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9日星期六

人才流失、閉關政策 台灣如何提升競爭力?


外參記者柯宇倩/1989年,鑑於產業結構調整的需求,同時欲改善非法外勞的問題,台灣開放低技術外籍勞工進入勞動市場,截至2011年底,台灣的藍領外勞人數為42萬多,白領外勞人數僅為2萬7千人,如何吸引高技術的外國人才到台灣工作,是台灣政府的重點討論議題之一。台灣行政院青年輔導委員會前主委、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允傑在接受《外參》專訪時表示,引進外籍白領的政策本身沒錯,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讓外勞成為一個補充性,而不是替代性的資源。

李允傑為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公共政策博士,曾任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訪問教授,目前是國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海基會顧問、台灣競爭力論壇政府預算組召集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財政金融組顧問,專長公共管理與公共治理、行政學與公共政策、財務行政與政府預算、人力資源管理與勞資關係等。

讓外籍勞工成為補充性的人力資源

在台灣的白領外勞,以專門技術性工作(如建築土木、財稅金融、律師、學術研究)、補習班語文教師、學校老師為主,來源國向來以日本為主,其次是美國、加拿大、英國,學歷則以大專為主。根據台灣目前雇主聘僱外國人許可及管理辦法,外國專業技術人員需通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的書面審查,才能獲得最長3年的工作許可證。

根據經建會總體人力供需推估結果顯示,台灣從2009年到2016年,基層人力平均缺口會出現37.5萬個職缺,高級專業及管理人力平均會出現7.3萬個職缺,而中級人力則供過於求。

台灣總統府2012年6月底的財經月報中,將吸引外籍白領CEO擬為核心議題,2012年4月,行政院長陳冲也下達了七道指令,包括比照新加坡等先進國家,希望財政部考慮給予外籍CEO所得稅優惠,將個人所得稅稅率降為20%,並免除僑生、外國大學畢業生在台工作須有兩年工作經驗的限制,同時進一步放寬政府捐助財團法人高科技、稀少性或其他特殊研究領域的人才,薪資不得高於特任首長的限制等。

陳冲指出,引進白領人才,膽子要大一點、開放多一點、門檻低一點。

不過,這樣的放寬,也引發許多討論與爭議,如將外籍CEO的個人所得稅稅率降為20%,有人認為會破壞原有的所得稅稅率結構。空中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允傑對《外參》表示,台灣開放外籍白領人才的引進,可能造成正負兩種結果,正面的結果是提升台灣的競爭力、補足台灣目前在高階人力上的不足,負面的結果是,如果在開放台灣白領勞工上不設限,對台灣居高不下的青年失業率無疑是雪上加霜。

“未來是一個全球化的世紀,台灣勢必要跟全球的人一起競爭優秀人才,但台灣在某種程度上仍比較民粹主義,會擔心一旦開放外籍白領勞工,是否會影響本國勞工的就業機會,因此政府在這個問題上就必須取得一個平衡點。”李允傑說。

李允傑對《外參》指出,就像台灣當初引進外籍勞工一樣,放寬對高階外籍人才限制的政策本身沒錯,但必須要有配套措施,針對比較沒人願意做的、高危險性的、長期找不到勞工的重大建設來開放,讓外勞成為一個補充性,而不是替代性的資源。

1989年台灣開放引進外勞時,“不得妨礙本國人之就業機會、勞動條件、國民經濟發展及社會安定”便是要點之一,其次,保障外勞在台灣的基本權益,也是政府在開放外勞進入市場時的關注點。

李允傑認為,政府在爭取全球優秀人才的這個方向上,是不會變的,但應該仍有一些限制,只會針對某些人才較缺乏的領域來開放。



李允傑(李允傑提供《外參》)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