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艱難惟一死。
二十二日,山東省濟南中級法院判決,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原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犯受賄罪、貪污罪、濫用職權罪罪成,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允其上訴。
宣判前,關於薄督將遭遇何種判決的猜測,涵蓋了從判囚七年、判囚十五年、無期徒刑、死刑緩期執行直至死刑立即執行的各種可能,種種猜測均分析得煞有介事。對一宗被中央極力劃定為刑事案件的案件,全世界對結局的判斷如此判若雲泥,不僅表明此案就是赤裸裸的政治案件,也揭露了中國法律決定於長官意志的本質。
薄案的最大意義,在於它是新君未來十年的政治表態,這個表態決定了未來是進取抑或苟延;國人對此案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關注,關注的其實是自己未來十年的命運。判處一個死刑,終結的不是一個人的生命,而是一個權貴集團的覆滅,更是中央新領導集體對過往的決裂。
在這個意義上而言,死、生事大也。薄督終究不死,明顯就是妥協,其中包括了新人對老人的妥協,改革對守舊的妥協,法制對黨制的妥協,自由對專制的妥協,自律對貪腐的妥協。
當然,妥協的另一面就是默許了踐踏的延續,比如老人對司法的踐踏、專制對司法的踐踏、權貴對司法的踐踏。鑑於「人民」是司法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既然司法被任意踐踏了,「人民」當然更是被零落成泥碾作塵了。
猶記去年十八大舉行後,舉國為之振奮,人民對未來十年充滿期盼。這種清新、積極、團結、奮發的氣象,自開國大典後已經絕迹。可惜的是,今年迄今,政府肆意使用警察、國安等專制工具對網絡、民間的意見表達者進行了以法律為藉口、肆意套用罪名的抓捕。中國一夜之間,回到幾十年前。中國重新進入垃圾時間。
耿炎直 傳媒人
太陽報
《匯報》記者 柯宇倩
濟南審判薄熙來,讓不少人有霧裡看花感覺。中國研究院8月27日邀請紐約律師李進進、高光俊、葉寧,法學專家陳小平、《北京之春》主编胡平、前中國經濟體制改革所研究員張艾枚、政治評論家何岸泉、《世界日報》評論家孟玄探討薄熙來審判。
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發起成立的中國研究院2013年4月13日於紐約舉辦首場研討會,探討“習近平時代”下的中國問題與前景, 第二次研討會2013年6月9日在美國新澤西普林斯頓舉行,關注習近平及其政策走向,中國研究院第三次研討會由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主持,以下為會議發言內容整理。
會議主持人、明鏡新聞出版集團總裁何頻。(本文所有照片均为《匯報》記者柯宇倩攝)
何頻(主持人、明鏡新聞出版集團董事長):
因為時間不長,我不希望每一位發言者對薄熙來案件作客觀分析,而更希望各位盡量表達個人的見解,獨特的看法。我也不希望各位“換位思考”,國內來的人總喜歡和我講“換位思考”,我很不理解,如果大家都“換位思考”,天下不亂了嗎?警察如果“換位”從小偷的角度,就不該抓小偷;小偷如果“換位”從警察的角度,那就自己自己把自己抓起來好了。中國很多似是而非的口號、流行的說法,顯示這個社會不亂沒有道理。我們在海外,就別把自己“換位”成國內人,我們在海外的角度,才是價值所在。如果我們在乎當局能不能接受,在乎國內能不能接受,那我們不必開這個會了。我們需要的是獨立的思考。
現在,請陳小平博士先講。
天朝百姓搭便車看到了沒有先河的公開審判
陳小平
公開審判存在四大問題
陳小平:薄熙來案件第一審審完了,法律界的各類專業人士,特別是一些刑事法律律師和學者諸如重慶黑打期間被黑打的律師李莊、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陳光中對庭審的評價很高,持這種讚賞看法的也包括今天在座的葉寧律師,他們代表法律界部分人的看法。例如,李莊說“濟南這次審判,對外界一些‘秘密排練、背劇本’等謠言帶來了粉碎性的打擊,而且大家也都看到了,法庭上無論是公訴人、辯護人,還是被告人,都是在竭盡全力,真刀實槍的博弈,完全不是像謠傳的‘演戲’”。
高光俊:是不是還有賀衛方?
陳小平:賀衛方不在我上面說的讚揚這次庭審的法律界人士之內,他的主要觀點是批評性的,雖然他也肯定了這次薄熙來審判有限的進步,但他的重點是批評訴訟過程中的不公。例如,他提到,前來出庭作證的人,統統都是控方證人,而支持薄熙來方面的證人,一個都沒有。
剛才主持人何頻聊天時提到的薄熙來到底有不有罪的問題,我的發言不想涉及薄熙來有罪還是無罪這種實體性問題,我的發言主要集中在薄熙來審判程序中的一個重要問題,即某些人高度評價的公開審判這一方面。
法學博士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