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日星期四

丁書苗行賄,溫家寶的兩個秘書有份


《明鏡月刊》苗花


  且不論陳永苗對於中國今後政治改革的觀點正確與否,指望體制內的開明改革者告別“公車上書”也是緣木求魚,但他對於杜、辛等“傳統改革派”的處境和心態的分析,還是基本到位的。

  假定按“傳統改革派”的思路來推行政治改革,中共黨內就必須有一個權威人物,或者有一個有基本共識的領導集體來推動這種改革。這是這種改革範式的基本要件。過去30年中國的經濟改革之所以成功,鄧小平等老一代改革者的存在是一個決定性因素。

  依據此範式,推行政治改革,必須有一個能團結中共黨內改革派力量的代表性人物,這個人物必須具有一定的改革傳承性,來作為權威旗幟。從這個意義上看,當年陪趙紫陽到天安門廣場看望學生、現在譔文紀念胡耀邦、又屢談“政改”的溫家寶似乎擁有某種特質。

  但越來越多的跡象表明,溫與趙根本就不是一路人。且不說溫在“六四”期間,在阻止趙紫陽行施總書記權力,召開政治局會議上“立下大功”。僅就人格而論,就明顯相差甚遠。

  六四學生“反腐敗,反官倒”,趙紫陽的態度是,“查腐敗,先從我家人查起。”這份擔當,這份勇力,是溫家寶根本不具備的。

  面對越來越多的有關溫家寶家族腐敗的傳聞,溫一直三緘其口,不予澄清,已經引起大眾的廣泛質疑。不僅如此,近來在其夫人張蓓莉被曝接受劉志軍案重要人物山西女商人丁書苗賄賂之後,更是一反常態,首次公開與夫人的合照,向外界顯示夫妻同心、共渡難關之意,彰顯的完全是對小家族利益的維護,哪裡有趙紫陽“查腐敗,先從我家人查起”的浩然正氣。

  據香港《蘋果日報》2011年5月2日披露,自溫家寶4月底在中南海偕夫人張蓓莉會見香港左派元老吳康民夫婦,溫張兩人罕有合照曝光後,張頓成網上紅人。內地網上忽然出現了許多和溫夫人有關的相片、資料。分析人士指,張轉趨高調,或與外間盛傳其涉鐵道部前部長劉志軍案有關,欲證清白。

  《蘋果日報》披露的消息,引述中紀委和中國珠寶玉石首飾行業協會知情人的說法,指山西女首富丁書苗,曾用3000多萬元人民幣買下張蓓莉手上價值僅100多萬元的珠寶,由此打開溫家大門,成為溫家常客,通過此渠道,劉將不少高鐵項目送給溫的家屬和親信賺錢。

  報道指,丁書苗被抓後,曾向專案組爆出高價買通張蓓莉的事,令辦案人員驚出一身冷汗,旋即向上彙報。而丁出事後,專案組即感到來自高層的壓力。中共多位高層對丁案批示“徹查”,態度堅決,耐人尋味是,而溫的批示是“慎重處理此事”。有分析人士認為,溫日前突然攜夫人亮相見客,或與此不無關係。

  另據美國博訊網2011年4月25日披露,來自中紀委的消息稱,劉志軍案關鍵人物丁書苗為求立功,供出一條國務院最新的行賄路線圖。消息指,丁交待,為了能結識溫家寶夫人張蓓莉,丁花了2億多元從張蓓莉開設於北京西城區的一家珠寶店裡買了8件名貴珠寶,並又全數作為禮物送給溫夫人,從此成為溫夫人的座上客。消息稱,該珠寶店現由溫夫人的親信代為打理。

  據丁書苗透露,將此渠道透露給她的,是一位諳熟此門道的部級幹部。這條秘密通道其實在國務院下屬的部級小圈子內早就傳開,但一些地方官員也逐漸打聽到這個通道。那些想通過國務院系統往上爬,又不認識溫家寶的地方或部委官員,都紛紛試圖通過該珠寶店,采取與丁類似的方式打通溫夫人的關節。

  如此具體明瞭、線路清晰的報料,已非簡單的“小道消息”和“謠傳”所能相比。可以判定是無風不起浪,有相當可信度。

  在這些消息映襯下,溫家寶一反常態地出面力挺妻子張蓓莉的行為,就顯得極其詭異和曖昧。溫急於保妻子的心態路人皆知。

  僅此而論,溫有家族利益之短,這是他與趙紫陽根本無法比擬的地方之一。

  維護夫人、家人是人之常情,一國總理也不例外,或可理解。但與趙紫陽完全不同的是,溫袒護部下到了如呵護骨肉的程度。

  2011年6月15日一則爆炸性消息《溫家寶兩秘書涉丁書苗案 丘小雄將外放》登出,很多人將信將疑,以為又是“敵對勢力”“造謠”、“抹黑”總理之舉。豈料數小時後,北京時間6月16日,中國國務院即發佈任免令,丘小雄被免去國務院副秘書長職務,擔任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海外敵對勢力”消息之準確,再一次讓人大跌眼鏡。

  此消息放出及印證前後如此緊密,衹有兩種可能。其一,任命在前,消息放出與任命發佈之間時間太短,有關方面已來不及更改,只得讓任命成為增加海外網站權威性的印證。其二,也有可能是消息走露迫使任命提前。有些人怕消息走露後再生變故,致辛苦白廢,於是將任命預案提前。
  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份任命完全是國務院系統內部決定。國家稅務總局是國務院直屬機構,其人事任命完全由總理說了算,不像內閣部門那樣經過人大批准。

  但無論如何,丘由國務院副秘書長、總理辦公室主任到稅務總局這個非內閣的副部級單位擔任排名第三的副局長,明顯是降格使用。除非犯有嚴重問題,一般斷不如此安排。溫家寶安排丘到稅務總局,則一定是為了讓其“避難”。(《明鏡月刊》第18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