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4月12日星期五

童清峰:習蕭會只談經濟不談政治

習蕭會焦點鎖定在區域整合與經貿協商,未碰觸敏感政治話題。蕭提出加速ECFA後續談判、年底前簽署兩岸服務貿易與貨品貿易談判等要求;習正面回應,希望能在提供台灣經濟新的活力與動能上作出安排。


在海南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今年規模猶勝以往,冠蓋雲集,包括七位總統、三位總理、二位議長與一位聯合國大會主席,此外,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茨(Bill Gates)等工商界巨頭也與會。

而兩岸焦點則是四月八日登場的「習蕭會」,中華民國前副總統、「財團法人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蕭萬長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會談,為「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續談判邁開了一大步。

習蕭會進行了五十分鐘,不像過去兩岸領導會面都會提幾字箴言,這次晤談未碰觸「一中」等敏感話題,焦點鎖定區域整合與經貿協商。蕭萬長指出,兩岸須珍惜過去五年努力與成果,「鞏固互信,堅定向前,務實開展,深化合作」。他提出共同面對全球新局、共同構築兩岸願景、共同參與區域整合三期許。

對於兩岸應共同構築願景部分,蕭萬長直接提出要求,也是他此行最重要使命,包括加速ECFA後續談判,完成服務貿易簽署,也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對貨品貿易和爭端解決機制等後續協商。

對蕭萬長的想法,習近平給予正面回應,他認為,兩岸應加強相互溝通、協調,並積極探討參與的方式,希望能夠在提供台灣經濟發展新的活力與動能作出安排。這個說法等於是在呼應台灣總統馬英九急切想在年底前簽署服務貿易與貨品貿易談判的要求。

從去年年底到現在,馬政府一再強調「服務貿易協定」即將簽署,但大陸始終不願同意台灣要求開放的項目而遲遲未能簽訂。蕭萬長率團出發前,馬英九再度公開向大陸喊話,希望兩岸服務貿易協議「在未來數月內完成協商,貨品貿易談判在今年年底前完成」。因此,得知蕭不負使命,總統府隨即發新聞稿肯定蕭萬長的貢獻。總統府發言人李佳霏轉述,馬總統十分欣慰,認為這是「邁向完整ECFA的重要一步」。

四月八日的習蕭會是習近平接掌政權以來第二次會見台灣政界領袖,今年二月他在人民大會堂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當時連拋出「一個中國」等十六字箴言,總統府急得跳腳,數度否認授權談話,意圖切割連戰,連戰辦公室也厲聲回擊,雙方幾近撕破臉。

馬蕭關係勝過馬連

馬蕭之間的默契顯然比馬連之間好了許多。當時連戰人還在大陸,總統府就迫不及待否認連的說法,顯示雙方溝通不良,不僅讓連下不了台,也讓習近平下不了台,畢竟連是習的客人,本身又是國民黨榮譽主席,連似乎傳達了某些訊息,大陸方面也做了表態跟回應,結果馬將這一切全盤推翻,對習顯得相當失禮。

今年博鰲論壇行禮如儀,沒有太大亮點。台灣淡江大學大陸所所長張五岳認為,主要是北京最近在兩個對台政策重要宣示場合,分別是今年二月連習會、連胡會,以及三月間國台辦舉辦的平潭論壇,已把中方立場表達清楚,不需要在博鰲這種經貿場合「畫蛇添足」,對政治議題做太多表述。

博鰲論壇為非官方國際多邊場合,為政府、企業及專家學者等提供一個共商全球相關問題的高層對話平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譚瑾瑜指出,台灣參與博鰲論壇是一種國際架構下的兩岸互動,展現台灣在經貿方面的實力,也藉此與大陸高層進行對話交流。而大陸則將博鰲論壇,視為兩岸先經後政的準政治接觸。

馬英九兩次當選總統,都推派尚未就任的副總統當選人參與博鰲論壇,二零零八年是蕭萬長,二零一二年是吳敦義,兩人皆以商界身份與會,蕭萬長上回出席與大陸國家主席胡錦濤會晤二十分鐘,成為一九四九年以來兩岸交流史上最高層級的「非正式」官方會談,使兩岸的緊張關係緩和,順利恢復了兩岸協商及交流。

大陸雖對台灣釋放利多,但還是找機會給台灣穿小鞋。蕭萬長零八年出席博鰲論壇時,中方推派當時國台辦主任陳雲林接機,去年副總統吳敦義以兩岸共同市場最高顧問抵機場時,也是國台辦主任王毅接機。但蕭四月五日下午抵達海口美蘭機場時,外界原本以為是新任國台辦主任張志軍會前來接機,結果大出意外,接機者換成國台辦副主任陳元豐,可能因蕭已卸任有關。

同樣戲碼也出現在座位安排上,過去「微笑老蕭」在開幕式都坐在台下第一排,今年則退居第二排,大陸的說法是因過去坐在台上的地主國領導人及致辭貴賓都改坐台下第一排,蕭的座位只得往後移。由於他是卸任副總統,跟先前要「上任」不一樣,所以和菲律賓前總統拉莫斯、新加坡前總理吳作棟等人坐在同一排。

習近平二月會見連戰,首拋兩岸「命運共同體」概念,但他上台後,對台灣在國際空間的打壓仍不鬆手。三月底,台灣四名學者受邀參加「雅加達國際防務對話」(JIDD),遭大陸施壓而被迫退出,外交部長林永樂公開表示不滿。另外,台灣積極爭取參加今年九月舉辦的國際民航組織(ICAO),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相挺,但國台辦警告,此事可透過協商做合情合理的安排,大陸方面堅決反對外國插手。

馬重申不需政治對話

前陸委會副主委、台灣政治大學國發所特聘教授童振源指出,台灣的國際空間相當侷限,而且要寄望對岸善意,目前大陸的做法是「你想加入,就先要找我談」,而一談就變成政治對話。「大陸現在是兩個角度切入,你不談,我跟你民間、跟你學者、跟你不同政黨,全部都先談起來。」童振源指出﹕「你不談,國際會議就不給你開,逼得你要做一些調整跟妥協。」但現階段馬英九仍視政治對話為地雷區,大原則是經貿、文化、社會交流先行,政治不談。馬英九近日接受《聯合報》訪問時再度重申兩岸政治對話,現在還不需要。

台灣大學政治系教授張亞中研判,馬英九任內不會碰政治議題。「我長期觀察美國對兩岸的立場,有八個字:『分而不離,和而不合』」,力主兩岸維持經貿交流,但政治上保持長期分治,否則違反美國利益。其次,馬現在聲望極低,可能也不敢碰觸敏感的議題,甚至連核四都要用公投解決,表示他已經沒有能力再主導台灣新的議題。第三、明年七合一選舉即將啟動,馬政府不會在此時躁進。

大陸方面對馬英九鐵板一塊也有心理準備,私底下跟綠營的互動也日趨熱絡。 

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最近受訪指出,大陸方面應該了解,若不跟民進黨接觸,國民黨「恃寵而驕」,就不會調整它的政策,在這種情況下,不但政治對話不用談,政治立場,國民黨也未必會讓步。反之,若跟綠營接觸,就會逼得國民黨處理國內共識,甚至跟大陸某種程度互動也會出現。北京當然也了解這個道理,早已做好了準備要和綠營接觸。

民進黨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指出,該黨將與大陸智庫合辦學術研討會,顯示綠營兩岸交流已有重大突破。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