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1日星期二

政府高調推動造林,中國荒漠化態勢仍銳不可擋


《明鏡月刊》編譯 江松京


南水北調無法根本解決水源不均

    長期關心環保議題的生命科學網(Live Science)助理編輯馬克·拉蓮妮娜(Marc Lallanilla)指出:中國有最嚴重的六大環境問題。第一是空氣汙染;第二是水資源短缺——

    中國是全球儲水量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但不意味著每個地區都能免受旱災之苦,誠如毛澤東觀察,中國水資源大部分集中於南方和西部,北方一直是乾涸的,而隨著經濟發展持續向上,水資源短缺暴露的問題變得更加危險。穆爾舉例,1990年代大多數時間裡黃河是斷流的,北京和其他北方城市的地下水水位降到新低點,以至於水井也採不到水,政府曾試圖保護水源和限制用水,只是收效甚微,問題很簡單,北方就是沒有足夠的水來飲用、灌溉或滿足其他工業需求。

    水資源分配不均極有可能帶來政治上挑戰,這也是中國政府最不願面對之事,領導人希望通過偉大的科學技術來為日漸乾涸的北方解渴。南水北調總投資額達5000億元人民幣,無論規模或難度都勝過三峽大壩,是世界最大水利工程,分為東線、中線和西線,最終目標是每年向北方輸送450億立方公尺的水。每一條路線都不是簡簡單單就能蓋好,東線和中線將穿越黃河,西線則要從喜馬拉雅山脈的一部分抽水。



http://www.sdnsbd.gov.cn/custom/zonmu_index_cms/skins/default/images/nsbdbjt.jpg    南水北調總投資額達5000億元人民幣,無論規模或難度都勝過三峽大壩。
    穆爾認為,現階段的預算肯定過低,畢竟還得算上社會和生態影響造成的損失,工程建設已逼迫數十萬人搬遷,對於可能出現的水性傳染病也沒有足夠研究,但中國政府從政治角度考量,與其把有限的水資源分給相互矛盾的各方團體,不如不惜一切代價增加水資源的量。

    對於一個合法性一天比一天薄弱的專政政權來說,中共這麼做並非無法理解,但他們同時把中國的經濟和生態前景置於險地,因為水資源不是永無止盡,目前一些南方地區已逐步面臨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未來如何提供北方?長遠來看,全球暖化致使源於喜馬拉雅山的中國主要河流的流量減少,從而導致更大範圍的水缺乏。

    在穆爾眼中,南水北調無法從根本解決問題,較好的方式是對水資源再分配,包含大幅增加農民用水的成本,然而共產黨絕不願因此得罪人民,而且中國政治若不能歷經一番重大改革(意即更有活力、透明和公民廣泛參與的決策機制),將很難找到解答。此外,為了讓水的使用權更符合社會公平正義,政府必須落實法治,而不是仰賴科技手段來迴避問題,美國和世界其他國家也應敦促中國政府進行政治改革來確保其可持續性的發展,以免危害中國經濟和社會穩定。

    巴拿馬運河打破陸地藩籬,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而帶來偌大效益,但中國缺水的危機不是南水北調這麼簡單,有一天中國政府勢必發現,挖東牆補西牆最終的受害者還是自己,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不推展大幅改革,共產黨很快就會陷入無援的困境。


需要300年處理土地荒漠化

    第三、荒漠化:中國傳統上以農業立國,耕地的需求代表森林高度被砍伐,如今國家96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裡,鬱鬱蔥蔥的綠色森林已屈指可數,加上人口壓力以及水電等基礎建設令這些殘存的森林面臨極大危機,迫使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提出警告,北京必須正視森林的存續問題。


    從衛星照片上看,中國荒漠化相當嚴重。

    森林消失造成土壤難以蓄水,農業發展帶來土壤鹽化,兩者進而加速荒漠化過程,在中國北方很多地區,裸露的岩石和隨風飄逝的黃沙已成為顯著風景。拉蓮妮娜引用國際新聞通訊社(IPS)的數據指出,大約有26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正歷經荒漠化──等同國土面積1/4,廣泛分布在18個省分,於是沙塵暴、被泥漿堵塞的河流與龜裂的地表都是荒漠化結果,儘管政府一直致力於造林,荒漠化的態勢仍銳不可擋,中國每年有2460平方公里的面積逐漸變成沙漠。

    荒漠化影響下的環境變遷和耕地損失促使新一代“生態移民者”產生,他們被迫離開自己的家園,只因傳統的生活方式已無法維持。“我們已經(針對荒漠化)取得一些進展,但挑戰還是很艱鉅,”荒漠化防治人員劉拓接受《衛報》訪問時說:“這可能需要300年!”(《明鏡月刊》39期)       
http://blog.mirrorbooks.com/wpmain/wp-content/uploads/2013/05/%E6%98%8E%E6%9C%88NO.40-%E5%B0%81%E9%9D%A2-final-new3.jpg


《明鏡月刊》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6?apKey=fedd22f528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