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月刊》崔武年
晚清這些應對危機之策在危機面前都來不及了,最終爆發辛亥武昌起義。
晚清的統治集團做出了在那個時代所能做出的應對。這些應對集中地反應在一次經濟上的“改革開放”和一次政治上的“制度進步”上面。
先說說經濟上的“改革開放”。
在經過了二十幾年的政治紊亂、軍事平亂之後,1860年代,晚清小心翼翼地開始了自己的“改革開放”——史稱“洋務運動”。這個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的“改革開放”,前後延續了三十幾年,非常有意思的是,大略檢點一下,其主要作為,我們今天都“似曾相識”——
也調整了自己的“幹部路線”。因為鎮壓太平天國的需要,清廷對自己的“幹部路線”作了基本的調整:由只信任滿人改變為滿漢並用乃至放手使用漢人。由此,才有了曾國藩、左宗棠、李鴻章為代表的一大批挽狂瀾於不倒的晚清大政治家的出現。後來,雖然高層政治鬥爭不斷,這個調整後的幹部路線沒有改變;
也從沿海沿江地方開始。1861年曾國藩設安慶內軍械所,1865年李鴻章設江南製造局,1866年左宗棠設福州船政局,1872年李鴻章設上海輪船招商局,其餘如天津機器局、金陵製造局等不一而足,到1890年代時,全國已有百餘個路礦局所,並且基本集中於東南沿海地區;
也組織了“解放思想的大討論”。1866年4月,軍機處向沿海沿江各省督撫大員發出了兩個文件,一個是清廷總稅務司赫德的《局外旁觀論》,一個是英國駐華公使館參贊威妥瑪的《新議略論》,要求各地儘快研究、儘快回復。當然,討論的結果,我們在今天也可以想像:無論滿漢,幾乎所有的督撫高官肯定都表示憤慨,痛罵“英夷”,對“洋夷”之“奇技淫巧”不屑一顧;但是,洋務運動卻在越來越廣泛的範圍裡推進著,並且,由官辦而及民營,由一隅而及全國,由軍工而及其他——後來的歷史學者評論:“儘管被掛上了‘批判’的標籤,赫德和威妥瑪建議中的絕大多數內容,都還是被融彙進了恭親王日後的改革措施,而那些高調譴責洋鬼子的漢臣們則成為改革的中堅”。
也開始了“中外交流”。第一次是1866年,總稅務司赫德回國休假,清廷派了個正三品的“省部級”滿族大員隨赫德去歐洲,周游了英、法、德、俄各國。第二次是1868年,清廷委託剛剛卸任的美國駐華公使蒲安臣,率大清的政府代表團赴歐美考察——史稱“蒲安臣使團”,這個使團一行十餘人,訪問了美國、英國、法國、瑞典、丹麥、俄國等,並且會見了各國元首。第三次是1870年,美國卸任不久的國務卿西華德訪華,與清廷總理衙門三次會談。第四次是1879年,剛剛結束第二任美國總統任期的格蘭特來到中國,先後去了廣東、上海、天津、北京等地,會見了恭親王和李鴻章等清廷政要。此外,派駐使節、派出留學生等,都已逐次展開;
也是一方面在意識形態上堅持著“祖宗之制”不動搖,一方面又不斷地從意識形態的邊緣上、枝蔓上沖擊著和修剪著“祖宗之制”;
也是一方面斥列強為“蠻夷”,視其為“敵對勢力”,一方面又千方百計地周旋其間,加入“國際社會”,“以夷制夷”;
等等。
這次“改革開放”一直持續了三十多年,到1894年中日戰爭,中國輸給了日本,才算告一段落。那時的中國,洋務已然蔚然成觀,並且,還擁有了一支排名世界前列的北洋艦隊——可是,不管用,中國還是被打敗了,而且是被日本這個蕞爾小國打敗的!而且敗得還那麼慘!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很簡單,就是因為日本堅決地“開國進取”、“脫亞入歐”了,而我們呢,還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那時,舉國洶洶,朝野大嘩,新老“憤青”的愛國唾沫如萬箭齊發,直指李鴻章——但重新出山的“總理”恭親王卻公正地指出:“中國之敗,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鴻章之過。”
“全由不西化之故”!這句話由滿清的資深“總理”、同治皇帝和光緒皇帝的親叔叔、晚清“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有著三落三起經歷的恭親王說出來,確實是極痛極明之言!這裡面包含了多少過去了的無知和無奈!三十多年的洋務運動,實際上是對已經千瘡百孔的皇權專制體制的“裱糊”——李鴻章即自稱是大清國的“裱糊匠”——從被動的“裱糊”到主動的“裱糊”!從消極的“裱糊”到積極的“裱糊”!從挖空心思的“裱糊”、手忙腳亂的“裱糊”直至“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裱糊”!但是,既然是堅持“中學為體”,在“中學”這個“體”上,再“裱糊”,又有何用!
再說說政治上的“制度進步”。
中日戰爭打敗之後,列強覬覦之心大起,中國危亡之勢空前,於是,發生了一“右”一“左”兩個極端事件。先是“右”的,就是那個疾風驟雨、形同兒戲的“戊戌變法”,後是“左”的,就是那個激於民氣、終於無知的“義和團運動”!這兩下子,不太能登於大雅之堂,卻是我們這個民族在國家危亡時刻的本能反應。但是,反應歸反應,失敗還是失敗。在這時候,相當多的中國人都意識到,“大清要亡!”——中國又到了“改朝換代”的當口啦!也是在這個時候,中國適時地出了個孫中山!孫中山搞了個革命黨!就是說,“改朝換代”的方式,除了傳統的農民起義之外,還有革命的方式——除了平均地權之外,還要建立共和!在上個世紀之初,由於各種力量各種因素的綜合作用,晚清統治集團終於接受了“立憲”這個名詞——於是,中國這輛專制的老舊牛車,終於被趕上了政治進步這條崎嶇之路!
1906年6月1日——這時候,離武昌城頭的第一聲槍響,還有五年零四個月——晚清政府正式宣佈“預備仿行憲政”;1907年10月19日,諭令各省設立“咨議局”;1908年8月27日,《欽定憲法大綱》和《逐年籌備憲政事宜清單》公佈;1909年10月14日,除新疆外的各省咨議局全部成立,咨議員也全部經投票選舉產生;1910年9月,咨議院在北京成立;次年5月,第一屆責任內閣成立,等等!
這樣的日程,在後來人看來,也算是“態度積極”了!可是,很遺憾,所有這些,都來不及了——五個月之後,武昌首義爆發,很快,全國十八行省中十三個響應!次年2月12日,清帝退位——也別“責任內閣”了,也別“君主立憲”了!到你真的有了緊迫性的緊迫感的時候,那就同時真的來不及了!
晚清七十年!晚清七十年的一次“改革開放”也算殫精竭慮!一次“政治進步”也算緊鑼密鼓!但是,迎來的,卻是滅亡的喪鐘!唉,這真應了辛棄疾的那幾句《水龍吟》:“把吳鉤看了,欄杆拍遍,無人會,登臨意”!(未完待續。《明鏡月刊》第26期)
作者為中共中央組織部青年幹部局前處長。
《明鏡》月刊 第3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4037?apKey=fedd22f528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八月
(1217)
-
▼
8月 17
(38)
- 修圖無恥 最大的PS其實是中共當局
- 蕭美琴訪大陸民進黨新氣象
- 日本民主黨高層:應公開保釣錄影
- 大陸青年興起微創業風潮
- 美日將舉行首次護島軍演 模擬「攻奪」釣魚島
- 专家:张成泽访华借钱 防十八大后中国改变政策
- 中央部門聯手「掃黃打非」
- 四十年來家國 七公里地釣島
- 谷開來殺英商海伍德 後天宣判
- 不要讓保釣民族主義綁架我們的心智
- 誠品書店 台式文化 香港開花
- 整肅左右傳媒 十八大前維穩
- 天下烏鴉一樣黑 中國官場立功慢 領功快
- 美國釣魚島釣魚 中日台願者上鈎
- 中共中央政治局到底是個啥機構?
- 馬建:下一個寫“自殺”與“被自殺”
- 樵夫专稿:温家宝再次强烈呼吁立即彻底废除劳教制度
- 晚清這些應對危機之策都失敗了,今天能贏嗎?
- 福布斯:中國的信貸危機觸發一個巨大泡沫破滅的擔憂
- 保钓联盟:中华民国国旗登钓岛无任何政府授意
- 新加坡:中国移民带来的冲击太大
- 大連被製作成孕婦標本的究竟是誰?
- 美施壓,中國最大製造假證網上公司關閉
- 郑宏伟:谷案经得住法律和历史检验吗
- 中國越富強,爲什麽對鄧小平的非議越多?
- 2012年8月16日《明鏡郵報》
- 2012年8月16日《歷史日報》
- 日本周五傍晚开始分别遣返保钓港人
- 薄谷开来涉嫌杀人案下周一判决
- 北戴河与中共的不透明
- 金正恩的姑父张成泽会晤中国领导人
- 中国官员:谷开来涉嫌谋杀案下周一宣判
- 王力雄、唯色夫妇进藏途中遭扣留
- 一份名單,讓公視的未來充滿了想像
- 邱立本:十八大.保釣.香港人
- 胡溫會見金正恩姑父張成澤
- 香港保釣人士 海空航路遣返
- 中國不能坐觀韓日島爭
-
▼
8月 17
(38)
-
▼
八月
(1217)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在網路上流傳的車震死者照片中,可見兩人下半身赤裸。翻攝網路 【大陸中心╱綜合外電報導】中國驚傳解放軍高官與小學女老師在車震過程中,疑似因一氧化碳中毒,兩人呈現性交姿勢「裸死」車內。據悉,兩名死者皆各有婚姻關係。此訊息第一時間就遭當局嚴格封鎖,中國最大搜索引擎「百度」更限制兩名死者...
-
VOA记者: 张蓉湘、张松林 图片来源: 来自视频截图 国务院发言人纽兰 美国国务院星期一宣布,第四轮美中战略与经济对话下个月初将在北京举行。另外,国务院还说,薄熙来的儿子薄瓜瓜在哈佛大学的情况良好,而国务院不评论学生签证个案。 *下轮美中战略与经济...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現代荊軻:回憶我的父親周宇馳(3) 向紅 《新史記》編者按:本文係作者提交給北京“九一三”40週年文史研討會的書面發言。 作者向紅是周宇馳的女兒。據“維基百科”等資料:周宇馳(1935年-1971年9月13日),河北樂亭縣人,曾任解放軍空軍司令部辦公室副主任,是“...
-
《新史記》記者柯宇倩/ 2012 年是六四天安門事件 23 周年,就在紀念日前 2 個多月,媒體披露溫家寶多次在中共高層會議中,試探性提出重新評價天安門廣場學生運動的消息。中國學者、異議人士陳子明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表示,此消息是有意放出的風聲,想觀察外界對此作法的評價。陳子...
-
预告:明镜即将发表关于薄熙来周永康事件独家报导
-
萬眾矚目的薄熙來案昨日一審判決,貪污、受賄、濫權三罪並罰,重判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上台不久的中共第五代通過重判桀驁不馴的薄熙來殺一儆百,警告那些心有異志的政治勢力及野心家,並不令人意外,然而當局將之塑造為反腐打老虎的典型,卻缺少說服力。 中國歷史上的宮廷鬥爭一直是血雨腥風...
-
馬英九對立法院長王金平展開整肅式的鬥爭,在台灣的媒體上,有兩種稱呼﹕ 一種稱之為「鍘王記」,親國民的報紙都用這個名詞。「鍘」這個字主要是出自包公傳奇,意思是說他公正廉明,雖然王公貴族同樣一律法辦「鍘殺」之。親國民黨的報紙用「鍘王」這個字,已不言自明的認為馬鬥王是正確的。 但台灣最...
-
越南國家油氣集團指責中國漁船,在越中兩國有爭議的南海水域破壞該公司一艘勘探船。 越南新聞報道稱,上星期五,當地質勘探船「平明二號」在越方所稱的越南領海勘探時,與數艘中國漁船發生碰撞。 越南油氣集團官員範越勇表示,中國漁船從後面「撞向「平明二號」,並將該船的勘探電纜扯斷。」 越南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