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总后勤部长邱会作的儿子程光授权,明镜历史网自即日起,选载《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程光著,香港北星出版社出版)部分篇章,以飨读者。这里刊登该书第十六章“调到北京工作”。小标题均为本网编辑所加。
《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
邱会作(1914—2002),江西兴国人。1928年参加革命,1929年参加红军。参加了中央苏区一至五次反“围剿”和二万五千里长征。建国后曾任中共 中央政治局委员、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总后勤部部长等职务,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1971年“九一三”事件之后,邱会作被打成“林彪反党集团”成员受到拘押审查,被开除党籍、撤销职务,1980年“两案”被判处有期徒刑16年,后保外就医。2002年逝世。
第十六章 调到北京工作(续)
(上篇:“八大”对树立刘少奇的威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另一些人看来,组织上安排不很得当。我和一些军队干部私下议论时,感到把刘的人在组织上摆得太高了。在两年后的“八大”二次大会上进行了弥补和平衡,补选了一批候补中央委员,主要是军队干部。)
子:这说明中央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父:尽管如此,这也没有完全消除军队干部和地方干部由此而引发的一些矛盾,它在后来的文化大革命中显露了出来。
有 件事顺便在这里提几句。在“八大”政治局委员的人事考虑上,军队的元帅已经有六名列为候选人了(朱、彭、林、刘、贺、陈)。林彪找毛主席,请他一定要把罗 荣桓安排上。毛主席反复权衡,把罗安排成政治局委员了。我们这些林、罗的老部下得知这件事后非常高兴。十几年后林彪垮台了,不少揭发材料说,林彪和罗荣桓 之间的关系不好,在东北时期罗荣桓就向林彪进行坚决的“路线”的斗争。那是瞎说的。
“八大”是比较平淡的会,只是在 讨论大会对政治报告的决议时,出现过不同意见。多年以后我听周恩来说过,决议草稿的内容中有“我国是先进的生产关系和落后的生产力的矛盾……”毛主席不完 全同意这种看法,在主席台上就作了修改,但在那个大家热烈拥护的场合下,举手同意了。事后毛主席还是强调,中国的主要社会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 盾。这件事曾在“八大”小组会上听说过。文化革命开始后,这件事又被翻出来了,把它说成了是“毛泽东向刘少奇的斗争”。
子:我在其他一些老同志的回忆中也看到过此事,但没有佐证。
父:我记得文革期间周恩来还在一个文件上写过一个比较长的批注,说明了这件事情上毛泽东对刘少奇的斗争(中央肯定有存档)。当我看了周恩来对此的批注,才知道毛主席和刘少奇早在1956年八大时就有了严重的思想分歧,而不是人们常说的六十年代初才开始的。
“八 大”制定的制度和提出的一些想法很好,比如:新党章规定党的代表大会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同样实行常任制,每年都应举行一次全体代表会议,每届任期五年。但 是只是1958年举行了“八大”二次会议,以后就没有下文了。在“八大”,毛泽东表示了他下一届不想再当国家主席,还流露了今后在适当的时候不当党的主席 的想法,他建议修改宪法,规定国家主席只得连任一届,这是废除领导干部终身制的设想。
刘少奇、邓小平在党章上写进了 “中央委员会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设立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一人”,这是为毛泽东离职后准备的。在那个毛主席有崇高威望的时候,这个规定的提出,使很多包括 我在内的老干部不理解,因为共产主义运动史上,共产党的领袖多是终身制。我们习惯于毛主席是党的唯一的、别人不能取代的最高领袖。当大家得知这是毛泽东本 人的意思,认为既然如此,也就不提什么了。
可是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毛主席在党的“九大”上说,“我们这些人只要不 死,总是要当中央委员的。”并把毛泽东的领袖地位写进了党章中,之后还写进宪法。这说明毛泽东认为以前刘少奇等人在“八大”提出的我们党要“设党的名誉主 席”这一条,并不秉承他的真实意思,而是为夺取他的权力而在做某种准备。(《历史的回顾:邱会作与儿子谈革命经历和若干历史问题》,香港北星出版社)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