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19日星期五

北大社调显示:中国家庭贫富差距高达234倍

北京大学发布的一份最新社会调查显示,中国家庭贫富差距高达234倍,两极分化严重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最严重的民生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星期三发布的《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家庭最低收入的5%家庭累计占中国所有家庭总收入的0.1%,而5%收入最高的家庭却占全国所有家庭总收入的23.4%,贫富差距以家庭收入衡量,相差234倍。

追踪调查报告还显示,工资性收入仍然是中国全国家庭收入的最主要来源。而在所谓“体制内”工作的家庭成员,其收入明显高于社会的平均水平。在2012年,中国全国家庭人均纯收入均值为13033元,收入最低的5%的家庭人均收入只有1000元;在5%-10%范围内这些家庭的人均收入只有2000元;与此相比,中国收入最高的5%家庭的人均收入则达到了34300元。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贾西津就此表示,在中国家庭收入差距巨大问题的背后,导致贫富悬殊的机制性原因是当前学术界关注的问题之一。她指出,如果在自由市场经济体制中,贫富差距可以通过税收及改进社会福利等措施加以调控。但在中国,绝大多数家庭依靠工薪收入为主的现状下,收入差距则与社会资源分配及公平机制等有很大的关系。

贾教授说:“这要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如果是在完全市场竞争、市场经济之下所产生的差距性,引起是社会问题可能还相对要小。但如果说,这种贫富差距之中还包括机会的公平性或身份差异,包括所拥有的权力资源、体制资源,这些问题所产生的贫富差距那就可能造成更多的社会问题。”

贾西津教授指出,从缩小城乡差距的政策角度,中国官方的年度数据都显示出了城镇及农村家庭纯收入近年均有所增加,但伴随房价的攀升以及基本生活资料的通胀加剧,贫富差距加大日趋成为舆论关注的核心问题。

在深圳的“当代社会观察研究所”所长刘开明则认为,北京大学的社会调查虽从侧面反映了中国的现状,但实际上中国家庭收入两极分化程度可能更为严重:

“这个报告比较接近我们大家的感觉。但实际上我觉得,可能低估了人们的收入水平,特别是贫富差距的水平被低估。它讲到大多数民众的收入是以工资,这应该说真实。但是5%高收入家庭的收入是以工资为主,我觉得不符合真实的情况。这是一个调查,应该说高收入的家庭是不愿意披露自己在工资之外的收入来源的。基于这样的情况,这个调查报告可能有水份。”

长期关注中国劳工问题的刘开明还指出,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员工目前在工资收入及享受社会福利方面均高于社会平均水平,这种体制性的结构也是导致中国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

“收入差距不是因为自由市场经济,而是因为体制性的原因。包括国家统计局的数字,国有单位的工资远远高于非国有单位的员工。另外一个就在于二次分配上,国有单位员工所获得的社会福利:退休、医疗、教育、住房是远远优于普通的民众的。所以,这些都是扩大收入差距的制度性原因。”

北京大学的这项社会调查,还包括了当前公众普遍关心的住房问题。报告显示,2012年中国有超过87%的家庭拥有现住房的产权,但这一持有比例按地区经济发展衡量却不平均。中国全国目前有近八成的家庭拥有一套住房,拥有两套或多套住房的家庭约超过一成。在中部省份如河南、甘肃等地,家庭拥有住房产权的比例达到90%以上,而在经济发达城市上海,居民没有任何房产与拥有多处房产的比例都较高,这一现象与报告反映出的社会两极分化状况相吻合。

中国政府实行保证“经济高速发展”的政策约三十年以来,社会贫富两极分化的问题反而日趋严重。清华大学的贾西津教授指出,这也是中国未来改革政策当中,必须面对并加以解决的问题之一:

“这是一个非常核心的问题。现在不管是在社会认知还是政府的决策体系里,认识到了这个问题:经济发展但是社会的分化、贫富差距是在加大的。我觉得,现在中国的贫富差距一个是本身绝对值的问题;再一个就是这个绝对值是怎么产生的,其中有多少是源于机会的平等性导致其他相应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所以,贫富差距加大应该是下一步改革要面对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 星期三发布的报告还指出,中国贫富两级分化的现实状况与单纯的收入不均相比可能更为严重。在针对公众相关态度和观念的调查还发现,中国不同背景的人群一致认为:贫富差距巨大是当今中国社会最为严重的民生问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采访报道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