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3日星期三

中国地方政府干扰质检 设法保护制假企业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公安部在最近一项联合通报中指出,一些地方政府在打击制造假冒产品企业的执法打假中查办不力,甚至还以各种名目保护假冒公司。

中国国家质检总局和公安部门最近在通报“两法”衔接典型案例时特别指出,目前在执法打假中 “地方保护干扰执法在个别地方仍较严重”。通报说,一些党员干部不仅本人参与制假,更有甚者,有些地方政府竟然规定每月15-25天的“企业宁静日”,禁止质监部门检查。

为此,通报说,将重点督办打假执法工作,并已向省级政府发出稽查建议书,督促地方政府整改保护造假产品企业的做法。

质检总局表示,今年在对那些力图保护造假企业的地方政府采取重点督办的同时,各地质监、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还将全面开通12365热线电话,以便公众随时举报线索。海外中文互联网杂志《中国事务》的主编伍凡指出,地方政府抵制中央政府质检打假政策这一点,进一步显示了如今地方政府对中央政府的不服从态度,因此他怀疑质检局和公安部的这一新指示能否得到实施:

“从这个事情就可以看出来,中共这个政权上下不是一致行动的,并且是下面反抗上面的。也就是说,地方反抗中央的命令、政策、指示,有一点地方割据的局势。而地方割据的局势出来,首先是经济因素,其次是政治因素。上面要打假,而下面为了能够获得经济利益而造假。那么这就发生冲突了,他们根本不听上面的。从这件事上看的很明显,共产党这个政权是分裂的。”

但是,伍凡先生也表示,让老百姓举报假冒产品和制造假冒产品的企业,可能会有效, 因为中国老百姓多年来深受假冒产品的危害,已经忍无可忍:

“有一定的作用。我觉得这是一个办法之一。中共这个政权它自己执法能力已经失效、或者是已经削弱了。那要靠老百姓来帮它的忙,来举报。举报以后中央再派人根据事实来抓人。因为地方为了对抗中央而制造假象,它根本查不清真相。现在靠老百姓的力量来举报,来制衡这些地方的土霸劣绅,这是一个进步。”

中国《新京报》2月12日的有关报道举例说,在河北文安质监查处的假冒化妆品案中,制假者是当地的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的指使下,制造假冒化妆品的公司筑高墙、养恶犬、设电子探头,违法产品用15辆卡车拉了一夜才全部运走。

同时,通报指出,部分行业存在“潜规则”。例如白酒伪造产地虚标年份,以勾兑酒冒充酿造酒,以小酒厂产品为基酒,通过调配口味摇身一变即成为名优白酒;葡萄酒以国产酒冒充进口酒,以智利、阿根廷、西班牙葡萄酒冒充法国葡萄酒;食品生产加工中为改良外观、口味或延长保质期等目的而使用有害原料、添加物质,采用有害工艺。 此外,制假者造假手段不断翻新,增大了执法取证难度。

国际反腐组织“透明国际”的亚太事务负责人廖然表示,假冒产品之所以能够得以制造和销售,显然跟腐败官员有关系:

“腐败跟有毒食品的生产和销售流通其实有很大的直接的关系。因为这些食品之所以能够被添加有毒物质,被生产出来,还能被销售到市场,其实是跟很多部门的腐败有很大关系。比如说中国的各个地方都有食品卫生监督部门,但是这些部门是不作为的。他如果来检查你们,你给点钱就可以把他们给打发走了,这明显的就是一种腐败现象。”

《新京报》的报道说,据统计,质监和公安机关联合打击假冒伪劣,两年来共查处各类质量违法案28.14万起,货物价值为123亿元,移送公安机关处理2906起。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希望的采访报道。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