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12日星期二

勿使香港成為折翼之鳥 中央應讓梁振英與港人一致

【明報專訊】就湖南民運人士李旺陽離奇死亡事件,候任特首梁振英迴避記者提問,一再表示不會公開評論,這個取態,或許符合政治正確要求,卻罔顧了市民的感情和感受。梁振英治港所面對的挑戰,改善民生,解決社會深層次矛盾,只是其中一端;若他在核心價值的拿難,乖離主流民意,根本就不可能管治好香港。中央應從香港實際情出發,貫徹港事港辦方針,讓梁振英有足夠空間透過處理敏感的政治問題,爭取市民的認同和支持。

不宜迴避李旺陽之死

梁振英應向中央反映民情

過去,梁振英予人城府甚深、不苟言笑、欠缺親和力等形象,一場特首選舉,他塑造出一個敢言、有擔當、識得喜怒哀樂的梁振英,特別是隨他落區的摺苐和一支筆、一本筆記本,打動了不少市民,認為他會給香港帶來新希望和新氣象;然而,上周六,就記者提問李旺陽之死,梁振英連續11次以「我不會公開評論這件事」來迴避問題,態度之僵化,語氣之拙劣,使人反感,以往那個使人感到疏離、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梁振英,赫然重回眼前,使人有點非我族類的感覺。

特首和主要官員都由中央任命,箇中有一定政治倫理,例如不宜公開批評中央或其他省市自治區的事務,反之亦然。但是,李旺陽之死,對香港有特殊性。首先,他接受本港有線電視採訪之後出事;其次,現場圖片所見,說他自縊而死,顯得疑點重重;第三,港人關注此事,數以萬計的市民遊行為李旺陽呼冤,連建制陣營的港區人大代表,也紛紛寫信給全國人大,要求中央責成有關當局徹查事件和公開交代。

梁振英回應此事有3個選擇:一是強烈表態,要求中央介入調查,不過,這個做法有悖於政治倫理,不適合梁振英的候任特首身分;二是迴避問題,這個做法或許政治正確,不得罪中央和湖南當局,但是與市民在感情和感受上,出現巨大鴻溝。所以,梁振英選擇表態和迴避都不恰當,他應該選擇第三個選項,向有關方面反映港人就李旺陽之死的關注和訴求。

昨日,有兩名已表明不會在下屆政府任職的局長,分別談及李旺陽之死,其中食物及衛生局長周一嶽質疑「李旺陽自殺」的說法,或許不適合梁振英的身分,但是保安局長李少光表示生命寶貴,任何生命傷亡都可惜,他理解部分港人對此事的感受,目前有港區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已去信中央,反映港人的關注,李少光認為「事件不離事實,終會水落石出」。李少光這番話,說得甚為得體,若由梁振英說出來,看不到為何會不容於中央。

特首(包括候任特首)除了受命於中央,也代表港人,現在港人基於特殊原因,對李旺陽之死反應強烈,替他呼冤,嚴格而言,現任特首曾蔭權和梁振英都有責任向中央反映這股民情,這是他們的責任,若他們留中不發,使中央未能及時掌握港人民情,應該視為失職。至於反映之後中央怎樣處理,是另一個問題,港人只要求特首克盡厥職,反映客觀事實。

另外,若梁振英公開表示反映港人關注和訴求,以類似李少光的措辭來表達,老實說,若中央連柔性訴求說法也不接受,把梁振英打入另冊,則事態就使人心寒了。總之,梁振英迴避政治敏感問題,是下策,他應該思考如何面對政治敏感問題。梁振英說他和管治團隊都會落區做政治工作,聽民意,關於李旺陽之死,毋須落區都會感受到民意清晰,民情強烈,這是讓梁振英實踐施政理念的好機會。

一國兩制精髓在港事港辦

特首應與港人保持一致

梁振英期望在改善民生、解決深層次矛盾和推動經濟發展,有一番作為,他的志向和能力,大多數人不會懷疑。這類民生經濟事務,絕對重要,以香港的財力和社會成熟程度,不管誰做特首,只要有決心、肯做,不難做出成績。例如「雙非」問題困擾香港,梁振英果敢地提出明年私家醫院「零配額」,事態就基本解決,普遍得到市民認同和支持。其實雙非問題,只要曾蔭權肯用心,也可以解決,只是他的心思,不曉得放在什麼地方了。

我們認為,對梁振英施政的真正挑戰,不在民生經濟,而在政治問題,包括他如何捍衛核心價值,落實真普選以推進民主進程等,才是最大考驗。以香港的政治現實,梁振英要讓市民看到他把香港和港人利益放在最優先位置,更是他實施有效管治的前提,否則前景難以樂觀。民生和民主是香港的兩隻翅膀,若梁振英埋首民生,忽略了民主,則香港這隻雙翼鳥就成為折翼之鳥,飛不起來。

至於中央,歷經董建華和曾蔭權兩名特首,應該體認到要管好香港,除了使港人認知梁振英是中央任命的特首以外,更要讓港人感受到梁振英是港人的特首,這樣的話,就要給梁振英有足夠空間,使港人感受到梁振英是與港人同呼吸、共命運的特首,而非唯中央之命是從的傀儡。一國兩制實際上是因應香港情,以特殊政策方針處理,精髓是港事港辦,特首在思想和感情上與港人高度一致,乃理所當然,所以,容許特首公開適當地表達與港人同樣的感受,乃一國兩制的真正體現,只有這樣,過去15年的香港亂象,才有望消弭,香港才會出現新希望和新氣象。


香港 明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