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參》編譯蕭憲聰
《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副主編馬特‧史奇文薩(Matt Schiavenza(以下以史稱呼)對黃聞光(以下以黃稱呼)進行了電話訪問,討論薄熙來事件及它為中國政治帶來的改變,下文即是精彩的訪談內容。
並非善與惡的戰鬥
史:薄熙來打造“左翼政治”的名聲,意即將發展套入以國家為中心的模型,這跟他的倒台有所關聯嗎?
黃:首先,我想糾正西方人的共同看法,薄熙來事件並非一場善與惡的戰鬥,也不是激進毛派份子與溫和改革派的衝突,何頻和我都不相信薄真心想回復毛澤東的傳統,對他而言,那只是通過直接訴求於人民獲得公眾支持的另一種途徑,簡單來說,薄熙來創造政治另一品牌,在胡錦濤倡導由國家直接參與經濟以及收入不均和腐敗猖獗造成的公眾憤怒之間投機獲利。
何頻和我都不相信薄真心想回復毛澤東的傳統。
我不相信薄熙來是出自信念才做這些事,也不相信前總理溫家寶提倡的“自由主義”思想。我的意思是,當薄熙來鼓勵重慶人民研究毛澤東思想時,卻把自己兒子送到哈佛大學攻讀政治,同樣地,溫家寶看似信奉自由民主的改革,但在其任內,沒有推展真正的政治改革,即使溫主張廉潔政府,我們不難發現溫家人已通過良好的政治關係攫取數十億美元資產。
在中國政治體制裡,沒有一人是真正的自由主義者,一切都歸結到個人利益,此外不管政治家嘴巴上說什麼,只要中共繼續執政,領導人絕不希望見到政治改革。他們深知阿拉伯之春發生了什麼事,也知道胡斯尼‧穆巴拉克的下場,他們害怕同樣事情發生,害怕自己的餘生在監牢度過。
史:你覺得薄熙來的政治遺產是什麼?全都是負面的嗎?
黃:不全然,我們還是可以看見一些積極影響。第一,薄熙來醜聞讓公眾瞭解到中共的政治體制多麼腐爛、共產黨員多麼虛偽,從而促使他們向新領導班子施壓並做出改變。
第二,這是第一次外國媒體如此深入地報導中國的政治醜聞。在過去,如果有類似薄熙來醜聞的事件爆發時,我們幾乎不會第一時間獲取消息,但現在情況大有不同。社交媒體如微博儘管受到審查限制,各種信息仍不斷湧出,猶如最即時報導;其他國際知名媒體像是《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衛報》以及《每日電訊報》也都對此事多所著墨,提供內幕人士透露的說法,當報導輾轉見於中國人眼前時,政府不得不加以回應,這本身就是一個積極發展,外國媒體發揮了中國媒體不能的作用。
更超脫角度看待醜聞
史:你覺得薄熙來會怎麼被處置?
黃:令許多媒體費心等待的薄熙來審判,事實上對已就位完畢的中國新領導層不會有太大意義,但領導人將利用薄熙來的案例來達成新目的──展示黨打擊腐敗和權力濫用的決心。因為中國法院是服膺在黨底下,薄熙來的審判很可能會流於形式,或通過高度精心設計排除意外產生,無論薄的律師多麼用力為他辯護,他幾乎肯定會被認定有罪,無論薄的處罰是什麼,關押也好死刑也罷,有一件事我們是確定的,中共決不會讓他走出去,決不會讓他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史:現在中國人對政治越來越有興趣嗎?
黃:天安門事件後,人們忙著賺錢,變得憤世嫉俗又對政治厭倦,不過薄熙來醜聞供給人民新的能量。2012年我訪問中國時,碰到的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曾在微博上聽聞過一點薄熙來的事,有些人甚至“翻牆”來瀏覽外國新聞網站獲知最新信息,如今越來越多人對中國的政治現狀感興趣,也使政府顯得更緊張。
史:最終你希望讀者能從《中國權貴的死亡遊戲》得到什麼?
黃:我們試圖從更超脫的角度看待醜聞本身,希望提供西方讀者更寬廣的背景用以瞭解黨的機器如何運作,為發生在中國的事件給予客觀評估,通過如此方式,往後讀者在閱讀中國相關的政治故事時,便能得到更深一層理解。 (《外參》第37期)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