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參》特約記者段灼華 林彬
閃爍其詞,避而不談
溫家寶在任期間和卸任之際的戲劇性表現,顯然給法國《觀點》雜誌駐中國記者卡洛琳•布埃爾帶來了靈感,促使她寫出了新聞性和戲劇性兼備的長篇報導。該雜誌3月5日、也就是溫家寶做政府報告的當天發表的這篇報導的第一段可謂畫龍點睛,以小見大,以點帶面,活潑犀利,將溫家寶的舞臺表現放在中國的政治大背景之中,其文筆的戲劇性不亞于溫家寶的戲劇性表現:
“對溫家寶來說,星期二上午可說是政治遺囑的時刻。或許,也是這位中國總理最後為自己辯白的一次機會。儘管他貴為高官,卻因近幾個月來為政治改革說好話而受到他自己的體制的多次批評。然而,這位即將卸任的總理的這一次政府報告沒有絢麗的抒情,只是就事論事的官樣文章,而且很是言辭閃爍。令觀察家感到印象深刻的是,他對經濟均衡的積極評價,報告的簡短(這裡的簡短只是相對而言,這篇報告緩慢地讀下來用了幾乎整整兩個小時!)以及他對一些關鍵問題避而不談(國防,外交,政治改革,一對夫婦一個孩子)。”
法國《觀點》雜誌駐中國記者布埃爾在這篇長篇分析報導中指出,與他過去發表的支持政治改革、實行民主和保障人權的言論相比,溫家寶在這一次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的言辭呈現出明顯的倒退:
中國微博對溫家寶謝幕式的最後一次報告的批評是尖銳的。
“溫家寶過去多次不指名地強烈譴責‘特殊利益集團’(就在去年還譴責過)。但這一次利益集團勢力大概非常高興。且不說《紐約時報》去年10月發表報導,透露溫家寶家人在他掌權期間大發橫財,這樣的報導肯定是削弱了這位改革派領導人。”
布埃爾在她的報導中用戲劇性的活潑語言描繪了中國離任總理溫家寶身處其中的困境。
哪壺不開提哪壺
法國《觀點》雜誌記者布埃爾在其報導中提到,中國即將卸任的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報告中迴避一系列的重要問題,她列舉的頭三個問題是國防,外交,政治改革。
與此同時,法國媒體對於溫家寶的落幕演出也評論頗多。
右翼的《費加羅報》常駐北京記者海風淋漓盡致地闡述了“溫家寶紀元的神秘之處”,而經濟報刊《迴聲報》則強調自由派色彩較重的這位中共領導人至今還是個謎。左翼的《解放報》指出,目前正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大,是溫家寶參加的最後一次全國人大,然後就會Bye Bye了。《解放報》駐華記者格蘭日羅的文章特別指出:“在中國總理告別的背景之下,中國昨天宣佈見漲的中國軍費開支。”
敢呼籲政治改革的溫家寶
《世界報》常駐中國記者布里斯指出,中國微博對溫家寶謝幕式的最後一次報告的批評是尖銳的。溫家寶任職中國總理長達十年中,一直不同於其他中國領導人,他敢於批評政治,呼籲改革,其觀點被評價為背離共產黨其他同志,卻更接近於因相同言論而被送進牢房的持不同政見者的觀點。《世界報》的文章說,溫家寶在任十年,留下的印象就是標新立異的敢言。
每屆人大會後長時間的新聞發佈會,都被認為是人大會議少有的懸念時刻。2012年3月14日的人大會議後,新聞發佈會是溫家寶獲得罕見威信時刻,因為在三小時的新聞發佈會上,他用聞所未聞的自由開放式語言談及非常敏感的政治話題。
溫家寶當時重申,進行政治體制改革是多麼的緊迫與必要,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層面的政治制度改革。從2010年夏天以來,溫家寶一有機會就公開談論這一敏感話題。溫家寶接著還談到文革餘毒和封建主義殘餘仍然沒有完全肅清,他公開批評新毛主義和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溫家寶講話的第二天,共產黨就宣佈了薄熙來的解職決定。溫家寶警告說,只要不進行政治改革,社會上出現的新問題就不能徹底得到解決,文化大革命的歷史教訓就會重演。(《外參》 第35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