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任國務卿約翰‧克里(John Kerry)於2013年4月中旬進行亞洲之旅,訪問首爾、東京和北京等地,《基督教箴言科學報》(The Christian Science Monitor)認為,時值朝鮮半島氣氛詭譎之際,克里這趟旅程不會太輕鬆,第一任務要盡量爭取中國幫助,使軍事緊張緩和下來,通過非暴力方式解決。
一些專家認為,在要求中國聯合美國處理朝鮮問題前,克里需要先弄清楚中國是否有把金正恩瘋狂的行徑放在心上,以及抒解中國對美國“重返亞洲”的諸多疑慮;其次問題的癥結點可能在金正恩本身,他雖年輕但缺乏經驗,但不斷提高緊張層級的用意是什麼?如果此舉是為了鞏固自己在國內的權力,會不會玩火自焚?事情是否將一發不可收拾?
“我想我們不會看到什麼(金正恩的)實際行動,或許最糟情況只是另一次的導彈試驗,”蘭德公司(Rand)研究中美關係的資深政治學家安德魯‧史考貝爾(Andrew Scobell)告訴《基督教箴言科學報》:“最讓金正恩擔心的還是內部控制。”
因此美國希望,作為朝鮮最誠摯也是唯一的盟友,中國能扮演剎車皮角色,不管是克里訪問北京或奧巴馬與習近平的直接通話,在在顯示美國對中國發揮積極作用的期盼,然而根據過去經驗,中國就像一個縱容孩子的父母,始終無法痛下決心嚴懲朝鮮,史考貝爾便說,中國很難心甘情願向平壤施壓,因為這將對美國鞏固東亞地位有利。
儘管進入白宮的歷屆領導人都將中國視為解決朝鮮問題的那把“關鍵鑰匙”,不過截至目前為止他們多數時候都是失望的,北京一再寬待朝鮮這匹脫韁野馬。“中國領導人擔心美國比擔心朝鮮來得多,”史考貝爾接受採訪時指出:“中國無疑會對朝鮮的放肆行為有所忌憚,但他們也不願事情朝另一種方向發展。”
何謂“事情朝另一種方向發展”?史考貝爾的同事大衛‧拉帕克(David Shlapak)認為,是“一個統一的朝鮮半島,擁有核武並與美國結盟”。促使如此結果發生的劇本很多,一來朝鮮人民發動革命推翻金氏政府,二來金正恩自取滅亡,敗於美日韓同盟而俯首稱臣。所以誠如上文所述,在中國核心的思考裡,維持南北韓對峙的現狀即是首要考量。
在多數分析師眼中,就算朝鮮核子攻擊的可能性大增,北京並沒有忘記奧巴馬政府對亞洲勢力“再平衡”或“重返亞洲”的野心甚至威脅,史考貝爾也同意如此說法,指稱或許北京根本不把這最新一波朝鮮的挑釁舉動視為一種危機,儘管中國對朝鮮仍有足夠疑心使她支持新一輪的國際制裁。
朝鮮精英不快樂
但對於美國,希望還是存在。作為朝鮮第一貿易夥伴,中國可說是朝鮮的生命線,如果他們願意運用自身優勢抑制朝鮮的囂張行徑,勢必會達到不錯效果。《基督教箴言科學報》提到,中國於聯合國安理會認同實施經濟制裁以及國內放棄朝鮮的言論逐漸高漲,都已顯示北京對金正恩的滑稽表現大感不耐,而克里此行也將試探中國的底線在哪裡。
同時《基督教箴言科學報》提醒,即使北京願意向平壤施壓,其影響力恐怕不如金正恩對朝鮮國內精英階層──尤其是軍隊的重視。事實上由聯合國安理會批准的國際制裁已逐漸在平壤產生影響,這些制裁措施包括截斷主要外匯銀行之渠道以及禁止出口奢侈品到朝鮮等,為保持一個獨裁國家權力結構之完整,很大程度得仰賴精英階層的忠誠,可是制裁卻讓他們越來越不快樂。
“我們可以看見,來自中國的商品正停在邊境沒有進入朝鮮,”蘭德公司的朝鮮問題專家布魯斯‧貝內特(Bruce Bennett)指出:“如果貨物堵塞的情況持續下去,可能將對金正恩政權造成巨大傷害,”然而就朝鮮精英階層的不悅而言,“很難斷定是制裁影響,還是源自朝鮮可憐的經濟表現。”貝內特補充說。
所以金正恩將恫嚇的力度提高,其一是安撫精英們騷動的情緒,其二是他相信,不管今天朝鮮做了什麼,制裁只會變多,倒不如一次做絕一點。縱使金正恩神祕又難以捉摸,但試圖解析其心理可以幫助我們了解,何以中國在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之際,依然不把事情當作需要強硬外交手段處理的危機,因此如史考貝爾所言,克里的北京行或許不會得到太多預想中的收穫。
中國的態度時常被西方媒體視為決定朝鮮下一步動作的重要因素,尤其在蘇聯解體後,朝鮮成為中國唯一緊鄰的社會主義盟友,兩國長久以來稱兄道弟,何時撕破臉亦成關注焦點。受邀評論朝鮮半島局勢時,歐陽斌選擇從數據角度分析,他指出這一年來已看過94份學術論文,研究民間對朝鮮的看法,發現高達71.3%討論朝鮮核問題的論文提及美國,當中61.7%對美國持消極意見,抱怨美國的外交政策是加劇朝鮮半島核危機的罪魁禍首;還有38.3%論文表明,美國利用朝鮮擁核的理由來維護和擴大該國在東北亞的軍事與政治影響力。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