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新聞網編譯 文道喻
中國不再需要日本
2013年,世界上最危險的衝突會發生在何處?是美國國會民主黨與共和黨對峙不下?還是敘利亞的戰場?又或者朝鮮會做出更令人目瞪口呆之事?美國歐亞集團(Eurasia Group)總裁伊恩‧布雷默(Ian Bremmer)接受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時指出,不穩定的中日關係,將是2013年我們在地緣政治上見到的最大衝突。
西元前431年,以雅典為首的提洛同盟與以斯巴達為首的伯羅奔尼撒聯盟發動伯羅奔尼撒戰爭,幾乎所有希臘城邦都參戰,通過歷史學家修昔底德的詳細記載,後人得以一窺這場古代“世界大戰”的面目。當時,雅典處於文化巔峰,乃是一個古典式的民主政體(權力握在有財產的男性公民手上),斯巴達則偏好寡頭政治,意識型態的差別和地緣政治產生的摩擦導致戰火一觸即發,戰爭持續數十年,期間雙方數度停戰,最終由斯巴達勝出,但雅典的黃金時代也隨之結束,斯巴達的霸權亦沒有維持太長時間。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古代的世界大戰。
伯羅奔尼撒戰爭是否就是中日兩國未來?沒有人樂見這種情況,但歷史提供的“意識形態”和“地緣政治”兩條件卻有不少相似之處。布雷默指出,中國人不再覺得他們需要日本,不需要日本技術也不需要他們的資金投資,因此,東海爭端和南海不能相提並論。很多海外華人僑居於越南和菲律賓,控制當地商業發展,讓中國政府有自信隨著時間推移,優勢最後會倒向自己這邊……不過,日本不一樣,華人幾乎沒有影響力。
根據2012年12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發布的報告《2030年全球趨勢:替代的世界》,未來20年,美國的經濟和國際影響力將逐步下降,世界重心也會從西方轉移到東方,最重要的因素在於中國崛起。“5年內,中國的人均以購買力平價計算將突破15000美元,當國家抵達此一水平時,通常伴隨民主化觸發”,該報告預測:“中國的軟實力將有長足進步,也可能掀起新一波民主運動”。除此之外,許多專家認為,民主的中國並不意味著在民族主義上有所節制,若在此之前遭逢經濟崩潰,勢必引發政治動盪,衝擊全球。
報告也提到,中國崛起之所以會帶來地緣政治的衝突,正因為她相對貧窮、專制和崇尚國家資本主義,即使不久將來中國有能力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如此基本特質不會特別改變,意味著區域不穩難以根本解決。的確,如果改革不能順利推行,又或者共產黨繼續猶如一灘死水沒有自覺,期待這個龐大國家會出現什麼正面變化無非緣木求魚。
中美危機也許只需要一根簡單的導火線
布雷默指出:“過去幾十年,美國一直認為中國崛起符合自身利益,但靠近中國的日本已經深刻體會到,其崛起並不是好事一件,而現在,同樣有越來越多人預示著中美之間暗潮洶湧的衝突可能”,換句話說,中日為了釣魚島爭得面紅耳赤,而中美之間也許只需要一根簡單的導火線,危機隨時就會爆發。網上雜誌《外交者》(The Diplomat)刊載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外交政策研究主任賈斯汀‧洛根(Justin Logan)的文章,也檢視了美國對於中國的矛盾心態,其主要論點在於,如果華盛頓對北京日益強大感到不安,那幫助中國變得更富裕只會使事情變得更糟。
洛根認為,華盛頓第一個問題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想從中國身上得到什麼。美國一向支持且積極參與中國經濟,甚至在其經濟增長中起了關鍵作用,如同國務卿希拉里所說:“美國協助建立和維持中國繁榮”,然而,同一時間,美國不遺餘力拉攏亞洲盟友,或多或少有“反中國”的意味存在,就算北京將此舉視為一種軍事遏制也不為過,美國官員表現出的荒謬反應更是此地無銀三百兩的證據。2012年6月,美國國防部長帕內塔提到,重返亞洲不是旨在遏制中國,相反地,它是“基於人道的援助和需求”,阻止“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擴散”以及處理“毒品販運和盜版”等問題,最重要的是,“改善與盟友間的貿易關係和溝通管道”。
那麼,五角大樓宣布60%的軍艦將部署在亞太地區做何解釋?人道援助、抑制核擴散、打擊毒品販賣和對抗海盜有需要動用到超過一半的美國海軍嗎?洛根指出,連小布什時代的副國務卿理查德‧阿米蒂奇(Richard Armitage)都知道,帕內塔的說法是無稽之談,阿米蒂奇說:“當(美國)政府說這一切與中國無關,便是試圖欲蓋彌彰,中國也知道這一點。如果美國的亞洲政策依然仰賴中國官員相信謊言的程度,麻煩可就大了。”
如此一來,美國一方面既要從經濟中得益,另一方面又進行軍事圍堵,即顯示出左右矛盾的政策取向,如果她想壓抑中國,縮小兩國經濟差距毫無幫助,反之,若她想扶植雙方更穩固的貿易關係,這些造成猜忌的軍事部署意義何在?當然,美國可以大聲宣稱,希望中國表現出泱泱大國風範,不要盡搞小動作或太過獨斷自我,但從伊拉克和阿富汗戰爭來看,美國又有什麼資格要求別人?於是,洛根把美國的重返亞洲視為“雙重標準”、“模糊不清”。
中國、日本和美國三國的糾葛錯綜複雜,一時難以理順,不過,洛根提醒,假設東亞未來60年的區域情勢如同過去60年,絕對不是一件好消息。( 《外參》第34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