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9日星期五

骗子的国度:当打假沦为假打

  
  曹操墓一出土,打假者便蜂拥而上。可惜两年过去,关于曹操墓的真伪尚未有一个明晰的答案,反倒是冲锋在前的打假者被戳穿了真面目。打假沦为假打,犹如打黑沦为黑打。

  12月4日,河北省邢台市公安局桥东公安分局官方微博发布消息:自称拥有曹操墓造假的十多项铁证而一夜蹿红的“闫沛东”,其真名为胡泽军,他曾因冒充媒 体记者,骗人钱财,2006年2月23日,被桥东公安分局列为网上逃犯进行追捕,然而迄今其人依然为“在逃人员”。桥东公安分局呼吁“广大网友积极提供骗 子‘闫沛东’(真实身份为逃犯胡泽军)的相关情况和线索……对提供有利于破案线索的个人,提供500元奖励”。

  抛开法治与道德,单说骗子胡泽军,这厮的确了不得。警方抓了他五年,连根毫毛都没抓到一根;今年11月,警方根据线索,找到他租住的房屋,他早在一个月前就逃之夭夭。其租房位于任县县城南街,任县属邢台市,就是说,这些年来,胡泽军很可能长期隐匿于邢台警方的眼皮底下,而且他并未停止行骗,据警方侦查发现,“在逃期间,胡泽军曾使用过 任俭安、汪晓明、刘旭波、刘长利、闫沛东等多个别名实施诈骗”。更好玩的是,他不仅在骗人,还试图拆穿他眼里的骗子(曹操墓)的西洋镜——若能将这一段离奇的故事拍成电影,那就是中国版的《骗中骗》。

  “闫沛东”打假尚未成功,反被警方打假,偷鸡不成,还蚀了把米,这一幕实在反讽。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断言“闫沛东”打曹操墓的假毫无意义,更不能因此从反向推论曹操墓为真。骗子未必时刻都在行骗,在骗子眼中,他的同行更容易露出拙劣的马脚。质言之, “闫沛东”的怆然倒下,与曹操墓的庄严耸立,两者之间并无逻辑关系,前者是周老虎,后者何尝一定就是华南虎呢?

  “闫沛东”的解体与胡泽军的曝光,颇令一些人惊呼道德的破产。然而,是谁把“闫沛东”推上了肃穆的神坛呢?中国历来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偏见,即认为打假者都是英雄,都是义士,打假是为了 公义,为了真相大白于天下。所以当打假者基于造假者“假一赔十”的承诺而取走了那个“十”,公众的嘲讽与唾沫便像浪潮一样涌向他孤独的后背。这毋宁是一种 双重悲剧。打假者的勇气与公众的激情,被迫置于针锋相对的两个阵营,他们本该同仇敌忾,而今却相互伤害。到头来,便宜了造假者。这正是中国的骗子如杂草丛 生的一个原由。

  不必将打假者道德化,不必一味揣度他们的动机,甚至不必寻根究底于他们的身份。哪怕他是一个骗子,一根恶棍,在其戳穿造假者之 恶行的那一刻,我们不妨为此壮举而鼓呼。只要能撕破皇帝的新装,哪管是谁先伸出了打假之手?英雄见义勇为,骗子同类相残,在破碎的骗术面前,一样平等。

   有人说,你这是唯结果论,是功利主义。我且承认这一点。中国的骗子实在太多了,连我们午夜的春梦,都充满了尔虞我诈,连我们花前月下的誓言,都加入了三 聚氰胺。假如我们自己不愿打假,何必苛求他人打假,何必追踪打假者从何处而来,向何处而去——英雄不问出处。解下打假者头上的道德包袱,便是解下我们心中 的道德包袱。对打假者的过度美化与理想化,只可能让我们生存于另一种假象之中。

  在这个骗子横行的国度,在“闫沛东”与曹操墓之间,有一句古训流传了千年: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窃”换成“骗”,此语一样成立。
  
  作者羽戈,《东方早报》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