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3日星期日

台灣政治要自主 經濟仍須顧飯碗


施正鋒/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暨社會工作學系教授

台灣的選民一向認為兩岸關係的外交及軍事層面最為嚴峻,政治及經貿次之,不過今年最顯著的變動,是老百姓感受到經貿之間的競爭,而且還超過軍事緊張,特別是在雙方簽訂ECFA以後。對於中國的經濟倚賴,連老百姓都強烈感受到了,這是國民黨政府的最大警訊。至於原本相對上較為舒緩的社會面向都看壞,這應該是中南海始料不及的。

三年來,大家持續認為,台灣與中國之間的關係並非友善或互利。當然,相信雙方會開戰的可能性還是不高。不過,由於中國採取溫水煮青蛙的經濟戰略十分清楚,台灣人明白向政府表達不願意坐以待斃。而這樣的擔憂,已經由經濟領域擴及對於台灣前途的期待,也就是希望統一的人維持在十五%上下,然而,希望永遠或是暫時維持現狀的人整整減少了五%,統統流向儘快獨立的選項。

台灣人對於中國政府的整體印象,依然負面遠多於正面,顯然,起碼的民主,或是清廉的要求是根本談不上,更不用說對共產黨專制及霸道的嫌惡。至於人民方面,雖有三分之一的台灣人對中國人的印象稍好,不過,仍舊有將近半數沒有好感。儘管中國客來台灣的數目近年增加,卻沒有改善台灣人的觀感,尤其是高達四分之一認為水準低,這應不只是社會經濟上的差距,而是文化價值上的差異。

令人好奇的是,即使評價不高,卻還是有將近三成的受訪者表達到中國工作,或是送小孩子去念書的願意,可見,顧飯碗是一個相當現實的問題:台灣人雖然不甘心,卻也沒有多大的選擇。相較之下,希望到中國創業的比率已經連續兩年由三成下探兩成,顯示企業界並不看好中國市場;更怵目驚心的是,就業的期待與創業的意願竟有七%的缺口,這表示,台灣人已經無奈到有必須向中國公司找工作的覺悟。

在中國經濟崛起後,對於台灣已經不再文攻武嚇,而是改弦更張為經濟吸納,也就是把台灣的經濟倚賴當作政治整合的工具,唯一等待的是立即併吞的利弊及時機的判斷。這樣的決策,背後依據的就是國際關係理論上的功能主義,及新功能主義,也就是說,經濟交流不僅可以降低雙方的政治緊張,還可以促成彼此之間的統一。然而,由民調的結果來看,台灣人的思考與歐洲人的行為模式相左,特別是把經濟上的無力感轉換為政治自主的嚮往。

不管終極統一的政治願景真假如何,馬英九政府的大戰略是把台灣經濟的未來全部押注在中國上面,一廂情願政治的歸政治、經濟的歸經濟,因此,國內沒有多的作為。雖然有中國的挹注製造榮景的假象,卻掩飾不了產業空洞、經濟無方的窘境。當就業沒有著落的年輕人必須離鄉背井找工作,中國是不得已的選項,特別是缺乏專業或是外語能力者。

由大企業出走到黑手頭家遷廠,國家領導者束手無策,現在,連受薪者都必須有出外當台勞的心理準備,這個國家是沒有希望的。雖然沒有連任的壓力,馬英九總統還是應該自我警惕。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