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台灣大選,馬英九以689萬票的多數領先,得到連任,這大概是他最躊躇滿志的時刻。
但5月20日,他連任就職這一天,卻可能是他這一生最晦暗的日子,他在總統府內就職,總統府外則是憤怒不滿的群眾要他下台,國民黨內已出現聲浪要他不要再兼國民黨的黨主席,他的民意支持度已跌到25.8%的最低點。「520」這一天將成為他沒落的開始。一個政府領導人在人民的罵聲中就職,台灣簡直已開了先例。
這時候我就想到美國總統學權威、也是「國家人文基金會」(NEH)的傑佛遜講座教授麥唐納(Forrest McDonald)在他的著作《美國的總統﹕一部知性史》裏所提的論點。麥唐納教授指出,一個連任的總統都自然而然的會以為自己英明,才能夠連任,因此他的第二任必然傲慢自大,特別會在軍事外交上冒險;此外,第二任總統的黨羽幫派已固定,其他人已不可能進得來,這意謂他的封閉性會加深,這都會使第二任總統更加剛愎自用。在麥唐納教授的結論中指出,美國的第二任總統差不多都沒有好下場。不是搞到天怒人怨,就是自己焦頭爛額。麥唐納教授的研究結論,似乎正好用來形容今天馬英九的困境。
那麼今天的馬英九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才會搞到人民罵聲不斷?根據民調,投他票的人裏有將近四成認為很後悔。這就要看他當選連任後這3個月以來的表現。
連任後大改革 不理民意反對
自從1月14日他當選連任後,即放出大話,他要考慮「歷史留名」的問題,由於他已連任,沒有再選舉的壓力,因此要做「大刀闊斧」的改革。他的話講得很大,但實際上則是﹕
(一)他所謂的「歷史留名」,就是企圖把國民黨在台灣的偏安永久化,他連任後拚命對「一國兩區」做文章,以抗拒「一國兩制」,雖然北京對「一國兩區」根本不理會,但馬陣營在台灣卻大力鼓吹,顯示他要把台灣地區的現狀永久化的企圖。這種企圖能否如願,猶未可知。
(二)而在台灣內政上,他則要根據自己的意志做事,不再像第一任時那麼理會民意。一個領導人本來就應以遠見來領導,不能凡事都看民意。但用遠見來徹底改革卻言之容易,做之卻難,當一個人沒有真遠見而以為自己有遠見,則他所謂的改革就和剛愎自用的意義相同。而馬英九的改革恰好就是這種類型。從1月起,他以改革為名推出一連串措施,從開放美牛食品及禽流感疫情管理,再到後來的油電價值雙漲及要課徵證券交易所得稅,沒有一件事不是民意強烈反對,但人民的反對他不聽,不同的意見他不理,他鐵了心腸要一意孤行到底,甚至他的民意支持度掉到26%他也無所謂,他都認為自己的決定是對的,要堅持到底,一個領導人一意孤行到這樣的程度,真是少見。
而就在這個人民不滿情緒高漲、馬英九卻不理不睬的時刻,台灣中部的鹿港4月28日有一場鎮長補選,鹿港是國民黨地盤,但這次補選,國民黨候選人卻以29%比71%的超懸殊比數大敗。這個比數已嚇壞了所有國民黨的政治人物,你馬英九當完這一任就不再選舉,其他人可還要選舉,如果讓馬英九繼續剛愎自用,國民黨其他人將來還要選舉嗎?由於鹿港選舉的驚嚇,於是國民黨的要人如王金平、蕭萬長等人遂開始對馬的政策唱反調,國民黨的立法委員也有七成站出來反對證所稅。年輕輩的立委甚至主張馬英九不要再兼黨主席,以免他拖累到國民黨。這也就是說許多人已認為他是國民黨的負債而非資產。
國民黨有人促馬辭黨主席
由於鹿港選舉的驚嚇,國民黨內已出現反馬聲浪,在內外交困下,馬政府才不得不轉圜,它的電價將分段上漲,台電董事長也被撤換,被當成替罪羊。問題是這並不能平息民憤民怨。根據最新的發展,台灣的各種民間團體將在「519」和「520」這兩天發起大型反馬示威,民進黨也醞釀罷免馬英九,今年7月國民黨將重選黨主席,少壯派也醞釀要馬英九辭去黨主席之職。根據台灣的現,要罷免馬的難度很高,但辭黨主席卻有可能。由最近3個月的演變,馬的剛愎自用性格已具體顯露在人民面前,他的負面評價已經確定,根據最新的民調,他的支持度只剩25.8%,這個民調已很難再回得去。由此我們已能肯定的說,馬英九第二個任期的4年,大概會是很麻煩的4年,這都是他的傲慢自大、一意孤行所致。剛剛提到的麥唐納教授指出第二任總統通常都會因為自大傲慢和喜歡搞外交冒險,而造成眾叛親離的「跛腳鴨症候群」(Lame-duck Syndrome),馬英九的第二任,大概就會是個跛腳的鴨子!
今天的台灣已百孔千瘡,最大的問題是大約有七成的人口,已到了收入不增反減、接近最低生活標準的程度,這種人的生活已完全無法抵抗物價的上漲壓力,而馬英九卻在這時由政府帶頭漲價引起物價上漲潮。因此馬英九的民怨仍是在經濟,由於馬政府並沒有改善經濟、增加人民收入的計劃,因此台灣多數人的生活仍難改善,這也意謂覑要人民支持度增加,在未來的4年內幾乎是不可能的事,那才是馬英九的真正難題!
南方朔 《亞洲週刊》主筆
香港 明報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五月
(1819)
-
▼
5月 06
(40)
- 渝接連罷市 張德江落區維穩
- 陳光誠事件 推特揭露祕密外交
- 珍珠憶營救陳光誠頻凸槌 車爆胎搞丟人
- 外媒:美未獲保證陳光誠能出國
- 美中戰略情勢 主客易位
- 希臘國會今選舉 左派政黨料得利
- 法德難鬧翻 希臘西班牙恐起禍
- 英報﹕薄熙來意圖滅口 部署王立軍3「死法」
- 南方朔:馬英九將成跛腳鴨子!
- 美副總統 「馬上給陳光誠簽證」
- 批駱家輝香蕉人 李肇星姪女被轟
- 陳光誠是不是中國公民?
- 被迫做美國人走狗 沒人願意做河蟹
- 出王儲地運廣東有乎?
- 北京以「兩國協調」C2破美國圍堵
- 上下一起無法無天 不政改就是變天
- 內地維穩 欺善怕惡 尋釁要狠
- 高文謙:“鄧頭毛身”是薄熙來事件的土壤
- 黨代會前地方換届,“京官空降”範圍擴大
- 陈光诚事件令骆家辉受到人权问题考验
- 分析:奥朗德当选之天时地利与人和
- 法国总统大选:奥朗德险胜萨科齐
- 拜登:美国准备向陈光诚发放签证
- 陈光诚希望尽快离开中国
- “河蟹大帝”胡锦涛离不开“政法沙皇”周永康
- 桑杰嘉:在西藏没有停止过的“文革”
- 鏟除薄熙來「遺跡」,北京祭文革手法
- 石家庄一家庭教会遭驱散
- 茅于轼赴美领奖吁请中国借陈光诚契机改善人权
- 北京警方在朝阳医院外没收部分香港记者回乡证
- 法国周日开始总统大选最后投票
- 陈光诚要求政府协助办理出国手续
- 暂时结束的陈光诚事件
- 北京官媒是解决问题,还是激化矛盾?
- 傅高義:不能說鎮壓正當,但確實中國保持了穩定
- 社媒席捲,大陸審查鐵壁面臨挑戰
- 一个历史罕有的契机走掉了
- 2012年5月5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5月5日)
- 2012年5月5日《歷史日報》
-
▼
5月 06
(40)
-
▼
五月
(1819)
明镜博客 » 时事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網
Error loading feed.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重慶模式所代表的,是增加中央集權,廣東模式所呈現的,則是減少政府權力。美國紐約州立大學杰納蘇分校(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at Geneseo)金融與經濟教授谷雁翔認為,增加集權或減少政府權力的辯論,不會因為薄熙來的下台而消失,...
-
美國之音 艾德 北京 — 中国官方媒体宣布,昔日最闪耀的政治明星之一薄熙来被开除党籍和公职并将面临刑事指控。有中国学者分析说,官方披露了薄熙来罪行的这么多细节,说明最高层已决心不要让他对新领导构成威胁,准备将其重判。 *官方报道预示当局要下重手* ...
-
《大事件》記者范方華/在國際影壇享有知名度的中國女星章子怡,遭媒體爆料捲入薄熙來及其他富商、高官的性交易案,章子怡大動作發出訴狀,就為了洗清自己的名聲,但爆料媒體博訊則相信自己報導的真實度。美國律師對《大事件》透露,這場官司最後可能不了了之。 第...
-
中国官方说,英国商人海伍德可能被人下毒谋杀,谋杀的说法在中国政坛引起巨大震荡。 路透社引述两个了解中国警方调查的消息人士说,英国商人海伍德威胁要曝光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的妻子谷开来试图向海外转移财富的计划。 这是去年11月海伍德死亡以来首次披露他被谋杀的动机。海伍德之死成了断绝薄...
-
【明報專訊】近遊青島,體驗全國最長、世界第三的海底隧道,乘公交才兩元錢,比起過去乘渡輪到黄島便捷多了。可是,不解的是連接青島與黄島之間緣何要同時建隧道與大橋?當地居民在回答這個疑問時,不無調侃的說,我們太有錢了。 膠州灣大橋流量不達標 黄島不算發達,居民也不多,如果完全按照民用需...
-
中國模式,不只一層意義,表面看是國力提升,已踏入強國地位,成了一個楷模,叫大家來學習;深層意義卻提醒別人,中國之所以成功,全靠倒模。比如資本主義,原本是個普世價值,卻在西方發源,實行社會主義的中國,掉頭搞資本主義便不好說,於是說是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改革開放。 說穿了,中國模式,就...
-
胡績偉受到自己參與建造的體系的報復 为民权保障而死的杨杏佛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共官员的腐败及影响 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幕后人物——汪道涵 一定要设法让年青人全面了解真实的文革 文明与野蛮----美洲印弟安人的命运 “大跃进”中人民司法的跃进 文革结束后如东头号美女巨贪...
-
大多數人對林彪事件回歸正常理性心態 司馬遷是中國最好的歷史學家嗎? 高华和他的著作:当代中国不多见的良史 张鸣:高华揭开中共崛起机密,打破毛泽东神话 袁世凯孙女:八年改造 什么状态我都能活 斯大林比希特勒更有性格優勢 2012年1月4日《歷史日報》 明鏡博客文章將同歩復播 指控我...
-
倫敦大英博物館通過館藏文物,講述世界歷史長河中的同性戀現象。 這一名叫「同性戀小史」(A Little Gay History)的指南匯集了從古埃及莎草紙、古羅馬沃倫杯(Roman Warren Cup)上的色情圖案,到大衛-霍...
-
自濟南中院官方微博開通以來,有一個特殊的小欄目,叫做「法律格言」,經常發一些古今中外名人名言。對薄熙來的審判,踐行了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反腐敗,這正是依法治國、依法反腐的「持國」之道。 據大公網報道,自濟南中院官方微博開通以來,有一個特殊的小欄目,叫做「法律格言」,...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