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星期三

反對派應該選擇或排斥什麼樣對當局施壓的方式?


《明鏡月刊》何岸泉


  2011年,中東北非反獨裁專制的茉莉花運動此起彼伏、轟轟烈烈,推翻了一個又一個獨裁專制政權。但是,當中國的民主反對派試圖把茉莉花運動移植到中國大街上時,遭到了鄧共專制當局的強烈鎮壓和防範。他們肆意逮捕了很多茉莉花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和支持者,采取了封路、嚴密盤查、威脅路人等手段,監視可能發生茉莉花運動的敏感區域。他們更把法西斯手段使用到網絡領域,隨意封殺網民的微博和博客,威脅在網上發表自由言論的網民。

  維穩費用越來越高,超過了中國的軍費開支。終有那麼一天,終於到了那麼一天,維穩費用已經無法支持維穩事業了,怎麼辦?那就迎來了下一個問題:專權者,在何種條件下,會與體制外的反對者進行合作和互動?


  本文作者何岸泉

  當專權者的維穩手段,收買鎮壓擋不住民間的反對派壓力的時候,他們不得不與體制外反對者進行合作和互動。因為如果專權者再不同體制外反對者進行合作和互動的話,體制內與體制外的矛盾會發展成內戰、大屠殺等等激烈狀態。體制外反對者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體制內專權者也不願意看到這樣的結果在中國發生,那麼,在這種條件下,專權者會與體制外反對者舉行圓桌會議,雙方握手拍肩後,進行合作和互動。

  假設,如果專權者決意一條道走到黑,堅決與民眾為敵,中國發生激烈內戰和大屠殺,針對這種特殊情形,張博樹先生的見解是:“即便是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最後出面收拾局面的,仍然是體制內和體制外的結合,這已經被許許多多轉型國家的經驗所證明。”接下來,就是我要談的第三個問題。

  專權者,為何要與體制外的反對者進行某種程度的合作和互動?

  如果,專權者眼看維穩難以為繼,只好與體制外反對者舉行談判,進行合作互動,那麼,這時,專權者與體制外反對者談判合作互動的目的是什麼?是請反對者幫助進行他們實施從專制政黨向民主政黨轉型?是收買反對者參加他們的一黨專制統治?是分散瓦解民間反對派的緩兵之計?是專權者請求體制外反對者特赦他們在專制統治時的罪行?是專權者希望保留奢侈生活水準?

  我看以上這些猜測都有可能發生。對專權者來說,早日與體制外反對者合作互動,專權者的個人利益會得到更多。當然,在維穩大業蒸蒸日上之際,維穩經費充裕的今天,專權者連想都沒有想與體制外反對者進行什麼合作和互動。原因還有另一個:來自體制外的反對派壓力不夠大。

  倒數第二個問題:對專權者來說,什麼樣的民間反對派的壓力,才是壓力?

  暴動是壓力?上訪是壓力?號召革命是壓力?和平威脅是壓力?理性訴求是壓力?還是和平示威是壓力?還有維權、非政府組織、轉發、傳謠、跟貼、打假、行為藝術、反貪腐、禁書等等,都是壓力嗎?

  反正,凡是使中宣部不高興的,凡是使政法委不高興的,凡是使政治局常委們不高興的,就都是壓力。

  最後一個問題:對反對派來說,應該選擇或排斥什麼樣的施壓方式?

  有人主張用革命推翻專制政權,有人主張非暴力和平示威,有人不主張暴力但也不承諾放棄暴力方式,有人反對革命,等等。

  每個人都有擅長的,偏好的,得心應手的反專制方式。那麼,就發揮你的特長和愛好吧,去做你心安理得的事情,來一起達到一個共同的目的:給中國一黨專制政權以壓力。

  讀了張博樹先生此文,我被“體制內外合作互動”的美景深深吸引。但是,“體制內外合作互動”是果,因則是“來自民間反對派的壓力”。所以,要爭取體制內外合作互動,必須加強對專權者的壓力。我以為:任何形式的民間反對派都是推動中國進步的原動力。(《明鏡月刊》31期)
《明鏡》月刊 第3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5000?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