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次立法會選舉,民主派失利種種原因,相信日內專家學者會有深入分析,就整體大局而言,民主派有27席,表面上保住了關鍵少數位置,對政府仍然起到監督作用,特別是2017年普選特首的安排,民主派可以運用否決權,使政府不能予取予攜。不過,選舉後關鍵少數的內涵已經質變,激進民主派取代了溫和民主派的主導位置,這個變化,對於議會生態、政治生態以至民主進程會有深遠影響,對於香港整體大局是禍是福,難以預料;對未來4年立法會的政治生態,則難以樂觀。
溫和派內外交困
激進派趁機壯大
為方便討論,激進民主派和溫和民主派的分野,以當日對「5區公投」和政改方案的取態來劃分,前者激進,後者溫和;而從其後的表現看來,激進民主派又分公投派和激進派,前者是公民黨,後者是人民力量與社民連。
當時關鍵少數有23席,贊成政改方案的民主黨和民協共佔10席,即使後來鄭家富因為不認同民主黨與中聯辦商討政改,退出民主黨,還有9席;今次選舉之後,在總議席增加至70席情下,民主派的關鍵少數有27席,不過,民主黨與民協加起來只有7席,參與5區公投的公民黨、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共有10席。從議席消長可見,溫和派的影響力大不如前,若公投派的立場不變,則他們有多大影響力,視乎對其他民主黨派的號召力。總之,當日的溫和派失去主導地位,關鍵少數的作用,成為懸念。
民主派生態變化的轉捩點,是溫和派認為政制不應該停滯不前,與中聯辦商討政改方案,由於轉變太突然,民主黨備受來自民主陣營的批評,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去年在區議會選舉,藉此狙擊民主黨,不過效果甚微,而從今次立法會選舉,人民力量雖然呼籲選民抵制「超級議席」,拒領選票,但是超級議席投票率高達51.9%,較分區直選投票率相差只約1.1個百分點,顯示市民接受這個議席。不過,公投派特別是人民力量藉這個議題,持續針對民主黨,得以迅速壯大,也是事實。
溫和派因為政改方案,除了後欄失火,也被中聯辦和政府拖後腿,例如其後政改方案具體細節,政府堅持分階段撤銷區議會委任議席,就有捉弄溫和派之嫌,使溫和派再受批評和揶揄,處境恍如豬八戒照鏡,兩面不是人。另外,今次選舉,左報對何俊仁的所謂「醜聞」,連篇累牘報道,明顯要打擊他的選情;所以,這次選舉之前,不但溫和派影響力已現減退徵兆,何俊仁更被列為「殲滅」對象,溫和派的凶險處境,可見一斑。
前任特首曾蔭權失政,縱容地產霸權,使樓市失控,使大批無緣置業市民怨聲載道,衍生貧富懸殊未有改善、社會不公義等問題,這種社會環境,給激進派發展提供了有利土壤。人民力量和社民連在這次選舉的成績,可以亮麗來形容。就議席而言,人民力量得3席,社民連得1席,共有4席,增加了1席,不過,最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力量這次總得票17.6萬票,社民連得約8.8萬票,加起來約有26.4萬票,在分區直選總投票人數,約佔14%,分別較民主黨和公民黨多。民主黨得23.7萬票(不計何俊仁和涂謹申在超級議席的得票),公民黨得25.5萬票。由此可見,短短不到4年,在政治光譜中,激進派已非割ɚ10%選票謀取議席的政黨,而是本港政治、經濟、社會等特定時空中,有空間和急速發展潛力的政治勢力。
激進派胡搞得益
民主派賠上聲譽
人民力量和社民連的壯大,還有一個弔詭情景。他們利用議事廳作諸多表演,還把民主派綑綁在一起,為他們的行徑背書,「拉布」就是激進派與其他民主派弔詭關係的極致表現。過去,民主派在立法會以尊重少數的包容,維護激進派在議會的激烈舉措,使立法會在市民心目中形象大幅沉降,今次選舉,建制派其中一個論述,攻擊民主派不做實事,只搞破壞,這個說法,對沒有明顯政治取態的人,有一定作用,對於知識水平不高的市民,更甚為受落,於是形成激進派胡搞得益,民主派替他們埋單的局面。
有一種分析認為,中聯辦若要瓦解本港的民主力量,首要弱化民主黨,因為綜觀本港各個民主黨派,只有民主黨扎根地區,有廣大而深厚的地區網絡,其他黨派,地區工作聊備一格,政治潛力被認為不足為慮,所以,民主黨會繼續成為被打擊對象。這個說法無從證實,但是在選舉中,揭出有建制人物資助激進派,而激進派對民主黨的攻擊不遺餘力,或許可以解釋一些現象。
民主派的關鍵少數,溫和派已經失去主導位置,未來4年,當日的公投派會否連成一氣,除了涉及議事文化、行政立法關係、政治生態發展等,也關乎民主進程,不知道各個民主黨派有什麼想法。無論如何,民主以理性為基礎,在新一屆立法會,民主派有責任營造一個理性議事空間,使市民認識到立法會為市民和香港辦實事,而非一個吵鬧、謾罵、嚎叫的場所。要做到這樣,則修改議事規則,在符合民主原則和合理程序下,讓立法會免於受干擾和癱瘓情下議事,不再出現被少數議員騎劫的情。這是民主派應優先考慮的事情。
香港 明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九月
(863)
-
▼
9月 10
(26)
- 未見丹麥首相 習近平行蹤惹猜疑
- 激進力量主導民主派 議會政治生態堪憂
- 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因肝病放棄仕途
- 接管上海的功臣,突然成了階下囚
- 習近平仍未現身 官方噤聲
- 贏選票輸議席的深層原因
- 倭寇圖窮匕現 中國束手待斃
- 立會選舉之後 香港未來政局
- 日寇執意挑釁 北京退無可退
- 王立軍是功臣還是罪犯?
- 腐敗和謀殺是中國官場普遍現象?
- 裴敏欣:旁观者眼中的中国
- 习近平再次取消外事行程 引发猜测
- 終於直接聽到了林彪女兒的聲音
- 2012年9月9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2年9月9日)
- 2012年9月9日《歷史日報》
- 只有把重慶模式與薄熙來事件作如實的切割......
- 泛民主派保立法会关键25席
- 新加坡澳洲呼吁缓和南中国海局势
- 中国网络联署抗议兰州当局制造文字狱
- 港府就国民教育科问题让步
- 香港立法會選舉 功能組結果出爐
- 港媒:低估釣島危機 恐引戰爭
- 習近平今見丹麥首相?雙方兜不攏
- 2012美國大選六關鍵因素
-
▼
9月 10
(26)
-
▼
九月
(86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
-
美国之音 美国6位参议员说,他们下星期将提出立法草案,规定参加奥运会的美国运动员所穿的礼仪性服装必须是美国制造的。但美国奥委会表示,美国代表团今年已经来不及把中国制造的服装换下来了。 在这之前,媒体报道凸显美国奥运会代表团将在本月晚些时候在...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理论上体现“人民政权”的含义,全国人大的官方英文翻译,使用congress一词,这表明了全国人大的议会性质;政协会议虽然不经选举产生,也不承担立法功能,但从其主要职能“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来看,也承担着议会的部分功能,全国政协主席出访...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徐尚禮 24日(美國時間)《哈佛紅》發了薄瓜瓜全球獨家自白,25日再發出該校2名編輯的大作,題目是〈薄瓜瓜聲明聚焦個人生活,而非家庭醜聞〉。從兩篇文稿內容及各方反映看來,薄瓜瓜是愈描愈黑,問題是堂堂哈佛為何要陪著這位「紅三代」玩? 合理的解釋是哈佛建校376年來,從沒出...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摩爾 中國軍隊“八一”建軍節這天,中共中央軍委屬下《解放軍報》第3版發表記者毛俊撰寫的“永遠的軍魂永久的忠誠——黨的十六大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述評”一文。文章在強調“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軍魂永不改變!人民軍隊忠誠於黨的信念永不改變”的同時,更罕...
-
未普 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被胡锦涛和温家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外界对此错愕不已。错愕的外界纷纷在问,薄熙来到底为何被免职? 中国官方给出的理由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温家宝在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和一些分析文章来看,胡温搞...
-
最近,大陆两大官媒《人民日报》和《中国青年报》集中火力猛批所谓“极端主义”,明显是意有所指。《人民日报》14日发表的题为《摈弃“狭隘的极端主义”》一文,对“极端主义”做了明确的定性:非此即彼、非友即敌、非红即黑的思维方式。文章并举例说:一说“文凭腐败”,就将所有官员的在职文凭都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