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星斗教授
《內幕》記者 陳小平
胡星斗:1978年華中科技大學船舶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1982年船舶電氣自動化專業研究生。1985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工作後由工科轉向文科,1994年左右,提出「中國問題學」命題,1997年開始寫書探討「中國問題學」,2000年創辦「中國問題學」網站。 胡星斗不認為自己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也不屬「左派」。倡導中派主義,主張憲政社會主義是其思想觀點特色,現為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
內幕》:10月5日上午,你在《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的《中國當下經濟形勢》的主題演講中說:「生產要素通過權力配的權貴經濟已經山窮水盡,權貴經濟讓中國陷入了改革陷阱」,如要改變這種以權貴經濟為特色的中國模式,必須從兩方面下手:第一是促進經濟轉型,第二是促進治理轉型。經濟轉型就是從權貴經濟向自由經濟轉型。由於發言時間限制,你並沒有完全展開你的觀點。你認為,中國下一步向自由經濟轉型的主要包括那幾個內容?
首先,經濟轉型的主要內容是要打破壟斷,還有實現企業股份化,或是把國有企業賣掉。我不是說把關係所謂國計民生的大企業全部賣掉,我主張保留極少數,一些自然壟斷行業、不能進入市場的、公益性的保留。不過,即使這些企業仍是國有企業,也應當實現股份多元化。在國有中,可以搞中央政府所有,地方政府所有,財團所有,各種社會機構所有,但絕大多數經濟性的國有企業應當股份化,私人化,或者至少要進行社會分紅。這個分紅不是把錢交給國資委,而是交給財政,做養老保證基金等,真正用在民眾身上。
《內幕》:在很多產業領域,國企享有與私企或民企很不一樣的壟斷、專門保護方面的特權,你的下一輪自由經濟轉型會不會包括在法律上實現國企與民企或私企平等?
胡:這是題中應有之意。首先在政策上, 在法律上,民企與國企應享有同等地位。現在國企看起來一年利潤在2萬億左右。國內經濟學家盛洪等人計算過,如果把對國有企業的各種優惠取消,如果對國有企業收取土地租金,國有企業整體上的狀況反而是虧損的,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壟斷自然資源、壟斷市場,但由於它的低效益,龐大機構以及不科學的治理結構,最後是虧損的。如果讓這些國有企業在平等基礎上與民營企業競爭,他們不是民營企業的對手。國企本身根本沒有什麼效率。所以,轉向自由經濟必須打破國有壟斷。
《內幕》:聽說國有銀行系統賺錢不少,他們自己說,錢掙太多,都不好意思說,是這種情況?說到農村建設與金融壟斷,我們都知道有個著名的「孫大午事件」。從報道消息看,你是最早介入孫大午非法集資案的經濟學家。大概是孫大午被捕之後2-3天,你就寫了呼籲信,隨後《南方都市報》記者來向你要孫大午的聯繫方式,再有三位律師的參與與最後孫大午被緩刑和釋放。之所以導致孫大午事件,就是因為中國的金融壟斷嗎?
胡: 壟斷涉及石油、電力、電信、金融、保險、證券、外貿、煙草、糧食、地產、大型工程、農用生產資料、有色金屬、民航、鐵路、安全等領域,但打破國有壟斷中最重要的是要打破國有金融壟斷。這是自由經濟轉型的第二個重要方面。壟斷帶來的惡果非常嚴重。國有企業的低效率與金融壟斷有關,因為不少國有企業靠放貸來賺錢,這些國有企業自己有金融公司,通過從銀行拿到的錢放貸來賺錢;金融壟斷還導致民營企業半死不活,生存困難;也造成了普通民眾創業困難,因為貸款、融資都很難;也造成新農村建設缺少資金,像80年代見到的鄉鎮企業這種經濟現像在中國再也見不到了。雖然影響新農村建設的因素很多,但金融壟斷是一個最主要原因。因為金融壟斷導致企業兩極分化、民眾收入低下。從今年中國的一系列因集資詐騙被判死刑的判決看,目前中國的金融壟斷不是放鬆了,而是加強了。
打破金融壟斷的方式是金融多元化,更加自由化。當然,一說金融自由化,人們可能想到美國的金融衍生產品等,現在中國與美國的問題是各自有些走極端。美國是金融產品衍生品太多,中國是金融產品衍生品太少,金融管制過度,而美國是管制過於寬鬆。因此,美國與中國遭遇的問題是不同的問題,不能因為美國金融領域存在問題,就認為中國不應該開展金融自由化改革。
第三,在打破金融壟斷之外,還有一個財政改革問題。因為中國目前實行的是官主財政,讓財政更透明,更科學,更民主等,這樣才能解決諸如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所謂地區發展不平衡就是特權體製造成的結果,也是官主財政的結果。大量官員住在北京,北京投資自然就多。依此類推,省裡的官員大量住在省會,因此,省這一級的投資大量集中於省會。沒有哪個主要官員住農村,所以農村投資機會就非常少。(《內幕》, 第十期)
胡星斗:1978年華中科技大學船舶電氣自動化專業本科,1982年船舶電氣自動化專業研究生。1985年進入北京理工大學工作後由工科轉向文科,1994年左右,提出「中國問題學」命題,1997年開始寫書探討「中國問題學」,2000年創辦「中國問題學」網站。 胡星斗不認為自己是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也不屬「左派」。倡導中派主義,主張憲政社會主義是其思想觀點特色,現為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
內幕》:10月5日上午,你在《胡趙精神與中國憲政轉型》國際研討會上發表的《中國當下經濟形勢》的主題演講中說:「生產要素通過權力配的權貴經濟已經山窮水盡,權貴經濟讓中國陷入了改革陷阱」,如要改變這種以權貴經濟為特色的中國模式,必須從兩方面下手:第一是促進經濟轉型,第二是促進治理轉型。經濟轉型就是從權貴經濟向自由經濟轉型。由於發言時間限制,你並沒有完全展開你的觀點。你認為,中國下一步向自由經濟轉型的主要包括那幾個內容?
首先,經濟轉型的主要內容是要打破壟斷,還有實現企業股份化,或是把國有企業賣掉。我不是說把關係所謂國計民生的大企業全部賣掉,我主張保留極少數,一些自然壟斷行業、不能進入市場的、公益性的保留。不過,即使這些企業仍是國有企業,也應當實現股份多元化。在國有中,可以搞中央政府所有,地方政府所有,財團所有,各種社會機構所有,但絕大多數經濟性的國有企業應當股份化,私人化,或者至少要進行社會分紅。這個分紅不是把錢交給國資委,而是交給財政,做養老保證基金等,真正用在民眾身上。
《內幕》:在很多產業領域,國企享有與私企或民企很不一樣的壟斷、專門保護方面的特權,你的下一輪自由經濟轉型會不會包括在法律上實現國企與民企或私企平等?
胡:這是題中應有之意。首先在政策上, 在法律上,民企與國企應享有同等地位。現在國企看起來一年利潤在2萬億左右。國內經濟學家盛洪等人計算過,如果把對國有企業的各種優惠取消,如果對國有企業收取土地租金,國有企業整體上的狀況反而是虧損的,也就是說,國有企業壟斷自然資源、壟斷市場,但由於它的低效益,龐大機構以及不科學的治理結構,最後是虧損的。如果讓這些國有企業在平等基礎上與民營企業競爭,他們不是民營企業的對手。國企本身根本沒有什麼效率。所以,轉向自由經濟必須打破國有壟斷。
《內幕》:聽說國有銀行系統賺錢不少,他們自己說,錢掙太多,都不好意思說,是這種情況?說到農村建設與金融壟斷,我們都知道有個著名的「孫大午事件」。從報道消息看,你是最早介入孫大午非法集資案的經濟學家。大概是孫大午被捕之後2-3天,你就寫了呼籲信,隨後《南方都市報》記者來向你要孫大午的聯繫方式,再有三位律師的參與與最後孫大午被緩刑和釋放。之所以導致孫大午事件,就是因為中國的金融壟斷嗎?
胡: 壟斷涉及石油、電力、電信、金融、保險、證券、外貿、煙草、糧食、地產、大型工程、農用生產資料、有色金屬、民航、鐵路、安全等領域,但打破國有壟斷中最重要的是要打破國有金融壟斷。這是自由經濟轉型的第二個重要方面。壟斷帶來的惡果非常嚴重。國有企業的低效率與金融壟斷有關,因為不少國有企業靠放貸來賺錢,這些國有企業自己有金融公司,通過從銀行拿到的錢放貸來賺錢;金融壟斷還導致民營企業半死不活,生存困難;也造成了普通民眾創業困難,因為貸款、融資都很難;也造成新農村建設缺少資金,像80年代見到的鄉鎮企業這種經濟現像在中國再也見不到了。雖然影響新農村建設的因素很多,但金融壟斷是一個最主要原因。因為金融壟斷導致企業兩極分化、民眾收入低下。從今年中國的一系列因集資詐騙被判死刑的判決看,目前中國的金融壟斷不是放鬆了,而是加強了。
打破金融壟斷的方式是金融多元化,更加自由化。當然,一說金融自由化,人們可能想到美國的金融衍生產品等,現在中國與美國的問題是各自有些走極端。美國是金融產品衍生品太多,中國是金融產品衍生品太少,金融管制過度,而美國是管制過於寬鬆。因此,美國與中國遭遇的問題是不同的問題,不能因為美國金融領域存在問題,就認為中國不應該開展金融自由化改革。
第三,在打破金融壟斷之外,還有一個財政改革問題。因為中國目前實行的是官主財政,讓財政更透明,更科學,更民主等,這樣才能解決諸如中國地區發展不平衡問題。所謂地區發展不平衡就是特權體製造成的結果,也是官主財政的結果。大量官員住在北京,北京投資自然就多。依此類推,省裡的官員大量住在省會,因此,省這一級的投資大量集中於省會。沒有哪個主要官員住農村,所以農村投資機會就非常少。(《內幕》, 第十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