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6日星期日

微博反腐 改革之春或曇花一現


旺報 【楊志弘】
     12月6日上午11:01,《財經》雜誌副主編羅昌平連續發出三則微博,實名舉報大陸某高官涉嫌偽造學歷、與商人結成官商同盟等弊端。微博揭弊高級官員,在網路上引起轟動。

     雜誌主編 實名揭弊

     更不尋常的是,微博披露高級幹部的弊端,不只未在第一時間被刪除,網民的轉發、評論也全部放開,未加阻撓。甚至官方的主流媒體也隨即跟上高調報導。微博的影響力,似乎剎那間拔高了力度。

     此股反腐輿論的浪潮,不禁令人回想文革時期的大字報,藉由草根力量來清除異己,鞏固權力。網民在微博上評論:「1958年發動群眾,大煉鋼鐵,大躍進。1968年發動群眾,文化大革命,批鬥黨內走資派。2010年薄先生發動群眾,大唱紅歌,大力黑打。2012年發動網上群眾,大反貪腐。為啥總是同樣方式的不斷迴圈。」但是,也有持不同觀點的反應,在微博上相當活躍的華遠地產董事長任志強(粉絲超過1250萬人)就在微博上表示:「此前是被動,這次是主動。」

     的確,今天微博傳播的速度、廣度和強度,絕非當年大字報可比擬。同時,「高富少」的網民,不只沒有當年紅衛兵的領袖崇拜情結,甚至有較獨立的見解和批判意識。

     此外,新聞人角色也值得重視。許多大陸媒體記者、編輯和新聞傳播專業的大學師生,一直是微博的活躍分子。新聞人較一般人接近更多的一手訊息,對於腐敗也有更深入的體會。當然,或多或少也有更熱切的改革期待。新聞人在媒體上或網路上,同一人的言論往往有相當差異,對於負面訊息的評論,尤其是大相逕庭。此次微博反腐,新聞人實名反腐、轉發或評論,引發熱議。雖然微博反腐的原因甚多,但是新聞人實名在網路上發出有別於主流媒體的言論,實不容忽視。

     自從網路媒體日漸茁壯後,傳統的主流媒體位於第二線,扮演澄清、確認、分析和評論的角色,已是必然趨勢。綜觀此次微博反腐,微博在前,橫衝直撞,吸納社會力的輿論;主流媒體在後,縱橫捭闔,調節各方力量和把握方向,以免失控。此一情況,類似1980年代的解嚴前台灣,黨外雜誌在改革的前線,主流報紙在後方,發揮平衡的功能。當時,台灣報紙記者是黨外雜誌的重要供稿來源。

     微博前鋒 紙媒抄後

     12月6日,實名舉報高官的反腐微博出現的當天深夜,《人民日報》的微博在<你好,明天>對微博反腐的看法,可窺見主流媒體的觀點:「多數蛀蟲的曝光,源自網路舉報。網路反腐固然直截了當,卻不應一枝獨秀。網路舉報頻發,說明管道不暢;網路反腐擔綱,反襯制度有失。反腐靠網路還是靠制度?靠人治還是靠法治?」

     羅昌平接著又於12月10日公布《高官貪腐錄》,分析1987年中共十三大以來120名省部級及以上的落馬高官貪腐行為,並提出包括解除報禁在內的多項政治體制改革建議。這篇長文如羅昌平所言:「是一份沉重的報告」。網民的回應是最佳的註解:「沒有言論自由如何監督腐敗?沒有司法獨立如何懲治腐敗?沒有民主制約如何控制腐敗?獨攬反腐同樣是權力腐敗。」

     值得關注的是:這次微博反腐掀起大風大浪,究竟是改革的早春?抑或只是曇花一現的短暫浪漫?

     (作者為台灣傳播管理研究協會理事長)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