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8日星期五

哈金:《南京安魂曲》是最難寫的小說



明鏡記者柯宇倩/在今日美國文壇上佔有一席之地的哈金,當初決定以英語寫作時,曾經猶疑過,也曾經歷被多家出版社拒絕出版的一段日子。哈金在接受《明鏡》專訪時表示,用英語寫作是為了生存而下的抉擇,如今他已很難回到中文寫作。不斷嘗試新題材、新寫法的哈金,未來將把西方讀者的注意力從中國拉回美國,讓讀者更瞭解在美國土地上發生的華人移民故事。

從西方人角度談南京大屠殺

不論是《等待》中橫跨的文化大革命,或是《戰廢品》裡縱貫的韓戰(抗美援朝戰爭),哈金都深刻描繪出大事件底下人們的情感衝突與轉變。在哈金最新的作品中,他同樣選擇了一個大家耳熟能詳的背景——南京大屠殺,但哈金並未著力描述屠殺場面,而是用更深沈的筆調去探索人性。

哈金的第六部長篇小說《南京安魂曲》2011年10月在中國大陸和美國出版,繁體字版也在11月於台灣推出,這是繼2002年《等待》進軍大陸後,又一部登“陸”的小說。哈金認為,可能跟描述的題材有關。

1937年12月,蔣介石命令南京政府撤離到重慶,13日,日軍攻入南京城,開啟了屠殺中國戰俘、百姓的血腥歷史。當時堅持留守南京的西方人中,有一位名叫明妮‧魏特林(Minnie Vautrin)的美國傳教士,將金陵女子學院改建成國際安全區,收留了上萬名來不及逃難的中國百姓,金陵女子學院,正是《南京安魂曲》的主要場景。

《南京安魂曲》以魏特林女助手安玲的視角來描述這場災難,以及大屠殺後的心理壓力。美聯社在評價此書時,認為“不清楚南京發生過什麼事的人都該讀”。只用一個夜晚就讀完《南京安魂曲》的著名作家余華在序言中寫道:“他的敘述是如此的平靜,平靜得讓人沒有注意到敘述的存在,可是帶給讀者的閱讀衝擊卻是如此強烈......哈金一如既往的出色,他在看似龐雜無序的事件和人物裡,為我們開辟出了一條清晰的敘述之路,同時又寫出了悲劇面前的眾生萬像和復雜人性。”

哈金對《明鏡》說,其實自己在大陸的時候,雖然聽說過南京大屠殺,但具體的情況並不清楚,很多細節從來都是模模糊糊的,出國後,見到美國華人不斷在紀念這件事、悼念受害者,開始對南京大屠殺愈發關注。

1997年,美國華裔女作家張純如的《南京暴行:被遺忘的大屠殺》出版,該書引發全球極大的重視,哈金也沒錯過這本書;讀了之後,他更覺得這是個重要事件,但當時文壇上卻沒見到太多與此事相關的書籍,因此哈金決定寫一本將背景建立在南京大屠殺基礎上的小說,把歷史事件用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隨後陸續收集資料、醞釀情節,直到2008年才真正動筆寫作。

哈金對《明鏡》表示,《南京安魂曲》的寫作資料以書面為主,“資料很容易收集,很多都存放在公有領域,網上都能找到。”雖然前置作業不難,但到了真正動筆後,哈金卻遇上瓶頸。“作品修改多次,關鍵是一開始的敘事結構找的不好,我用第三人稱說故事,改到第32遍的時候就再也改不動了,雖然一些細小的地方仍舊很有意思,但故事不能成一體,無法連貫。”

哈金下定決心另起爐灶,將整個故事重新寫過,在小說中加入一個虛構的人物安玲,從她的視角,用第一人稱說故事,最終將故事連貫起來,並且在完成後又改了8、9遍,這部總共修改40多遍的小說才終於誕生。

小說中除了安玲外,重要人物都是真實存在,尤其是一些捨命拯救中國百姓的西方商人、教授、傳教士,情節也多來自於史實,加上沈重的歷史,令哈金在寫作過程中經常感到沮喪。哈金對《明鏡》表示,《南京安魂曲》應該是他所寫過的小說裡,最難寫的一部,最主要原因是許多人物都是真實存在過,他無法自己創造沒發生過的事,侷限性很大。

《紐約時報》在評價《南京安魂曲》時指出,哈金“從一個細微且有力的視角描述20世紀最殘暴的災難”。哈金對《明鏡》解釋,他選擇用西方人的角度切入這個故事,是想凸顯南京大屠殺的國際性。“中國人的印象裡,這件事好像就只有日本人和中國受害者,但實際上西方人介入得很深,比如當時在安全區的20多萬中國人都不能開車,只有西方人能開車,所以就是幾個西方人在運糧、運煤,還有許多其他事都是西方人幫忙,日本人根本不把中國人當人。”

哈金說,最後在法庭上審判戰犯,也全靠外國人蒐集的資料、拍的照片、影片、文字記載,如醫療日記、個人日誌,才能定案,中國方面對南京大屠殺沒留下什麼證據。《南京安魂曲》中便描述了在華外國人將侵略者的暴行默默記下,在戰後的東京法庭上揭露的情節。

“所以南京大屠殺也是一個國際級的事件,我希望透過這名美國傳教士的角度,將中國的事件變成國際的經驗。”哈金對《明鏡》說。

《南京安魂曲》並未多著墨於日軍屠殺的場面,而是以冷靜的氛圍描寫人物的情感層面,以及書中人物事後的遭遇。雖然魏特林拯救了無數中國人,但也因為目睹太多暴行、背負太多無力救助更多人的愧疚,加上遭到妒忌和誹謗,返回美國後患上嚴重憂鬱症最終自殺。而故事的講述者安玲,兒子在日本留學、 娶了日本妻子,雖然反戰,但仍在戰爭期間被迫加入日軍來到中國,最後被游擊隊以漢奸罪處死。

哈金對《明鏡》表示,《南京安魂曲》不可能反覆描寫屠殺場面,因為主要人物和故事都是在一個校園內上演,而且如果寫得血淋淋的,讀者也會受不了。“前6週的大屠殺很激烈、暴力,之後表面生活很平靜,但受害者的內傷其實很重,他們如何繼續生活下去?我主要想描寫他們的內傷,寫戰爭對人心理、精神的創傷。”



哈金。(明鏡記者柯宇倩攝)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