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10月29日星期一
令計劃確實犯了大忌 放到統戰部觀察
《中國密報》記者柯宇倩/中共十八大之前,人事安排上有任何風吹草動,都牽引著眾人目光。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寇健文在接受《中國密報》採訪時分析,栗戰書的上任,可說是習近平想藉機表明自己的立場。至於大家關心的常委名單,如果變成7人,則入常人選中最年輕者之一的汪洋將遭遇變數,雖然有說法稱,汪洋可做三屆,因此下一屆再進常委,一樣可以做10年,但總書記通常都是常委會中最資深的人,因此若汪洋到二十大時,還可以再當一屆常委,將不利於第六代領導人的接班。
近年來統戰部的功能被強化
9月1日,中國官方發布消息,栗戰書接替令計劃,升任中辦主任。《明鏡月刊》披露,栗戰書被提拔,是習近平向中央力薦的。報導稱,習近平於2007年中共十七大被確定為未來總書記接班人選,進入政治局常委、書記處之後,就開始物色未來的執政班底,在籌備中共十八大的過程中,他主管各省、直轄市和自治區領導的新老交替。栗戰書的職位變動,也是由習近平一手操辦。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習近平在離石家莊近在咫尺的正定縣擔任縣委書記時,栗戰書就在緊挨著正定縣的無極縣當縣委書記,兩人開會時經常見面打交道;1998年,栗戰書調到陝西,先後擔任省委常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省委組織部長,2002年,又出任西安市委書記。陝西是習近平的故鄉,習近平從多方得到的訊息是:栗戰書的口碑相當不錯。
2011年5月8日到11日,習近平以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的身份到貴州考察,四天時間,栗戰書放下一切別的工作,全程陪同,期間並與習近平個別長談。《明鏡月刊》得到的消息指出,這次談話對於栗戰書的仕途至關重要,正是通過這次長談,習近平對栗戰書的改革思想和求實態度十分認同,決定重用。
栗戰書升任中辦主任,寇健文認為背後的意涵有幾個。他對《中國密報》表示,第一,栗戰書是胡跟習都同意的人,第二,習近平想藉栗戰書傳達自己的立場。
“大家都說栗戰書是紅色家族,他的四祖父栗再温曾任山東省省委書記處書記。比較少人知道的是,栗再溫是怎麼死的。”寇健文解釋,1966年9月文革期間,在山東的栗戰書提出保護國家文物的意見,遭到紅衛兵的批鬥,被關進“牛棚”,受到折磨,1967年2月,栗再温被迫害致死,時年59歲。
“中辦主任很重要,習近平今天用了一個文革受害者後代,這個人一定不會支持文革那樣的作法,不會支持左,就說明了習近平的政治立場。所以栗戰書被任用,背後有潛台詞,習近平的立場在這過程中被表達出。”寇健文對《中國密報》說。
在薄熙來出事前,左派原想拱薄熙來出線。寇健文說,薄熙來本身也不左,他只是在利用左;1992年後,中共高層裡沒有一個左派代言人。因此重慶模式在2010年到2011年被廣泛討論時,左派力量,如烏有之鄉,在其中是有幫忙造勢的,原因就是左派想在中央有個代言人。
至於調任為中央統戰部長的令計劃,寇健文認為他的仕途可從兩方面來分析。第一,若令計劃兒子的車禍事件為真,後來令計畫確實找了周永康私了這件事,令計劃就犯了大忌,因為在這最緊張的時刻,令計劃卻去“對手”陣營尋求幫忙,那麼他被調到統戰部,就可說是將他調到一個比較不重要的職務上,遠離權力核心,因為統戰部部長傳統不會進政治局,只會兼全國政協副主席。
第二,在社會穩定成重要議題的情況下,統戰部的功能正在逐漸強化中。寇健文對《中國密報》舉例,最典型的例子是換屆過程中,統戰部部長進常委會的人數比例非常多,過去10年來,這是一個直線上升的現象,原因就在於統戰部的功能被強化了。
如果考慮到這點,中央把令計劃調到統戰部,他還是可以進政治局。若是如此,代表統戰部和宣傳部、組織部的重要性一樣;過去都是組織部和宣傳部長進政治局,統戰部長不進。但也有可能兩種原因同時存在,亦即令計劃確實犯了大忌,但罪不致死,因此放到重要性逐漸提升的統戰部,先觀察一陣子。
栗戰書(圖)接替令計劃,升任中辦主任。(中新社)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十月
(773)
-
▼
10月 29
(29)
- 民眾:寧波數百名抗議者被打傷
- 日本仙台機場現炸彈 航班全取消
- 溫家族財產報導 中共官方批紐時抹黑
- 石原慎太郎釣魚台「國有化」之謎揭曉
- 寧波就聚集事件召開新聞發佈會
- 衛生部長突任農工黨副主席
- 歐陽五:三一起訴奧巴馬的啟示
- 戀《甄嬛傳》嫩星 房產大亨傳婚變
- 最強颶風癱瘓美東 股市今續休市 桑迪殺到 紐約大停擺
- 總隊長改稱司令 武警重要性上升
- 美日印三邊對話 謀劃囚龍大戰略
- “溫家寶不能清楚解釋就該辭職”
- 令計劃確實犯了大忌 放到統戰部觀察
- 十八大政治局大名單
- 冯胜平专稿:当代和珅温家宝
- 明鏡連載:2012年5月,汪洋爲何出局
- 《纽约时报》坚称报道均为追踪中国公共信息所得
- 律师:温家宝家人正考虑进一步回应纽时报道
- 張高麗對身邊人說:我入不了常
- 陳希同是趙紫陽的親密夥伴、忠實黨羽?
- 中国海监船在有争议海域宣示主权
- 艾未未赋予“江南Style”以政治含义
- 宁波十万人示威抗议建污染化工厂
- 颶風珊迪搗亂 美國總統選戰變數多
- 寧波示威 公安堅稱無傷亡
- 中國神舟10號 明年發射
- 明鏡網瀏覽排行榜(2012年10月28日)
- 2012年10月28日《歷史日報》
- 2012年10月28日《明鏡郵報》
-
▼
10月 29
(29)
-
▼
十月
(773)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內容提要: 有人說,如果沒有1989年的“六四”,鄧小平將以撥亂反正、改革開放的領袖形象留名青史;如果沒有1992年的“南巡”,鄧小平將以堅持專制、冷酷血腥的屠夫形象遺臭萬年。 人們曾經以爲,鄧小平在世間的形象,在1997年2月19日他辭世之日就此...
-
《林彪日記》編著者李德、舒雲 《林彪日記》(明鏡出版社) 2011年9月13日,是震動中外的“九一三”事件40周年。 自1971年“九一三”事件以來,對事件的主角林彪和這個事件的爭論就沒有止息。 林 ...
-
記者林永富/綜合報導 重慶市人大代表、同創集團董事長張明渝接受香港《明報》及《亞洲周刊》專訪,透露前重慶副市長王立軍曾威脅要撤銷他的人大代表資格,要求他作假證,以打壓批評打黑的人。 張明渝因實名舉報另一重慶市人大代表、西南證券董事長翁振杰受賄涉黑,調查不久,王立軍甚至多...
-
南韓三星電子公司美國侵權官司24日敗訴,判賠超過10億美元,陪審團認定三星侵犯6項蘋果公司專利,而蘋果沒有侵犯三星任何專利。(圖為蘋果公司商標,中央社檔案照片) (中央社加州聖荷西24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三星電子公司(Samsung)美國侵權官司今天敗訴,判賠超過10億美元,陪審...
-
中國正討論官員財產公開問題,海外傳出消息指,就所獲得消息,新上任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七名常委都做了財產申報,但傳聞因為前政治局常委中有人強烈反...
-
《政經》編譯 董佳 習近平提出“中國夢”的願景,希望帶領國家重回歷史上的強勢地位,其中包括挑戰被美國長期把持的國際金融主導權。為了達到此目標,中國逐漸開放其金融市場,使資本自由流動,並加快人民幣國際化進程。分析師和中國高級官員認為,除了資本可更自由地進出中國外,其渠道和目的地,...
-
(中央社台北19日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名譽院長林毅夫說,中國大陸經濟若繼續保持每年8%的成長,到了2030年,大陸的人均收入將達美國的50%。 林毅夫日前在南京農業大學一場講座中,做了以上表示。現代快報引述了他的說法。 這位曾任世界銀行副總裁的專家表示,2008年全球再次爆...
-
核心提示:2月22日晚,东莞塘厦一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某某从自家小区七楼坠亡。据知情者透露,当晚杨某酒后回家,与朋友聊天,后走到阳台抽烟,试图坐到栏杆上,不慎用力过猛翻出了栏杆。警方从监控录像认定杨某为意外死亡。据悉,杨某某1974年出生,保守估计身家过亿。 2月22日晚10时许,一...
-
万维读者网记者捷夫评论报道:自从“海伍德”的名字出现以来,人们似乎已经淡忘了两个月前的新闻人物王立军。眼下,“王立军事件”和“薄熙来事件”虽然仍然牵动着中共最高层的剧烈权斗,但西方媒体却越来越发现,海伍德的死因不仅仅是薄熙来与王立军交恶的导火线,或许还是一个揭开众多谜团的关键,...
-
作者 香港特约记者 麦燕庭 香港十天后便迎来回归15周年,但民心显然未回归,香港大学一项民意调查发现,港人对北京的中央政府不信任比率达37.3%,是97年回归以来新高,而对中国前途有信心的人亦大跌一成二至67%,是98年以来新低。民调总监钟庭耀估计,这与重庆前市委书记薄熙来、失明...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