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4月1日星期日
跳出“西来”,归入“东去”
“西来”自然是“熙来”的谐音,“东去”指的是中国政治的一种趋向。
具体说,这个标题,是说就如我们面对一条西来的河流,重要的不是纠结于它为何在此打了一个回折,而是承认它已然而来,探究其目前所呈现的情状是什么,以及它所关联的水量与其他汇聚的河流,能否积蓄势能继续东去,并有较好的前景。
一
我之所以主张“跳出西来”,是因为至今薄先生去职重庆的原因晦暗难明,在除了王立军秘奔美领馆之外其他一切信息不公开的情况下,争论其去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或者为此进行一个定性,是很难以达成一致意见的。正如有人所说这是一个黑箱或者灰箱。目前我们所能够达成的唯一的基本共识是:这件事造成了极大的震动,舆论哗然,众说纷纭,甚至谣诼不断。
下面的意见可能就不会有共识了:第一,重庆事件所引起的争论虽然不能完全公开和充分,但就目前的表现形式和水平而言,已经远远超出了当年的林彪事件和胡赵事件,这体现了中国政治的一种进步;第二,即使今后高层对薄先生的去职重庆甚至完全倒台给出一个官方结论,也不会令舆论一致,俱皆信服。
无论共识不共识,我认为重要的是,我们不妨忽略薄先生去职重庆的个人“罪”错因素,甚至跳出薄先生个人的因素,而是从更宏观、更长远的角度,看到大河西来所揭示的一种中国政治的变化,并从这种变化观察中国政治未来可能的走向,由此中国政治的各种主体——如执政者、学者、国民等,特别是后两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能够合理调整自己的身段与行为,在东去的时代潮流中击水弄舟,奔向更加光明的前景。
二
我认为西来所揭示的中国政治变化有四:
一是中共党内有了高官个人凭政绩、凭民意博上位的尝试。薄先生凭借独特的政治资源和个人秉赋(从这方面讲,也只有薄一人可以进行这种尝试),在重庆将这种个人奋斗与庶民期许相结合的大戏演出得轰轰烈烈,虽然功败垂成,却是中共党内竞争性民主的一种破冰之旅。大门一旦打开,要关上也不容易。如果薄先生成为中共党内竞争性民主的一个先驱者,虽然他失败了,但也有其历史功绩与地位。
二是中共现有的政治体制,不足以支撑上述的个人奋斗,哪怕是在符合民意的基础上,哪怕是薄这样的先天优势突出者,哪怕是利用这个体制资源并目的是维护这个体制的改良尝试。这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体制空间太小,任何改良如果最终涉及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都是不被允许的;第二,这种努力的推行者,本身必然具有各种缺陷,他们既可能会因个人的违法乱纪记录而被作为借口整肃(这种违法乱纪纪录如果没有触动统治集团的根本利益,则是被容忍和默许的),也可能会因为这种改良的某些不足和失误被问责(如重庆的黑打和王立軍事件),而这种不足和失误因为改良的迫切与急进是特别容易发生的(如如果没有王立軍这样的人则打黑也不可能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体制内的奋斗者,如果想取得成功,必须与人民的政治参与更好地结合。
三是执政党解决中国当前严重而剧烈的社会矛盾的任务因着重庆模式的失败,非但没有减轻和缓解,反而更加突出和加重。不管什么原因,重庆试验的失败,标志着执政党自己的行动空间也被压缩了。起码从表面上看,从左的方面,利用体制既有资源做修补式的改良,已经被执政党自己给予了声誉上和合法性的致命一击(虽然在高层,比薄先生更左的人如赞赏羡慕朝鲜体制的大有人在)。这使得后进者更加畏首畏尾。但是舍此而为,那就是实行右派的宪政民主,这又是一个阻力更大、障碍更多的途径,如薄先生那样层次的高官,可能不会有人敢于尝试走上这条路。因为这种改良,不但会更多地触动统治集团的利益,而且会动摇目前的政治体制。薄先生可能还是这个体制的违规者,而后者则会成为这个体制的叛徒。这个罪名够大。正如储建国先生所说,薄的去职增加了普通国民的挫折感,加剧了政治危机。这个政治危机,也包括了统治集团高层人物更加畏惧改革。
四是问题总要解决,此路不通,彼路不行,怎么办呢?这就是中共和社会各界所面临的共同的大问题。
三
结合以上对于形势的分析,现在我们来试着看一看中国政治的可能的前景及右派的策略应当是什么。
首先,关于前景。
在重庆事件后左派失落、右派欢呼、但右派没有取得实质进展的情况下,储建国先生认为,“加剧了的政治危机反而让前途变得更加清晰了,国家所面临的选项越来越少。国民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两个前途:一是军事官僚威权主义前途,二是大众参与的宪政民主前途。”我赞成储先生对前途的判断。但是需要说明的是,我以为第一种前途即便出现,性质和作用未必那么简单,第一,它可能会出现官僚领袖与军方共管的局面,而不仅仅是军人领政;第二,这种军方干政也许会为民主化提供新的路径,或加速民主化过程,就如土耳其那样。
其实中国走向哪种前途,目前还不是很明朗。目前我们只能说,因着重庆事件的震荡,一来这个问题突出了,二来言论的空间加大了。社会力量自然会在持续呼吁改革的同时,深化对改革的认识,甚至形成左右的某种意见的合流;而统治集团虽然并不容易形成共识并付诸重大行动,但一来处理重庆事件的困窘使它已难以像以前那样压制民间的讨论(如你既然将重庆试验与文革挂钩,就不能太过分地以文革的形式压制舆论,甚至必须依靠民间的某种舆论为其所作所为提供声援,但问题的争议性却使得舆论不会一面倒),二来在社会压力下它也可能会在某些不涉及根本的事情上进行小改小革。同时,十八大后的新的领导集体,无论是为了缓解紧绷的社会危机,还是为了展现自己的责任伦理与形象,都必须对政治改革表明自己的态度。如果社会力量与统治集团中的明智派能够合作,战胜既得利益阵营的阻截打压,那么第二种前途即宪政民主就可能实现。
其次,关于策略。
重庆事件所造成的左派的失落与激愤,一是会形成革命加速的危机,二是会促成左右两派的合流或者说合作。关于第二点,可以做以下说明:
合流是指会促进“中道”政治派别的成长。杨帆先生一直强调超越左右,实行“中道”。在选举网去年上半年,缪一轮先生、小红妹女士和我也曾提出左右两派息争罢战共同战斗的主张,也是强调左右两派有合作的基础,即中道。
这个中道,按照杨帆先生的解释,就是“主张民主、法治,反对权贵资本主义。”从这个定义讲,重庆事件给左派的教训是如果有民主法治,他们的政治领袖不会如此黯然离去,重庆人民会用选票支持他,党内本派也会用选票支持他。因此,左派朋友突然地对民主选举表现了空前的认同。这是一个基于事实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而右派也不要陷入自己要求民主,却将左派同样要求民主的诉求斥之为“民粹”。要之,民主对于左派右派都是具有根本意义的。只要有真正的选举,最有利的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国民。无论左派右派,如果你对自己的政治纲领与实践结果有信心,那自然会首先争取民主以取得执政权。这也正是恩格斯晚年放弃工人阶级武装起义、转向和平长入共产主义路径的依据。
这就可以和储先生所说的中国的第二种前途结合。所谓民主,自然是宪政民主,而不是如文革那样的大民主。如杨帆先生所说,中左、中右的分歧实际上没有那么大。要让我说,二者合流的地方反而更多。当然,分歧没那么大,也是有的,这就是宪政民主必然是在确保公民权利的基础上,限制和约束政府权力的民主,是实行市场经济的民主,是兼顾效率与公平的民主,是实质正义和程序正义结合的民主,而左派哪怕是中左,可能更多地强调实质公平与正义,突出一党威权和政府全能,厚爱强人主导。即使如此,中左与中右也有了更大的合作可能。
如果说西来为中国政改提供了新的形势与机遇,那要点并不在执政党高层内部的改革意愿强化——个别领导人另当别论,但是从集体看不会有根本变化——而是左右两派的合流与合作,从而形成更大的社会力量,并在更大的政治参与条件下,与执政者达成改革的妥协,从而切实推进中国的进步。左派和右派必须明白,他们不但彼此要互相包容,在思想上达到某些方面的统一与共识,而且要互相合作,在实践上互为伙伴,形成犄角之势,才能形成中国社会真正的改良力量。如果不是如此,仅靠哪一方力量,单打独斗,甚至互为寇仇,自相残杀,是绝难与统治集团对阵的。统治集团今天既可以左右开弓,也可以左右逢源,虽然并非时时处处从容不迫,但也得以各个击破。中国政治改良,如果我们希望统治集团有所行动,那也只能是在社会压力下的被迫行为。我们今天要解决的是压力问题。而我们要争取的是宪政民主前途,主要途径是左右派的合作。在这个基础上,也才有国民与统治集团高层具有改良愿望的个别领袖的合作。
正如毛泽东所说: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
王霄,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四月
(1856)
-
▼
4月 01
(36)
- 振英未上任 萬人喊下台 中聯辦被批干選舉 梁:虛心聽意見
- 大勝 翁山蘇姬當選議員 緬國會補選贏了 支持者「等太久」
- 江春男:緬甸要「軍主」立憲
- 廣州 90後示威:胡錦濤公開財產
- 溫家寶負有秘密任務?
- 入國會 昂山素姬爭 2015年普選 10分爭取 1分 緬甸民主路滿荊棘
- 薄一波中南海發飆親歷記
- 豺狼當道 不能沉默
- 不要中聯辦亂港 1.5萬人西征
- 惟有澄清吏治 方能撥亂反正
- 梁振英落區聽取民意 考驗真心實意
- 常委懸空 龍爭虎鬥
- 網絡控制步步緊 言論自由岌岌危
- 跳出“西来”,归入“东去”
- 一场由官员“雷语”再次引发的讨论和思考
- 俄罗斯各界大力推动达赖喇嘛来访
- 李克强逐渐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 刘锐绍:港人担心梁振英将香港自治权拱手奉送给北京
- 海湾国家将给叙利亚反政府武装出军饷
- 昂山素季在补选中赢得议席
- 徐明“失去联系” 对薄熙来的相关调查仍在进行
- 美国亚洲反导构想引中国强硬派反弹
- 孔庆东100万课题费是假的,茅于轼25万美元是真的
- 張德江只是一個代理人
- 薄瓜瓜電郵回覆:自己希望能專注學業,遠離政治陰謀
- 緬甸反對黨宣佈昂山素季補選獲勝
- 化解薄熙来危机,胡锦涛有望交出党权后继续掌军
- 数千港人游行抗议梁振英当选及中联办干预香港
- 廬山風雲急變,林彪同意毛澤東《我的一點意見》
- 美国表示:王立军案,美不会给予政治庇护
- 毛澤東突然評《水滸》,鄧小平陷入進退兩難
- 林彪找毛主席请求一定安排罗荣桓为政治局委员
- 2012年3月31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3月31日)
- 2012年3月31日《歷史日報》
- “平板電腦可能只是個過渡產品”
-
▼
4月 01
(36)
-
▼
四月
(185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重慶模式所代表的,是增加中央集權,廣東模式所呈現的,則是減少政府權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認為,增加集權或減少政府權力的辯論,不會因為薄熙來的下台而消失,...
-
要聞組綜合30日電 法新社發自北京的報導稱,中國30日禁止網上搜索「習近平」,前一天彭博新聞社報導有關習近平家人財富的新聞,導致彭博新聞社網站被中國封鎖。 彭博社使用公開資料,報導習近平親屬的投資細目,總額據稱高達3.76億美元。 彭博社的報導沒有追蹤習近平本人、妻子彭麗媛及女兒...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星期五闭幕, 两国联合声明表示继续在人权问题上进行有建设性对话。北京司局级干部突然带鲜花探视陈光诚,美国一所大学要向陈提供奖学金。此前江天勇等想探访陈光诚遭到殴打。多个香港民间团体星期五到中联办抗议。 图片:香...
-
“我们准备在2009年.推出10部抗战系列的专著”,光亭很高兴地描述他2009年的工作重心。光亭是“战史沙龙社区”的主要创办人和分坛版主,“知兵堂”的缔造者只要不是刚入道很少有人不知道“知兵堂”,用大名鼎鼎来形容它并不过分。 “知兵堂”不是“讲武堂”这样的军事院校,只是一...
-
劉屏/華盛頓四日電 中國大陸盲人維權人士陳光誠的聲音三日意外出現在美國國會。他透過電話表示希望到美國好好休息;也對母親、哥哥等家人處境憂心不已。 一向關注陳光誠的聯邦眾議員史密斯(共和黨)舉行緊急聽證會。會中,陳光誠的友人、對華援助協會負責人傅希秋牧師撥通了陳光誠的電話...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七一”大游行。尽管高温酷暑,游行整个过程持续了6个多小时,队伍穿越市区,道路交通和公交运营受阻。 组织者称,参加人数达40万,几乎是去年的两倍。警方估计的人数仅为63000人,但也是2003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