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6日星期五

釣魚台形勢緩和 軍事衝突危險仍在

 從表面上看,轟轟烈烈的保釣之爭開始進入緩和期,但實際上,中日雙方的較量進入了一個更為關鍵的階段。從緩和的角度來看,在民間,日本海上保安廳全力搜救在日本海域著火的中國貨船上的船員,讓64名船員全部獲救,受到中方的好評;而另一方面,2200名上海的遊客抵達熊本縣八代港,成為保釣風波後第一波中國遊客團,受到日本旅遊業者的熱烈歡迎。在政界,日本方面反復解釋,野田政府國有化是為了預防東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募款購島可能造成中日衝突,之後又有高層也公開承認,中日之間雖然沒有領土問題,但在釣魚島主權問題上仍可對話,而中方對此也給予了正面的關注。

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緩和,當然是因為中日雙方覺得再激烈對峙下去,將有擦槍走火的軍事衝突危險,而且雙方所承受的經濟壓力,也與日俱增,並嚴重影響政府的施政,引發內政的連鎖反應。值得注意的是,在這波緩和的事態之中,日方的「軟化」痕跡濃重,這可能與日本外務大臣在歐洲英、法、德三國尋求理解,卻沒有獲得日本期待的反應有關。

但是,這些事態在表面上當然可以緩和中日雙方民間繃得很緊的局面,但卻不是爭端走向解決的徵兆。從日方來講,不管朝野哪一方,在領土問題上表現讓步,無異於政治自殺的行為,也不會獲得日本民眾支持,所以東京態度可以軟化靈活,但立場卻沒有變化。中方也是如此,雖然中止中日雙方各種往來,尤其是經濟往來,可以起到對日本的壓力作用,讓日本內部領導階層分化,甚至讓野田政府提前垮台;但是,中國社會隱患太多、矛盾太大,與日本進行經濟對抗,嚴重傷害到中國自己的經濟,因此,適當軟化形勢,推動旅遊復甦,也是不得已的選擇。不過,北京絕對不想在這個時刻「退卻」,讓剛剛贏得民眾掌聲的所謂「強硬外交」半途而廢。這樣一來,釣魚島的形勢,弱化中又顯出走向對決的某種態勢。

對日方而言,首相野田視察海軍,訓話中出現了二戰時期的「話語」,卻也揭示出,日本已經著手備戰;而自民黨總裁安倍晉三,則要美國捎話中國,謂日本領土寸土不讓,他還無視中國可能會動怒,參拜靖國神社,呈現出與中國全面對抗的立場態度。而日本民間,則也出現了有關組織終止支持中日軍官交流的鷹派例子。對中國而言,雖然大規模的示威遊行在政府的壓力下銷聲匿跡,但民間要求開戰,對日本喊打的聲音依然維持;政府在控制民間騷動後,積極主導抗衡日本的動作,漁政船海監船甚至軍艦編隊一直企圖接近或者「路過」釣魚島,力圖打破日方實際控有該島的現實,之後又舉行大規模的軍事演習,來與日美聯合軍演對峙。

面對這樣的狀態,釣魚島之爭前景如何,成為了東亞最大的懸念。中國應該充分認識到,儘管不打仗,或者沒有打贏常規海戰的信心,也應該堅持認為,中國不可能走回所謂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老路,而是要積極備戰,形成中國軍隊不惜一戰的外觀形象,才能在這場領土交鋒中拔得頭籌。仗,或許在短時間裡打不起來,但是在釣魚島海域出現新的衝突,包括艦隻碰撞,並非驚奇之事。北京只要把日本推上釣魚島主權爭議商討的談判桌,中方在這波保釣中的大動作,就有可能改變釣魚島未來的局面。

泰國世界日報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