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記》高伐林
我在“人民網”的“歷史上的今天”頻道,讀到如下介紹,或許可以看成是官方對“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的標準口徑:
【1968年12月22日 毛澤東發號召 2000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知
識青年上山下鄉,是特殊的歷史為一代青年提供的一條特殊的道路。在這條道路上,有寶貴青春的荒廢,有美好理想的破滅,有生活信心的動搖,更有一代知青的奮
鬥業績。在國家最艱難的歲月,是他們同當地人民一起,用自己的勤勞和智慧,支橕著共和國大廈。較之後來的青年,他們更多一些對人生艱辛的領悟,更多具有吃
苦耐勞的品格。“知青”二字已不是單純字面上的含義,而是那段特殊經歷賦予他們的一種“資格”。】
這樣的官方口徑,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用輕描淡寫的筆觸,迴避、掩蓋了一代知青從少年、青年到老年,每一個人生階段都背時的悲劇:
在身體發育、最需要吃飯的年齡,趕上“三年困難”大饑荒;
在最需要讀書求學的階段,趕上“上山下鄉”運動;
在結婚成家養育後代的時節趕上“計劃生育”國策;
在上有老下有小要掙錢養家的關頭,趕上改革下崗!
一步踏錯了,處處都是錯;一步沒跟上,步步跟不上。30歲,他們在“而立之年”未立;50歲,他們在“知天命之年”認命。
還不僅如此。這一代人自己永無翻身之日,“獻了終生獻子孫”,他們的第二代、第三代也始終處在社會最底層。追根尋源,正是知青經歷使他們成為“代際傳遞貧
窮”的群體:很多知青只有小學或初中文化水平,本身就沒知識,他的二代也不會有知識,三代也一樣沒有知識。儘管中間會冒出幾個刻苦努力、改變命運者,讓當
局拿來大肆宣揚,但畢竟是鳳毛麟角,就總體而言,普遍現象是:教育缺失導致知青本人的貧困,後代重蹈父母的覆轍,成為“窮二代”。
我們曾聽到“青春無悔”的說法。悔,指的是對自己主動選擇中判斷和决策感到做錯了,不應該,“悔不當初”。而在上山下鄉問題上,知識青年受強迫的或者被誘騙,根本不是自己有權决定的。既然別無選擇,哪有“悔”的資格?更何談“青春無悔”?
對
於知青中少數成功人士而言,可以說過去的苦難是“財富”,對於更多沒有成功的人來說,苦難僅僅就只是苦難。絕大多數知青頭上沒有光環、胸前沒有獎章,失
業、下崗,成為最早一批從社會生活主流中被甩出的邊緣人。當年學大寨、吃大苦、流大汗,後來賣冰棍、開出租、當保姆,省吃儉用陪子女苦讀,端屎端尿給老人
送終……他們先是為毛澤東的社會實驗付出代價,而後又為鄧小平的社會改革和發展墊付成本,成了數十年來雙重受害的最大弱勢群體之一。正如曾經當過知青的肖
復興所說的:“他們在講究出身的年月,背負著檔案袋裏出身這張沈重的紙;他們在講究文憑的時代,背負著沒有文憑這張沈重的紙。”“歷史在大踏步地倒退時,
以他們作為歷史的犧牲品;歷史在飛速地前進時,又是要他們作為歷史的潤滑劑。”
《知青掌控中國》兩位作者相江宇、楊韻,給我們講述了政壇上很多知青成功者的故事。但是成功者在知青總人數中所佔比例,遠遠小於1%,怎麼能掩蓋整整一代知青被戕害、被虛擲的悲劇?!
對知青上山下鄉、強制移民運動,給民眾和後代造成的深重災難,官方至今視而不見,別說什麼善後補償了,就連簡單地認錯、自責都沒有!
對政壇上這些知青成功者,如習近平、李克強、王岐山等等深入考察一番,我們也會有很多新的認識——他們是另一重意義上的悲劇。
政壇知青,與知青的整體命運並非同步。當他們說“青春無悔”時,我們必須想到,這是建立在眾多犧牲者“不堪回首”的血淚之上的“無悔”。(《新史記》第10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一月
(725)
-
▼
1月 18
(19)
- 釣島風雲 希拉蕊重申美日安保
- 為維穩找依據 沒給改革指路向
- 承認釣島爭議 鳩山挨轟「國賊」
- 薄熙來聘北京兩律師辯護
- 美國綏靖日本 最終自食其果
- 向農民工拜年 與上訪者過年
- 北京2012年9月版《一僕二主》
- 王军涛父亲去世不得归国
- 編譯局長的“作風問題”透露的高層祕辛
- 反腐動真格,中共才能重新贏得民衆信任
- 知青一代當初無權選擇,如今何談“青春無悔”?
- 司马南谈南周风波、宪政与言论自由
- 北京气喘吁吁 “绿色”道路上“路长且阻”
- 赵紫阳逝世八周年数百人致祭
- 港媒:中資高管充斥香港官方金融機構
- 龍克廉:緬甸解除報禁媒體振奮
- 北韓嚴控外國使領人員
- 2013年1月17日《明镜郵報》
- 2013年1月17日《歷史日報》
-
▼
1月 18
(19)
-
▼
一月
(725)
- ► 2012 (1627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在網路上流傳的車震死者照片中,可見兩人下半身赤裸。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驚傳解放軍高官與小學女老師在車震過程中,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兩人呈現性交姿勢「裸死」車內。據悉,兩名死者皆各有婚姻關係。此訊息第一時間就遭當局嚴格封鎖,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更限制兩名死者...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预告:明镜即将发表关于薄熙来周永康事件独家报导
-
VOA记者: 张蓉湘、张松林 图片来源: 来自视频截图 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美国国务院星期一宣布,第四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个月初将在北京举行。另外,国务院还说,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情况良好,而国务院不评论学生签证个案。 *下轮美中战略与经济...
-
萬眾矚目的薄熙來案昨日一審判決,貪污、受賄、濫權三罪並罰,重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上台不久的中共第五代通過重判桀驁不馴的薄熙來殺一儆百,警告那些心有異志的政治勢力及野心家,並不令人意外,然而當局將之塑造為反腐打老虎的典型,卻缺少說服力。 中國歷史上的宮廷鬥爭一直是血雨腥風...
-
馬英九對立法院長王金平展開整肅式的鬥爭,在台灣的媒體上,有兩種稱呼﹕ 一種稱之為「鍘王記」,親國民的報紙都用這個名詞。「鍘」這個字主要是出自包公傳奇,意思是說他公正廉明,雖然王公貴族同樣一律法辦「鍘殺」之。親國民黨的報紙用「鍘王」這個字,已不言自明的認為馬鬥王是正確的。 但台灣最...
-
越南國家油氣集團指責中國漁船,在越中兩國有爭議的南海水域破壞該公司一艘勘探船。 越南新聞報道稱,上星期五,當地質勘探船「平明二號」在越方所稱的越南領海勘探時,與數艘中國漁船發生碰撞。 越南油氣集團官員範越勇表示,中國漁船從後面「撞向「平明二號」,並將該船的勘探電纜扯斷。」 越南油...
-
(中央社台北2日電)俄羅斯「軍工信使」週刊報導,中共未來將興建比「遼寧」艦更大的航空母艦,並推測初期數量很可能是6艘,北海、東海與南海艦隊各分配2艘;但這個目標在2035年前達成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軍工信使」還談到共軍攻占台灣企圖與發展航艦的關係說,台灣與中國大陸地理接近,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