都必须找到一种成功的方法。国家边界将不能为你提供保护。”
另外一个趋势则是,中国人将在这个网络上扮演重要角色。得益于阿里巴巴这样的全球性互信商业平台,中国新一代的创新者——雇佣成本低,却拥有高技术的人才——开始有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已经见识了中国的廉价劳动力,现在,我们将看到更多的廉价天才。
这 就是为什么菲利普·布朗(Phillip Brown)和休·劳德(Hugh Lauder)在最近发表在Eurozine.com的一篇文章中说,全球的劳动力市场正在发生一场变革,“许多我们认为只能在西方完成的事情,现在可以 在世界任何地方实现,不仅更为低廉,而且有时更为成功。” 
 
作者: 托马斯·L·弗里德曼,纽约时报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