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9日星期二

政府退後一步,給市場更多發言權


國經濟來到十字路口(二)

  《事件》編譯蕭憲聰

全球化底下各國生死與共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轉型成消費社會的過程有一個悖論:縱使未來中國將重心放在國內市場生產上,其經濟卻會變得與世界各地更加緊密,這是全球化的結果,銷售鏈和運輸跨越多個大洲,這種相互依存,換句話說,也是生死與共,世界經濟的走向是起是落影響至深,有句玩笑話說:“美國打噴嚏,全球重感冒”正是此意。
  中國曾有世界工廠美名。

  全球化的特色在於地理藩籬幾乎被打破,隨著科技進展,過去中國人可能得搭上整整一個月的船才能跨越浩瀚的太平洋來到美國西岸,如今飛機將時間縮短到極致。於是,經濟有了新思維,包括國際貿易和跨國公司之盛行,商品一體化的趨勢也愈加明顯,各國提供不同原料與技術,在勞力廉價的國家組合完成,然後行銷全球。以襯衫製造過程為例,印度和南韓的工廠提供布料,接著運到越南或柬埔寨進行初步縫織,中國接收這些半成品的襯衫,工人負責縫製從日本進口的鈕扣和價格標籤,一件可供布克兄弟(Brooks Brothers)或沃爾瑪(Walmart)銷售的衣服便大功告成。

  梅瑞狄斯說,iPod也是絕佳例子。它的大腦(軟件)由印度公司的工程師團隊創建,液晶屏來自日本,南韓則製造閃存芯片,最後零件被運往中國內地,由台灣分包商經營的工廠拼裝完成。許多大公司都走蘋果這條路線,他們不再販售自己本身製造的東西,而是通過代工創造品牌價值。製造業的動態變化重新定義全球貿易格局,也對地緣政治產生影響,以前許多亞洲國家依賴美國作為主要貿易夥伴,現在它們同樣仰賴中國。日本的高科技電子產品需要中國工人幫忙組裝,澳大利亞投資中國礦井來避免金融危機後的經濟衰退,目前澳大利亞與中國的貿易總額是美國的兩倍以上。

  矛盾卻因此產生。經濟上而言,亞太地區的中等收入和高收入國家強烈與中國連結在一塊,尤其經濟消退之際中國仍能保持一枝獨秀,庇蔭不少國家,可是它們對中國一天比一天茁壯的武裝能力和自信滿滿的民族主義感到畏懼,因此在軍事方面選擇與美國合作,日本於東海,越南、菲律賓於南海聯美制中的意圖便相當明顯。

  當然,中國不會悶不吭聲。梅瑞狄斯指出,中國越來越懂得利用經濟力量來壓制鄰居,例如當菲律賓漁船進入有爭議的海域時,中國旅行社抵制該國,港口檢查員放任從菲律賓進口的水果在碼頭上腐爛。此外,早在2010年,日本逮捕闖入爭議海域的中國漁船船長後,當局便禁止出口日本高端電子公司需要的稀土,同時,南海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儲量恐怕將導致2013年的區域摩擦,中國、馬來西亞、越南、台灣、文萊和菲律賓都會加入這場競爭。

  中國也不是完全取決於經濟實力在地緣政治上圖謀,其軍事能力與日俱增,航母和新式戰鬥機之加入均提升中國陸海空的作戰能力,因此,美國不得不有所防備,五角大樓宣布60%的軍艦將部署在亞太地區,而不是以前的50%。全球化背景下,未來中國必然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更加緊密地與世界相連,但政治領袖有自己的道路要走,梅瑞狄斯提醒,我們無法保證中國會巧妙地配合各國利益,是否“和平崛起”仍有問號。


  決策者勿浪費國家潛力

  中國經濟之所以能在近10年快速增長,原因在於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和大量的基礎建設投資,外國資金蜂擁而入使中國成為最大以出口為導向的經濟體,錢滾錢帶來前所未有的熱潮,但誠如經濟學家謝國忠在《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上警告,當前出口停滯,外商投資潮逐漸冷卻,危機已開始浮現,泡沫化隨時可能發生,為了推動更高層次的經濟發展,中國需要再次改革,不幸的是,領導人對於改革的熱情在於言語勝過實際行動。

  針對重新刺激出口,謝國忠建議,中國可學習德國和日本的高科技出口模型。要做到這一點,中國必須在技術面迎頭趕上,然而,政府卻還沒準備好這麼做,仰賴外國直接投資的情況依然當道,效率低下的國有企業依然在國內經濟佔據主導地位。所以,中國得讓本土的民營公司有更多舞台、更多資源,不過這不是件簡單任務,無法短時間內完成,對目前迫在眉睫的經濟障礙,可說遠水救不了近火。

  謝國忠認為,現階段最緊迫的問題是巨大的產能過剩,達生產水平三分之一,而且房地產過度建設的面積相當於50個香港,如此現象須耗費數年消化,並危及融資體系。在避免金融危機和貨幣貶值的前提下,中國應減少投資,從佔國內生產總值(GDP)的50%降至30%,不過,這樣的變化意味著重大政治和經濟改革。事實上,以政府投資為主的增長模式,過去讓眾多官員和親屬嚐到甜頭,也是為什麼改革一直被延宕的主因。既得利益者同是機會主義者,總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在不損及自身利害關係下繼續推動國家前進,但謝國忠說,他們的運氣已經用完了。

  中國還有一條不錯的路可以走,因為人均收入偏低,且國家疆域遼闊,同時提高供應方的生產率和消費者的需求率將可確保成長持續,甚至15年內取代美國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便是中國的潛能。但是,政府要退後一步,給予市場更多發言權,剷除利益集團也是同等重要,否則再多的潛力只會被浪費掉。(連載完,《大事件》第17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