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4日星期一

不應幻想現在中國有媒體“政治特區”


明鏡新聞網編譯 巫古森

    《南方週末》審查爭議在1月7日達到一連串網絡行動的最高潮──走上街頭,此波抗爭也形成了中國新領導層的第一波政治挑戰,尤其繼許多學者聯署《改革共識倡議書》後,知識份子們又再度聯署希望政府回應《南周》對媒體自由的要求。然而這次的聯署是伴隨著人們以行動聚集於《南周》所屬的南方報業集團總部外,呼喊著憲政民主改革。

對抗極權社會的最大利器就是活在真實中

    在廣州市內有件奇妙的事發生了。不像其他幾乎每日在中國各地發生的抗議事件是針對土地徵收、貪腐、工作問題、以及汙染,這次的抗議只是希望說真話。

    據《基督科學箴言報》報導,《南方週末》的編輯記者們因新年獻詞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遭到審查刪改後,進行了罷工。許多人則以行動支持《南方週末》的編輯與記者、手持標語在南方報業集團在廣州的總部大樓外聚集。編輯部在原本的新年獻詞中直言要求中國政府遵守憲法、給予人民應得的自由,文中表示只有“兌現憲政,限權分權,公民們才能大聲說出對公權力的批評。”


學者們發起聯署要求庹震下台。

    《南周》編輯的罷工和街頭上的抗議者是在實現知名政治異議份子哈維爾(Václav Havel)曾經說的“活在真實之中”(living in truth)。他們具體實現了“自由”的意義。在哈維爾1978年《無權者的權力》一書中,他寫道:“如果極權社會的主要支幹是充滿謊言的生活,那麼不令人意外的,對抗它的最大利器就是活在真實中。這也是為什麼真實在極權社會中比其他任何東西都受到更嚴厲的壓迫。”

    似乎是要印證哈維爾的這句話,中共中宣部在1月3日下達指令要求官方媒體在任何平台上一概不要提到《南方週末》。

現在比以前更容易“活在真實中”

    中國記者們的道德勇氣讓一群中國的學者們發表了一份公開聲明,表示:“《南方週末》是非分明、為民代言,是屈指可數的最貼近民情的好報紙之一”,它的編輯部更是“中國最富有現代媒體職業精神的群體之一,且與國家改革之趨勢、開放之精神息息相連”。

    但是,《基督科學箴言報》認為,這一連串的抗議聲可能不會在短期內引起中國的阿拉伯之春。中國共產黨掌控的權力依然龐大,特別是在現在最高領導層剛完成交接之時,中國官方維穩力量仍然是高度戒備的。但是這次的抗議顯示中國政府將愈來愈無法繼續以謊言和操弄真相支撐權位,尤其是在現在經濟成長趨緩、過去的經濟成長也讓人們不再僅只滿足於吃飽穿暖的情況下。

    哈維爾告訴我們可以多種方式打破官方的謊言──公開信、絕食抗議、或是忽視指令。哈維爾是過來人,他在共產捷克斯洛伐克的監獄中待了5年,但是在蘇聯解體後成為民選的總統。他的名言是:“真理和愛必會戰勝謊言和仇恨。”

    中國自1989年的民主運動以來已大幅地改變。在網絡流通和其他國家朝向自由民主走去的環境背景下,中國人現在比以前更容易看透共產黨的謊言。活在真實中比以前更容易實現。


“民眾必須要覺醒”

    美聯社發現抗議的群眾包括白領工人和退休官員,人群中甚至還有中學生,他們在總部大樓外置放菊花、手持標語和呼口號,要求言論自由、政治改革和憲政民主。




抗議者們手持標語要求庹震下台和新聞自由。


    一位名叫袁豐儲(Yuan Fengchu,音譯)的抗議者在電話中向美聯社說:“我認為一般民眾必須要覺醒。人們開始發覺他們的權利被共產黨奪走了,也正感覺到他們不斷地受到壓迫。”

    在中國,專制政府經常騷擾高喊民主的異議份子或是直接將他們丟入監獄,因此在公共場域發表政治言論是具有高度風險的行為。

    另一位抗議者、本名吳偉的廣州異議作家野渡認為,此次抗議是最終遭到軍隊鎮壓的八九民運以來,罕見的、為了爭取政治自由的抗爭。他說:“在別的城市內我們看到有許多人們上街頭抗議,但是他們多數是在抗議環境汙染或是生活議題。現在他們在這裡是要求政治權利、抗議的權利。南周事件提供了一次讓公民可以表達自己聲音的機會。”


不應幻想現在中國有媒體“政治特區”

    未來5年的新一代共產黨領導層才剛成立,習近平則是這一代的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到目前為止的一些宣言,像是減少形式主義和不必要的會議以改變黨的作風,使得一些人期待他將會進行一些更深層的政治改革以平緩中國民眾對官員貪腐的怨憤。這些人的期待究竟是否會得到習近平的回應目前還不明朗,但是官媒已經有所動作。

    中國共產黨旗下的《環球時報》在一篇社論中對近來的南周事件表達不滿,文中表示任何中國媒體都不應該癡心妄想自己佔有一處不受政府管控的“政治特區”。社論更進一步強調,不論這些人願不願意,常理告訴我們:在中國現有的社會政治現實中,這些人心中所希望的‘自由媒體’不能存在。

    與默默打了曾說過“中國不存在新聞審查”的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一巴掌的《環球時報》不同,另一份被視為是官媒的《人民日報》則是有不同的反應。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人民日報》似乎也認為官方應該採取(比庹震)更柔軟的方式,因為一個穩定的社會必須倚賴健康的輿論環境給予其支持;此報的評論並表示中國的宣傳官員現在面對的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也強調任何傳教式的宣傳都應該被禁止。


名人聲援

    中國知名女星李冰冰、姚晨在微博上發文隱晦地支持《南周》,陳數在微博上回憶南周報導的力量、男星陳坤更是直接寫道:“我沒內涵,也不繞話,支持‘南方系眾友人’!”另外給予南周支持的商界名人包括房地產大亨任志強、SOHO中國有限公司總裁張欣、以及她的先生潘石屹。

    知名青年作家韓寒也在他的博客上形容中國作家如何在不確定性中寫作。他說,在中國寫作或創作的人都深知有一種力量讓他們無所適從:“那種力量管著你說什麼,寫什麼,做什麼。文藝和新聞工作者們都要受制這力量,而我們也見不到這些力量的持有者,要溝通和交流更是沒門,有時候你求死的明白,他摀住你的嘴告訴大家你很愉悅。”

    韓寒也對中國無所不在卻又存在於無形的審查機制感到悲哀,寫道:“哪怕你想講講規則,他們也不明確告訴你規則是什麼,以便讓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是違反‘規則’的。想要符合他們的規則,只有變成他們。我們自審互審,誠惶誠恐,戰戰兢兢,不停揣摩。”


針對庹震而非政治制度

    也參與了1月7日抗議的作家、人權運動者阿強(Ah Qiang)對《華爾街日報》說:“讀者才能決定報紙的內容好或壞,這不是官員可以管的部分。每個人都知道有媒體審查,但是每個人都試著學習如何在這種情況下生存。但這次他們越線了,這使得人們得以利用這次機會發洩出之前一直壓抑著的挫折感。”

    在抗議當天,政府對這次的抗議沒有太大的反制。在廣州總部大樓外的抗議者並沒有受到警察的騷擾,根據抗議者的說法,警察們只介入以讓大樓外的交通順暢流通,但是其他時間就只是站在一邊看。

    一些《南方週末》的記者表示這次整體的抗議行動是針對事件的始作俑者、廣東省宣傳部部長庹震,而非針對現行的政治制度。
    曾是《南方週末》高級評論員的笑蜀說:“庹震在廣州建立起一套出版前的審查機制,這是廣州之前沒有的。之前有審查,但是不是制度性的。假使庹震下台,所有人都是贏家。南周是贏家,共產黨也是贏家。”(《內幕》第13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