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明鏡獨家:張又俠將冒升總裝備部部長
明鏡新聞網記者 夏飛
明鏡新聞出版集團旗下的中共十八大報導與分析小組透露,張又俠將冒升中共十八大中央軍委委員、 總裝備部部長 。
張又俠是現任七大軍區司令員中,年齡相當輕的一位,在中共十八大召開時,年僅62歲。除了享有年齡優勢之外,張又俠身為將門之後,又是目前唯一具有實戰經驗、立下戰功的大軍區司令員,同時也曾經歷成都、北京、瀋陽等多個軍區的歷練。再加上他於2007年晉陞中將,2011年晉陞上將,可說是同世代將領中歷練豐富、資歷完整的新一代將星。
北京消息來源告訴《內幕》:作為下屆中央主席習近平在軍中的愛將,歷練豐富資歷完整的張又俠將在十八大晉陞為總裝備部部長。
在三大軍區歷練過的新一代將星
張又俠18歲從軍後,多半擔任作戰部隊的主官,擁有豐富的指揮經驗。1976年張又俠出任第14軍40師118團連長,駐在地位於雲南省境內。張又俠曾在一次演習後總結發言,當時總參人員給與高度評價。不過早年他個性張狂,不把政工幹部放在眼裏,當時軍首長就直言指出,“誰給他當政治搭檔都成了擺設”。此後張又俠陸續陞任118團副團長、119團團長、40師正副師長等職務,都是正副主官。由此可見,他比較擅長指揮帶領團隊作戰,而不是分析籌劃的幕僚工作。
張又俠
在45歲之後,張又俠晉陞速度加快。1990年代後期,他陞任成都軍區第13集團軍副軍長,並在47歲(1997年)晉陞為少將軍銜。於2000年8月晉陞第13集團軍軍長,當時他剛滿50歲不過一個月。2005年12月張又俠離開成都軍區,晉陞為北京軍區副司令員。2007年9月陞任瀋陽軍區司令員——歷練大軍區副職職務未滿兩年,就被提陞到大軍區正職,並且曾在不同軍區歷練(成都、北京、瀋陽三個大軍區),可見他是受到有計劃栽培的將領。
2007年對張又俠而言是仕途發展關鍵的一年,他在2007年晉陞大軍區正職職務、獲中將軍銜後,當選中共十七屆中央委員,充分顯示中共中央對張又俠能力的肯定與重視。
戰功顯赫,過人膽識
張又俠的軍旅生涯中,最受矚目的功績可說是曾參與中越戰爭。在1980年代末期鄧小平提出“韜光養晦”的對外戰略後,中共與鄰國關係逐漸和緩,干戈止息,因此張又俠成為“50後”(出生於1950年代之後)的將領中,少數具有戰功的將領之一,更是七大軍區現任司令員中唯一具有實戰經歷的將領。
1979年張又俠擔任第14軍40師118團連長,年僅26歲的張又俠以連長職參戰,作戰主動積極,因而在戰後很快被提陞為119團團長。
1984年發生中越邊境衝突,張又俠以119團團長身份在老山作戰表現突出,不論在進攻與防守方面都表現出色,展現他指揮、領導部隊的長才。當時他擬定的進攻計劃更是“文革”後第一個完整的步炮協同計劃,經過炮擊後步兵開始攻擊,總共40分鐘拿下主陣地,但總殲敵人數不多。
張又俠更關鍵的角色是在老山陣地的防守作戰。119團張又俠團長率軍堅守前線,成功地抗越軍發起的三天反攻行動。張又俠任職的40師在3天時間裏抵擋越軍的猛烈反攻,越軍共陣亡3000餘人,可見戰事之激烈。
在老山作戰立下戰功後,張又俠隨後陞任40師副師長、師長。在擔任40師主官的這段時期,他仍不改剽悍的軍人武風,曾向當時擔任海軍司令員的劉華清(1982年8月~1988年1月)寫了一份報告,闡述建立一支藍色海豹突擊隊,藏於遠洋貨輪中,突襲南中國海上的外軍大型艦船,還自薦為這支部隊的首任軍事長官。由此來看,張又俠不但在戰爭中展現優異的指揮才能,也具備過人膽識。
父親張宗遜是開國上將
在開國上將裏,論資排輩的話,張又俠的父親張宗遜上將,也算得上是前輩。張宗遜1924年入團,後入黃埔軍校,1926年入黨,跟著毛澤東參加了秋收起義,以後跟著上了井崗山,秋收起義後張當了特務連的副連長,而連黨代表就是羅榮桓元帥。其實這時候張宗遜所扮演的主要角色就是個主席的貼身保鏢,有了這層關係,就為張宗遜以後的飛黃騰達打下了基礎。
1973年張宗遜又回京當上了總後勤部部長。1998年9月14日,張宗遜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送了花圈。
張又俠是習近平最信任的人
像劉源和劉曉江一樣,張又俠也是下屆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軍中最信任的人之一。這種信任一是來自太子黨們多年來的互動,二是來自父輩們的情義。
前文介紹過,在解放戰爭時期,張又俠的父親張宗遜和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曾在新組建的陝甘寧野戰集團軍搭檔過,張宗遜任集團軍司令員,習仲勛任政委,轄六個旅。儘管這對軍事搭檔打了敗仗,但在後來的政治鬥爭中,卻未傳出過習仲勛與張宗遜有過互鬥,相反,倒是彭德懷、葉劍英、蕭克與張宗遜都有過不快的經歷。(《內幕》)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九月
(863)
-
▼
9月 23
(24)
- 明鏡獨家:張又俠將冒升總裝備部部長
- 令計劃霉運不斷又昏招連連
- 薄熙來、王立軍同趙本山的親密關係由來已久
- 拉攏阿富汗 中共高層突然到訪
- 北韓客攻占微博 虛實莫辨
- 台灣政治要自主 經濟仍須顧飯碗
- 王立军案24日宣判 三项积极表现均可获轻判
- 中日取消大型慶典罕見 學者:最嚴厲表態
- 中國首艘航母 敏感時刻交船
- 2000人遊行反日 台60漁船今闖釣島
- 反日偃旗息鼓 保釣虎頭蛇尾
- 悲情也被維穩 官媒沒有人性
- 王立軍在法之外受懲罰比谷開來更慘
- 王立軍可能掉進了中共陷阱
- 台灣民眾:兩岸經貿趨向競爭
- 最新民调显示罗姆尼选情堪忧
- 美赌城青睐中国豪赌客,执法机构生疑心
- 香港记者抗议大陆打压手段白色恐怖
- 中方推迟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庆典
- 薄熙來倒台影響了中國社會格局
- 美國歷史學家魏斐德:多麼想成為明朝艦隊一員
- 明鏡獨家:范長龍將冒升中央軍委副主席
- 2012年9月22日《明鏡郵報》
- 2012年9月22日《歷史日報》
-
▼
9月 23
(24)
-
▼
九月
(86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徐尚禮 24日(美國時間)《哈佛紅》發了薄瓜瓜全球獨家自白,25日再發出該校2名編輯的大作,題目是〈薄瓜瓜聲明聚焦個人生活,而非家庭醜聞〉。從兩篇文稿內容及各方反映看來,薄瓜瓜是愈描愈黑,問題是堂堂哈佛為何要陪著這位「紅三代」玩? 合理的解釋是哈佛建校376年來,從沒出...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
未普 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被胡锦涛和温家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外界对此错愕不已。错愕的外界纷纷在问,薄熙来到底为何被免职? 中国官方给出的理由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温家宝在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和一些分析文章来看,胡温搞...
-
最近,大陆两大官媒《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集中火力猛批所谓“极端主义”,明显是意有所指。《人民日报》14日发表的题为《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一文,对“极端主义”做了明确的定性: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文章并举例说:一说“文凭腐败”,就将所有官员的在职文凭都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