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1日星期五

大陸應勇於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市場」

中國大陸國務院日前發布「關於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表明要採取多項措施,以擴大進口,縮減貿易順差,追求進出口平衡。該項文件之發布,正碰上國際經濟動盪不安、大陸商品出口增長力道疲軟的節骨眼。顯示大陸政府雖面對出口困境,但仍願擴大進口。如果中國大陸當局能讓這項政策成為「國際戰略」,此時此刻應是相當明智的作法,。

 眾所週知,大陸當前除受到國際經濟動盪的考驗外,也面對著複雜的國際政治形勢。後者如南海問題、東海問題、北韓問題、中東問題,外加「薄熙來事件」和「陳光誠事件」,也都含有國際政治糾葛因素。總的看來,大陸現今的外部環境並不平順,亟需大陸政府小心謹慎因應處理。

 在當前情勢下,大陸很有必要提高其對外的發言權,以利於「理順」對外關係,並為大陸的下一步發展,爭取到「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而提高發言權的方法,有政治的、軍事的、文化(宣傳)的,不一而足,但其中最根本的,還是經濟的方法。也就是在經濟力夠強的基礎上,其他的方法才能對外發揮說服力,並產生真正的影響力。

 當前大陸的經濟力,在全球已名列前矛。GDP總量全球第二,外匯存底金額世界第一,這都是擺明了的事實。但如何把這樣的經濟力「輻射」到國際社會,使各國都能切身感受呢?其答案沒有什麼竅門,就是「勤下訂單」、「做大買主」,使其整體進口額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市場」。

 這麼一來,會有越來越多的外國產業及個別企業,要仰賴中國大陸市場的訂單以圖生存及發展。即連各國就業機會的創造,也將因此而得到更多的支撐。大陸政府如能持續擴大進口,把大陸市場的「胃納」能力充分提高,就能由此獲得強而有力的國際政治籌碼。就像美國之一直能在國際社會呼風喚雨,其根本原因在於美國是全球最大的商品進口市場。如果不是這個因素,而單憑「船堅礮利」的軍事力量,美國就不可能當全球的意見領袖,充其量只能像「前蘇聯」一樣扮演部分國家的頭頭。

 從這個角度看,大陸現階段亟圖在全球「和平崛起」的國家戰略,頗有賴「擴大進口」的手段來協助促成。其實大陸已在2011年成為全球第二大進口國(出口則是全球第一),該年大陸進口總金額1兆7千餘億美元,僅比美國少4千億美元左右。大陸未來如能以降低關稅、適度貨幣升值等手段,積極擴大進口,則很有可能在「十二五期間」結束(2015年)之前,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國,即進口總金額超越美國。

 無論如何,大陸當前的進口貿易政策,尚未緊密聯繫到「國際戰略」的層面。如去年開始實行的「十二五規劃綱要」內容中,關於進口貿易政策的表述,重點擺在「提升進口綜合效應,優化進口結構」,其文意的強度,不如出口貿易政策表述之「保持現有出口競爭優勢,培育出口競爭新優勢」。因而讓人感覺,大陸政府現今似乎仍懷抱著「出口優先論」,而把進口的擴大放到第二位。

 不過,大陸國務院日前發布的「關於加強進口促進對外貿易平衡發展的指導意見」,觀其內容對於未來擴大進口,展現十足積極性,可以消除人們的一些疑慮。因其說到,要在出口穩定增長的同時,「更加」重視進口,即以調降關稅等手段適當擴大進口規模,促進對外貿易基本平衡。這對海外有意爭取大陸進口市場的廠商,是個利多消息。而且,它也頗有助於台灣方面充分運用ECFA機制,擴大對大陸輸銷商品。

 但深入檢視該「指導意見」的表述,我們發現大陸政府有關當局截至目前為止,雖有擴大進口的高度意願,卻仍把相關政策的執行力度,「掛鉤」在出口增長幅度之上。也就是萬一出口不順,進口擴張政策的執行力度就跟著放緩。這樣的思維,使得進口貿易仍處在大陸「國際戰略」的外圍,還無法發揮關鍵的影響力。這方面有待大陸政府有關當局進一步「解放思想」,使大陸進口貿易領域,擁有穩定持續擴大的空間。


台灣 中國時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