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新
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四日在北京閉幕,美國國務卿希拉蕊重申美國對人權重視,必要時會與中方「談論個案」;中國大陸國務委員戴秉國則以人權不該「干擾一國內政」回敬。儘管他們談的都是針對維權盲律師陳光誠,但是戴秉國的「干擾內政」是否另有所指,恐怕才是雙方真正角力的焦點。
從中共領導階層最近一些言行來看,與過去三年相比顯然有別,何以致之?例如,副國家主席習近平訪美時,曾說「太平洋夠寬廣,足以讓中美兩國同時遨遊」。這無疑是向華盛頓表態:中國大陸雖然快速崛起卻無意挑戰美國。習副主席為何要擺出低姿態?
胡錦濤國家主席在「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致辭時,指出「我們這個星球有足夠大的空間,應能容得下中美兩國和其他國家共同發展」,不但針對性明顯降低,而且也更具善意,強調「應相互信任、平等互諒、妥善處理分歧,打破歷史上大國對抗、衝突的傳統邏輯」,為什麼胡主席特別要「平等互諒」?
王岐山國務院副總理三日在對話開幕致詞說,希望美國確實開放對大陸高科技產品的出口管制,擴大金融市場准入,同時也要避免「經濟問題政治化」。美國財政部長蓋納則敦促大陸,加強推動人民幣市場化,讓人民幣繼續升值,並強調大陸經濟須進行「根本性轉變」,中國經濟應更重視內需和私營部門創新,而不是出口和國有部門的擴張。與以往相比,為何這次他們的用辭遣句都高深莫測,隱含玄機?
梁光烈國防部長四日抵達舊金山發表書面談話,表示「兩國不是零和博弈的競爭對手,在當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下,美中擁有廣泛的共同利益。」北京為何派遣梁光烈訪美表達中方善意,與總參謀長陳炳德去年方訪美時咄咄逼人的談話迥然不同?
北韓三月試射火箭發射衛星之前,北京曾應華府之請勸阻平壤,北韓雖然拒絕,但美國仍很承情。北京這次為何這麼好說話,願受華府之託出面說項?
雖然陳光誠案波折不斷,但在三日對話之前已大致底定。以往在中美重要會議之前,北京常會釋放一些異議分子對華府示好。最近幾年,由於中方自覺已經大到無須示好;因此,北京已不再於會前釋放異議分子。這次,固然中美雙方都希望陳案盡快落幕,以免影響對話與中美關係;但是,中方顯然比美方更為在意陳案的負面衝擊,原因何在?
過去三年多來,儘管美國國會常對歐巴馬政府施壓;但是,美方卻一直對售台F-16C/D問題避而不談。反常的是,美國參議員柯寧日前公布白宮給他的一封信,信中提到美國願意認真考慮出售該型戰機給台灣。北京官方並未對白宮重砲攻擊,而只由學者做出一些批評,原因何在?
作為一個老牌外交大國,美國善於利用其他國家的內部矛盾與國家利益上的弱點,化被動為主動,以擴大自己的國家利益。顯然,薄熙來、谷開來、王立軍事件就是上天掉下來的禮物。
首先,一旦美國參院情報委員會要求國務院將王立軍提交重慶美國領事館的文件、檔案呈送委員會進行調查,揭露中共高層領導的諸多內幕,包括濫權、貪瀆、海外洗錢,甚至草菅人命等不法情事,則不僅召開十八大的正當性受到置疑,中共亡黨亡國之禍也可能迫在眉睫。美國行政部門也可能說服國會山莊暫緩調查或延後召開聽證會。
其次,薄熙來與谷開來貪瀆、海外洗錢及英國前情報員海伍德遭毒害等案的曝光,雖然大陸官網、官員及智庫學者噤若寒蟬,但這些案件卻在大陸民間鬧得沸沸揚揚,正一點一地滴地鬆動中共政權的統治基礎。事實上,美英兩國所掌握的未公開情資為數應更為可觀。
最後,這些事件所透露的是,貪腐在中國大陸無所不在。掌握這些事件的秘密,將使美國手中有更多的籌碼影響中國大陸內政、外交與戰略上的方向。
(作者為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教授)
台灣 中國時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五月
(1819)
-
▼
5月 06
(40)
- 渝接連罷市 張德江落區維穩
- 陳光誠事件 推特揭露祕密外交
- 珍珠憶營救陳光誠頻凸槌 車爆胎搞丟人
- 外媒:美未獲保證陳光誠能出國
- 美中戰略情勢 主客易位
- 希臘國會今選舉 左派政黨料得利
- 法德難鬧翻 希臘西班牙恐起禍
- 英報﹕薄熙來意圖滅口 部署王立軍3「死法」
- 南方朔:馬英九將成跛腳鴨子!
- 美副總統 「馬上給陳光誠簽證」
- 批駱家輝香蕉人 李肇星姪女被轟
- 陳光誠是不是中國公民?
- 被迫做美國人走狗 沒人願意做河蟹
- 出王儲地運廣東有乎?
- 北京以「兩國協調」C2破美國圍堵
- 上下一起無法無天 不政改就是變天
- 內地維穩 欺善怕惡 尋釁要狠
- 高文謙:“鄧頭毛身”是薄熙來事件的土壤
- 黨代會前地方換届,“京官空降”範圍擴大
- 陈光诚事件令骆家辉受到人权问题考验
- 分析:奥朗德当选之天时地利与人和
- 法国总统大选:奥朗德险胜萨科齐
- 拜登:美国准备向陈光诚发放签证
- 陈光诚希望尽快离开中国
- “河蟹大帝”胡锦涛离不开“政法沙皇”周永康
- 桑杰嘉:在西藏没有停止过的“文革”
- 鏟除薄熙來「遺跡」,北京祭文革手法
- 石家庄一家庭教会遭驱散
- 茅于轼赴美领奖吁请中国借陈光诚契机改善人权
- 北京警方在朝阳医院外没收部分香港记者回乡证
- 法国周日开始总统大选最后投票
- 陈光诚要求政府协助办理出国手续
- 暂时结束的陈光诚事件
- 北京官媒是解决问题,还是激化矛盾?
- 傅高義:不能說鎮壓正當,但確實中國保持了穩定
- 社媒席捲,大陸審查鐵壁面臨挑戰
- 一个历史罕有的契机走掉了
- 2012年5月5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5月5日)
- 2012年5月5日《歷史日報》
-
▼
5月 06
(40)
-
▼
五月
(181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重慶模式所代表的,是增加中央集權,廣東模式所呈現的,則是減少政府權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認為,增加集權或減少政府權力的辯論,不會因為薄熙來的下台而消失,...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中国官方说,英国商人海伍德可能被人下毒谋杀,谋杀的说法在中国政坛引起巨大震荡。 路透社引述两个了解中国警方调查的消息人士说,英国商人海伍德威胁要曝光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试图向海外转移财富的计划。 这是去年11月海伍德死亡以来首次披露他被谋杀的动机。海伍德之死成了断绝薄...
-
《明鏡月刊》何頻 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注定是中國世紀。 這並不是說,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超級霸權,也不是說中國模式可以和民主社會瓜分天下。而是說,中國將從一個一黨獨裁國家,建立起民主憲政體制;從一個貧富懸殊巨大、官僚資本控制一切的國家,建立起社會福利保障機制和公平開放...
-
【明報專訊】近遊青島,體驗全國最長、世界第三的海底隧道,乘公交才兩元錢,比起過去乘渡輪到黄島便捷多了。可是,不解的是連接青島與黄島之間緣何要同時建隧道與大橋?當地居民在回答這個疑問時,不無調侃的說,我們太有錢了。 膠州灣大橋流量不達標 黄島不算發達,居民也不多,如果完全按照民用需...
-
中國模式,不只一層意義,表面看是國力提升,已踏入強國地位,成了一個楷模,叫大家來學習;深層意義卻提醒別人,中國之所以成功,全靠倒模。比如資本主義,原本是個普世價值,卻在西方發源,實行社會主義的中國,掉頭搞資本主義便不好說,於是說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說穿了,中國模式,就...
-
胡績偉受到自己參與建造的體系的報復 为民权保障而死的杨杏佛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官员的腐败及影响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幕后人物——汪道涵 一定要设法让年青人全面了解真实的文革 文明与野蛮----美洲印弟安人的命运 “大跃进”中人民司法的跃进 文革结束后如东头号美女巨贪...
-
大多數人對林彪事件回歸正常理性心態 司馬遷是中國最好的歷史學家嗎? 高华和他的著作:当代中国不多见的良史 张鸣:高华揭开中共崛起机密,打破毛泽东神话 袁世凯孙女:八年改造 什么状态我都能活 斯大林比希特勒更有性格優勢 2012年1月4日《歷史日報》 明鏡博客文章將同歩復播 指控我...
-
倫敦大英博物館通過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長河中的同性戀現象。 這一名叫「同性戀小史」(A Little Gay History)的指南匯集了從古埃及莎草紙、古羅馬沃倫杯(Roman Warren Cup)上的色情圖案,到大衛-霍...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