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參考消息網1月20日報道,德國媒體稱,中國經濟重新實現了更強勁增長。根據中國官方公佈的數據,2012年第四季度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7.9%。這意味著在經歷7個季度增長放緩後實現了一直以來期望的加速。
德國《商報》網站1月18日指出,儘管2012年全年中國經濟僅增長7.8%,是近1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但下跌趨勢早已顯現:2009/2010年的大規模經濟提振計劃帶來出乎意料的強勁繁榮後,中國經濟增速放緩被認為是必需的修正。中國國家統計局局長馬建堂說:「中國經濟活動總體保持平穩。」
報道稱,專家預計2013年經濟增速將重新超過8%。德意志銀行駐香港經濟學家馬駿說:「出現了更有力的經濟改革徵兆。」這將帶來豐碩成果:中國經濟幾個月來已經走出谷底,現在處於上升趨勢。中國政府最近擴大放貸,推進新的建設項目,將資金注入企業。
再成全球經濟推動力
德國《商報》稱,全球第二大國民經濟體因此重新肩負起世界經濟推動力的角色。2012年12月,中國進口增長6%,恰恰給其最重要的貿易夥伴歐洲帶來好處。德國汽車、意大利名牌皮包或瑞士手錶再次格外受到追捧。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向中國出口的橄欖油數量2012年增加了38%。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1月18日指出,作為美國本土原油價格參考指標的得克薩斯原油價格近日經歷了14個月來最大幅度的上揚,推動紐約市場原油報價達到95美元以上,是4個月以來最高水平,預計未來幾個月還會繼續上漲。分析人士認為,中國在經歷了2012年經濟剎車後,2013年有望實現復甦,這是原油價格反彈的主要原因。
報道稱,作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中國2012年GDP增幅為7.8%,是1999年以來最低水平。但最後一個季度7.9%的增幅卻發出了令人樂觀的信號。此外,國際能源機構(IEA)已經修正了對2013年石油生產的預期。該機構18日表示:「市場供需似乎突然變得比我們此前想像的更合適了。」新加坡巴克萊銀行分析師程思進(音)指出:「中國的石油需求正處在恢復過程中。」
貧富差距等問題紛至
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1月18日稱,中國當天公佈的經濟數據讓人如釋重負,有關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可能硬著陸的擔心可以休矣。但官方有關貧富差距較大以及勞動力開始萎縮的罕有聲明,凸顯了中國新領導人在保持經濟強勁增長方面面臨的主要障礙。
報道稱,中國富裕人士會將其收入的更大一部分用於儲蓄,這意味著嚴重的不平等狀況不利於消費。經濟學家們認為,消費是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此外,中國的勞動力規模開始萎縮,2012年減少350萬人,為9.37億人。這是一個拐點。在過去的十年中,不斷擴大的勞動力規模促進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從現在開始,中國的工人人數將不斷減少。
哈佛經濟學家肯尼思·羅戈夫說,公眾對不斷惡化的不平等狀況的不滿,以及「脆弱的」金融體系和勞動力供應量減少使得中國「難以避免地將踏上一條艱難的道路」。
經濟增長模式弊端顯
據法國《世界報》1月19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18日稱,2012年中國經濟增長滑落到7.8%,為13年來的最低水平。數據顯示第二經濟大國備受期待的經濟復甦已經到來,但只是等到2012年年末之時,而不是很多經濟學家預測的2012年夏天。
然而經濟學家仍對中國經濟過度樂觀保持警惕。匯豐銀行分析師郭浩莊說:「中國經濟復甦將主要由內需拉動,雖然外界形勢險惡。」中國官方措辭稱2013年「穩定增長」,暗示放緩將被抑制,但無法期望幾年前那樣的輝煌。報道稱,中國很高興能成功避免經濟硬著陸。美國環球通視有限公司經濟師任先芳說:「中國經濟反彈更像是一陣發熱,而復甦的軌跡則較為平緩。」任先芳預測說,2013年中國經濟增長率為8%,匯豐銀行則預測為8.6%。
報道指出,2012年夏初釋放的貨幣政策、公共投資刺激計劃以及工廠出售庫存,最終讓中國擺脫兩年的經濟不振。然而,必要的結構改革遲遲未到。渣打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師王志浩在一篇評論中說,中國更多以投資而非消費拉動的經濟增長模式已經顯示局限性:「每個人都知道這種模式不可持續。它不會很快垮掉,但明顯存在問題。」
公共投資或引發泡沫
據日本《每日新聞》1月19日報道,中國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2年中國GDP實際增長率為7.8%,是過去13年來首次低於8%。2012年第四季度GDP增長率為7.9%,是過去8個季度以來增速首次超過上季度,說明經濟增長勢頭依然強勁。今後中國將大力推進農村和地方的「城鎮化」,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時,努力擴大內需。不過,依靠大型公共投資項目拉動,也引發了經濟泡沫有可能捲土重來的擔憂。
報道稱,中國政府希望經濟保持7%至8%的穩定增長,把農村的城鎮化作為了增長的動力來源。此舉的目的在於增加欠發達地區的收入,提高民眾的生活水平,刺激消費,擴大內需。然而,地方政府似乎把這當成了房地產開發的集結號。為了抑制房地產泡沫,中國政府曾對房地產開發實行了嚴格的調控,而今各地又湧現出許多大規模的開發項目。
報道指出,中國的公共項目等投資目前已佔到GDP的50%左右,而日本等國僅佔20%左右。另一方面,中國的消費占GDP的40%左右,而日美等國高達60%至70%,存在相當大的差距。要實現經濟的強勁穩定增長,中國必須增加個人消費而非公共投資。
香港 文匯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重慶模式所代表的,是增加中央集權,廣東模式所呈現的,則是減少政府權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認為,增加集權或減少政府權力的辯論,不會因為薄熙來的下台而消失,...
-
要聞組綜合30日電 法新社發自北京的報導稱,中國30日禁止網上搜索「習近平」,前一天彭博新聞社報導有關習近平家人財富的新聞,導致彭博新聞社網站被中國封鎖。 彭博社使用公開資料,報導習近平親屬的投資細目,總額據稱高達3.76億美元。 彭博社的報導沒有追蹤習近平本人、妻子彭麗媛及女兒...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我们准备在2009年.推出10部抗战系列的专著”,光亭很高兴地描述他2009年的工作重心。光亭是“战史沙龙社区”的主要创办人和分坛版主,“知兵堂”的缔造者只要不是刚入道很少有人不知道“知兵堂”,用大名鼎鼎来形容它并不过分。 “知兵堂”不是“讲武堂”这样的军事院校,只是一...
-
劉屏/華盛頓四日電 中國大陸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的聲音三日意外出現在美國國會。他透過電話表示希望到美國好好休息;也對母親、哥哥等家人處境憂心不已。 一向關注陳光誠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共和黨)舉行緊急聽證會。會中,陳光誠的友人、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牧師撥通了陳光誠的電話...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七一”大游行。尽管高温酷暑,游行整个过程持续了6个多小时,队伍穿越市区,道路交通和公交运营受阻。 组织者称,参加人数达40万,几乎是去年的两倍。警方估计的人数仅为63000人,但也是2003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
-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星期五闭幕, 两国联合声明表示继续在人权问题上进行有建设性对话。北京司局级干部突然带鲜花探视陈光诚,美国一所大学要向陈提供奖学金。此前江天勇等想探访陈光诚遭到殴打。多个香港民间团体星期五到中联办抗议。 图片:香...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