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一些媒體以冷戰思維、文革式語言聲討美國利用陳光誠事件干涉內政,並攻擊陳光誠。也有新京報人員在微博留下內疚言論。
五月四日清晨,中國首都新聞界給全國讀者呈獻一齣大戲:以冷戰式思維、「文革」式語言聲討美國干涉陳光誠事件。
《京華時報》發表文章《干涉我國內政 美國別有用心》,文章稱美國「揮著人道主義的大棒,貌似世界的主人,不管哪個國家的事情,都想插一手。」
共青團報《北京青年報》文章《美駐華大使利用陳光誠事件作秀》,文章對駱家輝極致批駁之言:「在整個事件過程中,美國使館人員包括駱家輝大使的“作秀”、“表演”可謂淋漓盡致,這種“作秀”、“表演”超越了美國駐華大使的職能、職責以及本分,也有違外交活動應當遵守的基本規範和倫理,並且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大有給中美關係添亂、添堵之嫌。」
而北京黨報《北京日報》更以《陳光誠是美國抹黑中國工具》為標題,稱「自作聰明製造事端,搞雞鳴狗盜之舉,對中國不起作用,而美國政客則更是自曝其醜。無論是美國駐華使館還是駐華大使,都應謹守外交禮儀,不能為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做出有損國格、人格的苟且之事。」
有些蹊蹺的是《新京報》。當天,新京報以《外交官不能逾越自己的本分》為題,批判「在第四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開幕前夕,一些美國外交人員以非正常的方式將中國公民帶入使館是在製造話題推波助瀾,這背後還是美國的國家利益驅動,而非所謂的美國價值觀。」
《新京報》的文章最為委婉,語氣也相對緩和。《新京報》創刊時由《光明日報》與南方報業聯合主管,主力人員多來自《南方都市報》。秉承南方報業的自由血脈,風格與官辦媒體不同。一一年九月,《新京報》變為北京市主管,被認為是言論自由進一步受威脅的標誌。
其實,早在二零零三年年十二月十一日,剛剛創刊一個月的《新京報》就曾以《山東盲人要討免費乘車權》為題,報道過陳光誠的維權經歷:「因為乘地鐵被要求購票,山東盲人陳光誠特意來京狀告北京地鐵公司。昨日,此案在西城法院開庭審理。陳光誠稱,北京的《盲人免費乘車證》是對外地盲人的一種歧視。 陳光誠說,今年九月十二日早,他和妻子從山東來到北京,在北京站地鐵口,檢票員要求未購票的陳光誠出示證件……」
在發表了批美文章後,五日淩晨,《新京報》的新浪官方微博發布了一條看似有深意的晚安微博:「在夜深人寂時,卸下言不由衷的面具,對真實的自己說聲“對不起”。晚安。」讀者與業界人士認為,這條微博是對《新京報》受到壓力而做「規定動作」的道歉。此微博被轉發一萬多次後「被刪除」,被不少人認為連道歉的自由都被剝奪了。
亞洲週刊向《新京報》記者求證此事,一位記者表示最近陳光誠案很敏感,主管微博的《新京報》人「死活也不會說,最近管控相當變態。’
除了北京本地媒體外,陳光誠事件報道與評論中,表現最活躍的要數《人民日報》下屬的《環球時報》。從五月二日到五月五日連發四篇評論,分別是《挾洋自重的時代早已過去》、《陳光誠和美館都應保持角色清醒》、《中國人權事業不能指望捷徑》和《別從價值觀軸心看中國基層糾紛》。
在前三篇評論中,《環球時報》認為陳光誠被西方輿論和中國一些人捧成「盲人維權英雄’,這像是給陳光誠本人造成了「他對美國的確很重要’的錯覺、「陳光誠被西方輿論和中國互聯網上的一些活躍人士捧為爭取人權的符號……陳光誠似乎對扮演這個超級角色挺願意的’、陳光誠事件被「上綱上線」,包裝成了一個人權事件。
然而,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示,「陳光誠作為一個中國公民,可以像其他中國公民一樣,依法通過正常途徑辦理出國留學手續」後,《環球時報》在最短時間內掉轉風向,支持陳光誠的決定:「我們認為,陳光誠離開中國前往美國留學,這個結局對他本人和對中國社會都無害……我們支持這一安排得以依法順利實現。」《環球時報》對陳光誠態度大轉彎,其變臉之快可比薄熙來被免職前後的《重慶日報》。
捲入陳光誠事件口水戰的還有香港衛視。香港衛視採訪總監秦楓五月四日淩晨在新浪微博(@醬缸外的秦楓)上發言,稱「在別人的國土上(我當然知道使館視為美領土,可他老實在使館待著了嗎?),一個外交官挑撥駐在國內鬥,這什揦行為啊?沒有外交規定,類似公開干涉內政的外交官可以驅逐?」
秦楓言論立招網民聲討。有人「人肉」出她的背景:中國前任外交部長李肇星是她的姑父。今年「兩會」時,秦楓因抓住李肇星的衣領提問而大出風頭,此刻網民們才明白,「他們原來是一家人」。
亞洲週刊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五月
(1819)
-
▼
5月 11
(61)
- 弄巧成拙 塑造茉莉花英雄
- 中批菲鼓動遊行 將導致事態擴大
- 傳胡錦濤擬縮編政治局常委
- 大陸應勇於成為「全球最大進口市場」
- 賈慶林:兩岸「合則兩利,分則兩害」
- 台灣經濟面臨「雙二危機」
- 美籲中菲克制 反對武力解決
- 美國布魯金斯研究所評論:中國的管治能力問題
- 吳康民:陳光誠趙連海都不是「政治犯」
- 5.12汶川大地震 遇難童家長﹕別忘了我們
- 中國500遊客 緊急撤離菲國
- 「對我的報復已展開」 陳光誠一家被軟禁
- 中方恫嚇奏效 預計50萬人僅300人撐場 菲反華示威大縮水
- 實際佔領 囚犯守島 不戰而屈人之兵
- 反華示威如鬧劇 制裁中國成笑話
- 香港人何不發起「保衞南海」新運動
- 菲驢技窮鬧示威 夜郎自大搞制裁
- 傅禮門:薄熙來是否並不顯得特別壞
- 從首次西藏講話看習近平的強硬
- 《內幕》:劉延東鮮為人知的故事
- 仿效程光诚 上访老人闯美使馆被拿下
- 世界媒体看中国:薄熙来重来
- 纽约时报:中共正调查重庆打黑酷刑问题
- 9岁上海小女孩的作文:蟹妹和大使
- 亚洲安全对峙
- “封疆大吏”孫政才曾和劉志軍一唱一和
- 半岛记者被迫离京,媒体对等法案重受关注
- 世界媒体看中国:到底谁恐惧
- 中国旅行社安排游客离开菲律宾
- 菲律宾人举行示威抗议中国“欺霸”
- 英媒:中共“双规”与薄熙来的命运
- “中国模式”失去其吸引力
- 云南警方:炸弹并非抱儿童妇女引爆
- 当局阻止律师受理陈光诚侄子案件
- 菲律宾民众在中国使馆前示威
- 南海事态升级,美国如何表态?可能不得不介入
- 人权组织:内蒙学者哈达仍被软禁
- 美国政府因陈光诚受到报复向中国政府发问
- 挟洋自重与挟民为质
- 上海電視台紀實節目《賽金花之謎》把捏造當正史
- 东南亚银行业上演并购大戏
- 2012年5月10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5月10日)
- 2012年5月10日《歷史日報》
- 菲律宾抗议者就领土争端举行反华示威
- 菲律宾公民在中国使馆前示威
- 绿色科技的未来在中国?
- 台灣外交部稱太平島為固有領土
- 华盛顿关注陈光诚家人情况
- 两名英国记者在天网办公室采访时遭阻挠
- 張倩燁:中國媒體批美批陳
- 紀碩鳴:陳光誠爭取公平與正義
- 谷開來姊姊 擁龐大資產體系
- 美學者:薄熙來案能撼動中共領導體制
- 華盛頓大學 也對陳光誠提出邀請
- 美國務院重申對美菲共同防禦條約承諾
- 菲大規模軍購 稱與黃岩島無關
- 出口衰退 中韓FTA對台衝擊更大
- 從台北看薄陳案系列二-不可不知的大陸轉型困境
- 騎虎難下的南海局勢
- 陳光誠大嫂 被控包庇窩藏罪
-
▼
5月 11
(61)
-
▼
五月
(1819)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新华社 北京4月10日电 鉴于 薄熙来 同志涉嫌严重违纪,中央决定,依据《 中国 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案件检查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停止其担任的中央 政治 局委员、中央委员职务,由 中共 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对其立案 调查 。 公安机关对尼尔·伍德死亡案依法进行复...
-
...
-
德國之聲報導,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即將卸下中共中央總書記職位。目前看來,胡錦濤似乎已屈服於保守派的勢力,作出關鍵決定對薄熙來事件「降低調查規模」。這意味著只有薄熙來和他的妻子會受到調查。 薄妻谷開來被控謀殺英國商人海伍德,極有可能難逃多年的牢獄之災。然而,直至目前為止薄熙來只被控違...
-
《明鏡月刊》何頻 二十一世紀,毫無疑問注定是中國世紀。 這並不是說,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新的超級霸權,也不是說中國模式可以和民主社會瓜分天下。而是說,中國將從一個一黨獨裁國家,建立起民主憲政體制;從一個貧富懸殊巨大、官僚資本控制一切的國家,建立起社會福利保障機制和公平開放...
-
未普 3月15日,两会刚刚结束,薄熙来就被胡锦涛和温家宝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重庆市委书记职务,外界对此错愕不已。错愕的外界纷纷在问,薄熙来到底为何被免职? 中国官方给出的理由语焉不详,似是而非。从温家宝在两会上的答记者问、李源潮在重庆的讲话和一些分析文章来看,胡温搞...
-
明镜新闻网特约记者 消息人士告诉明镜新闻网,已被拘捕、正接受审查的谷开来,指控周永康策划了取代习近平的政治计划,对抗中央政治局九名常委中的其他成员。 她把周永康称作“政治局常委中的坏蛋”。 谷开来提出用交代关于周永康和他的密谋作为交换,恳求当局不要判自己死刑。
-
香港数万民众周日走上街头,参加一年一度的“七一”大游行。尽管高温酷暑,游行整个过程持续了6个多小时,队伍穿越市区,道路交通和公交运营受阻。 组织者称,参加人数达40万,几乎是去年的两倍。警方估计的人数仅为63000人,但也是2003年以来最多的一次。 ...
-
《明鏡月刊》何頻 (續昨)當今中國的官僚層,畢竟不是殺人放火出身的那一代所謂建國者。即使他們身上可能有一張假文憑,但他們對知識的看重還是真實的。他們了解世界,內心世界也是開放和多元的,他們甚至比民眾更了解現行體制的弊端和無可救藥,更痛切地知道,只有建立起民主機制,才能解除...
-
香港新聞自由爭議是偽命題。媒體霸權的偽善和違反專業的操作,以新聞自由之名誤導讀者。 賈選凝,一九八八年生於北京,北京電影學院畢業,香港中文大學傳播碩士。現為香港媒體從業者。專欄文字散見於《信報》、《南方都市報》。 香港一些媒體從業者在回歸前後,一直評說香港沒有新聞自由。這種判...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