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7日星期五

“我再出世,不姓袁就好了”


《新史記》張永久


《新史記》編者按:中國作家、《袁世凱家族》作者張永久正在撰寫新著《因為姓袁》,講述史稱“民國第一家”的袁世凱龐大家族悲歡離合的故事,記錄袁家數代人在特殊歷史時刻的心路歷程。這是該書稿第一章“血脉深处的守望”中部分章節。


2007年年底,我隨同北方一家電視台編導赴項城、鄭州、安陽、天津、北京等地拍攝系列專題片《袁世凱家族》,第一次全方位、近距離接觸袁家人。

12 月19日,一個普通平常的日子,在河南項城,這一天陽光明媚,那天採訪的人是袁啟馥,身份是周口市退休教師,袁世凱大哥袁世昌的長門曾孫。老人家生於 1929年,當時78歲,看上去精神矍爍,思維也很敏捷。他坐到攝像鏡頭前滿臉帶著微笑,很開心的樣子,開鏡前還說了幾句玩笑話,可是錄著錄著,老人家忽 然哭了起來。起初他似乎想強忍,任淚水順著臉頰默默流淌,叭噠叭噠,在水泥地上滴濕了一片。一旁的工作人員遞紙巾請他擦擦眼淚,袁啟馥再也忍不住了,悲聲 衝口而出,剎那間竟至嚎啕大哭起來。78歲的老人,象個孩子似地毫無掩飾,甚至顧不得旁邊圍看的觀眾,頓足捶胸,淚水磅礡,放任封存已久的感情恣意宣泄。 那一刻我知道了,扎進肉裏的那根刺,遇到陰雨天還會隱隱作痛。

袁啟馥聲音低沈地說:“‘文革’那年,造反派抓我去遊街,我對造反派說了一句話——可惜人不能回爐,要是能回爐,我再出世不姓袁就好了。”

中 國人講究光宗耀祖,往往以姓氏為家族最神聖的圖騰,即使丟命,姓氏也決不容更改。可是啟馥老人的這句話,卻從倫理上推翻了千年來國人關於姓氏的價值觀,帶 給我更深層次的思考:在人的生命面前,家族的榮耀和恥辱都會退居次席,然而這種重與輕的關係,經常被人為的混淆和顛倒。


張永久《袁世凱家族》在中國大陸和台灣分別出版。

袁 啟馥沈默的當兒,攝像機仍在運轉,聲音很低,像花開的聲音,此刻卻清晰可聞。另一位袁家人——隨袁啟馥一起從周口市趕過來錄製節目的袁家瓊(袁世凱六弟袁 世彤的曾孫女)一直站在旁邊流淚,此時插話道:“姓袁的人家,那些年日子不好過呀!”袁家瓊說,她家裏有五個弟兄,都不敢姓袁,改姓了周、方之類的別姓。 雖然不姓袁了,但多少與袁(圓)扯得上關係,暗寓與袁家有血緣之屬。聽上去似乎荒唐,卻是袁家人百分之百的現實生活。在時間黑暗的深處,袁家人不知用了多 少這類的“機智計謀”,才得以活下來——隔著歲月回望,那種屈辱的活,也許只能叫苟且偷生。

那天的情景,在我的記憶中烙下了深刻的烙印;
類似那天的情景,在我後來與袁家人打交道中曾反覆出現。

與 袁家人斷斷續續交往了幾年,對這個史稱“民國第一家”的龐大家族群落瞭解漸多。那麼多悲歡離合的故事,那麼多寓言式的江湖傳說,那麼多來自官方或民間的捕 風捉影的謠傳,那麼多袁家人的生命——他們和民國以來的無數大小事件交織在一起,難割難捨,分離不開。寫下他們的故事,記錄袁家人在特殊歷史時刻的心路歷 程,對於認識中國社會當具有特殊的意義。

計劃已定,卻發生了一點意外。2011年對我來說是個重要的年份。在這一年 裏,先是小孫孫出生,第一聲啼哭帶給我的喜悅無以言表。此後不久,我情同手足的胞弟因患肝癌離開人世,在他生命最後的那些日子,我守候在病床前,反覆咀嚼 著絕望和無助。接連經受著生與死的衝擊,生命的秩序猶如發生了一場地震,大滑坡和泥石流呼嘯而過,我終於觸碰到了“生死之外無大事”的人生境界。去世的弟 弟使我警醒:一個人的謝幕竟然會來得那麼突然。讓人猝不及防,該做的事一定要儘快去做。

2012年初夏,心靈中的餘震漸漸平息,我開始動筆寫這本書。


從一團亂麻中抽出線頭

然而一旦真正做起來,才深感到難度巨大。

首 先是袁世凱這個人。在中國近代史上,無論你從哪一個入口走進來,都不可避免會與這個人相遇。袁世凱是座繞不過去的山峰,多少波詭雲譎的史事圍繞他而鋪陳, 跌宕起伏,蕩氣迴腸。但是由於意識形態的原因,這座山峰長時期被鎖閉在雲天霧海中,真實面目,識者甚少。圍繞袁世凱的貶損和謾罵太多了,近世以來情況雖有 改觀,也只是融化了冰山一角。

有一次參加一個學術研討會,中國社科院學者馬勇先生說了一句話,我深有同感。他說:以 我等三流人物的識見去揣摩袁世凱這個民國一流大人物的胸襟,往往會差之毫釐謬以千里,距離真實的袁世凱相去太遠。好在這本書以講述袁氏後人的故事為經緯, 並非專事解剖袁世凱,涉及袁世凱生平的並不多。仍要說明的是,本書中凡事涉袁世凱,醜化和美化都是我所摒棄的態度,只求最大限度地接近歷史真實。用齊邦媛 《巨流河》中的一句話說:“回應時代暴虐和歷史無常的最好方法,就是以文學書寫超越政治成敗的人與事。”

其次是這本 書時間跨度大,涉及人物眾多,上溯袁世凱祖父輩的袁甲三,下連袁世凱曾孫一代。一個龐大家族六七代人近二百年的歷史,要在一本書裏一一道來,如果沒有合理 的構思與剪裁,將會如一團亂麻,讀者讀來也會如入雲山霧海。大到如何謀篇佈局,小到材料的取捨,無不費盡周折,斟酌再三。

為 了寫好這本書,2011年11月,我赴天津對袁家人進行了又一次採訪。如果說二十世紀曾埋藏著巨大的悲傷,對一般的平民之家、官宦之家、商賈之家、知識分 子之家如此,對帝王之家又何嘗不是如此?當對面坐著的八旬老人袁家楫(袁克文之子)講述他的身世聲淚俱下時,我深深地體味到,生命對於任何人都具有同等珍 貴的意義。(《新史記》第9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1 条评论:

匿名 说...

dasdasdasdasd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