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30日星期一

重新構建中國人的信仰體系

《明鏡月刊》沽瀆/無論多麼文明的社會,也無論多麼健全的法律都只能約束人們的有形行為,而對人們內心的約束只能靠信仰來完成,信仰的力量能成為規範人們內心的標準


  1、中國的根本亂象在於信仰體系的缺失,致使國家沒有了精神根基;2、中國無神論意識是中國信仰體系缺失的罪魁禍首;3、信仰體系是一個國家立命的根本;4、儒學是道德體系不是信仰體系。以上就是本文的主要觀點。
  任何的危機都可怕。人類經歷了太多的危機,任何的一場危機都使人談虎色變:一場經濟危機可以導致歷史倒退;一場政治危機更可以改朝換代。但其實還有比經濟危機和政治危機更可怕的危機,那就是信仰危機。
  談起信仰危機,有人會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有那麼邪乎嗎?
  這也難怪,很多中國人是不懂信仰為何物的或根本沒有信仰,甚至常常把信仰與迷信混為一談。你這麼說,有人很快就會反駁:誰說我們沒有信仰?我們不是信仰過馬克思,更信仰過毛澤東嘛!中國人就是這樣來理解信仰的。這顯然弄錯了!錯在哪裡呢?容我慢慢道來。

  為什麼要有信仰?

  信仰的基礎是信念。信念不同於信心,區別在於信念憑藉的是意志和堅守,信念一旦確立起來很難再被改變。信仰是人對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選擇和持有,信奉和堅守。 信仰與崇拜密不可分,但有所不同,信仰主要針對觀念,崇拜主要針對偶像(上帝、太陽等),信仰通過宗教載體來達到崇拜的目的。
  為什麼要有信仰?因為每個人都無法迴避這樣的問題:從哪裡來?到哪裡去?
  無論多麼文明的社會,也無論多麼健全的法律都只能約束人們的有形行為,而對人們內心的約束只能靠信仰來完成,信仰的力量能成為規範人們內心的標準。一個人遭遇誘惑時,沒有信仰就會天馬行空,而有信仰就會自律內省。一個穩定的社會基礎是:一手握有法律;一手握有信仰,法律約束有形,信仰規範無形,兩手合起來托起一個社會。一個社會的信仰必須形成體系,信仰體系是一個社會的精神根基,沒有信仰或不成體系的信仰自然是一盤散沙。
  信仰體系只能建立在有神論的基礎上,這樣才能使信仰恒久不動搖。
  中國的文化傳統是以無神論作為基礎的,而無神論沒有敬畏意識,這就使得信仰的載體——宗教,始終無法正常地建立起來。中國並不是沒有自己的宗教,道教就是土生土長於中國的本土宗教。但不幸的是,由於無神論意識的作祟,道教在中國一直沒有得到它應有的地位。
  那麼是不是無神論者就不需要信仰,不需要宗教呢?事實並不是這樣,中國人的信仰之路比任何人都走得艱難和曲折,大體經歷了兩條途徑。一條是把本不是宗教的儒學誤作為宗教來信仰,儒學是道德體系而不是信仰體系。將兩者混淆是無神論造成的直接後果,不是不信而是沒有原則,亂抱佛腳把道德誤作為宗教。雖然道德中有宗教,宗教中也有道德,但道德是道德,宗教是宗教;另一條是由於道德體系的儒學根本無法滿足人們對信仰體系的追求,於是宗教出現了一個真空地帶,這個真空地帶便被外來的佛教所填充。這可以說也是無神論意識導致的一個後果,排斥己內盲目媚外,捨近求遠費盡周折。
  假如沒有這種無神論意識的作祟,而中國文化開始也是建立在有神論的基礎上,那麼就會出現另一種景象:1、當道教出現以後,追求者在有神論意識的作用下就會趨之若鶩頂禮膜拜,而不會拒絕排斥束之高閣,這樣也就沒有了信仰的真空地帶,沒有了信仰的真空地帶,其它外來宗教便再難打入,甚至不會再出現玄奘捨近求遠印度取經;2、玄奘印度取經原因有二,一是由於不信任信仰本土的宗教,所以才搬來佛教填充中國信仰的真空地帶;二是玄奘當時認為佛教比中國本土的道教博大精深(事實上,佛教博大精深,道教同樣博大精深);3、後來的儒學照樣會興起,因為儒學屬道德體系與道教在信仰的本質上不產生矛盾,儒學反倒是對道教在道德上的一個補充。


基督教將長驅直入中國,勢不可擋?


  建立信仰體系有兩種情形

  需要指出的是,1、對佛教進入中國要辯證地看,佛教本身能進入中國就說明中國當時對佛教的需求;2、任何的宗教都沒有好壞之分,只有人性化和進步性上的差別;3、道教是最適合中國的宗教,但卻沒有成為正統而主宰中國的信仰體系。這裡的主要原因是道教本身的無神論內核,道教雖是宗教,卻是由無神論的“天人合一”思想由下而上,由人到神(仙)修煉而成,道教的宗教本質是敬人而不是敬神;4、這點剛好與基督教形成鮮明反差,基督教所敬的神是真神,是由上而下,這個神和人無關,這個神只是上帝差遣到人間的使者。
  要說中國五千年文化歷史與世界有什麼差距的話,那麼始終沒有構建起中國自己的信仰體系就是最大的差距。解決這個差距建立起中國自己的信仰體系有兩種情形。
  一、重新確立道教在中國的正統地位,道教最符合中國人的信仰習慣,這個習慣就是在無神論基礎上所建立起來的有神信仰。中國人總是一面不相信有真神的存在,又一面總是在內心渴望能有一個真神來救贖賜福逢凶化吉,這既是中國人信仰的兩面性,又是中國人信仰的特殊性,兩面性缺乏虔誠,不易修成正果。道教符合中國人的這種心理預期的,但麻煩是道教中的神(僊)離人太近,神(僊)是由人修煉而成的,所以這又給中國人的信仰過程帶來了障礙。這樣一來信仰所需要的恒久和堅守就很難形成,最後很可能還會被外來宗教所取代。
  二、基督教的長驅直入。如果中國自己的道教體系建立不起來,那麼基督教的長驅直入就不可避免,禁是禁不住的,堵也是堵不死的。道理很簡單,中國有巨大的需求市場。基督教長驅直入的另一個原因是基督教本身的人性化。前面說了宗教沒有好壞之分,只在人性化和進步性上有差別。事實上,除基督教外所有宗教中敬的神都是人,佛主釋迦牟尼;伊斯蘭教真主穆哈默德;道教教主老莊,而只有基督教神主基督才是天降的使者。佛教、伊斯蘭教、道教中都有很多禁忌,這嚴重影響了新新人類(年輕一代)的期待,而基督教恰恰沒有任何的清規戒律,基督雖來自天國,卻非常的平易近人,他就是你生活中的兄弟姐妹,保佑你平安!
  綜上所述,本人的觀點認為:1、道教重生的難度較大,所以成為主流氣候的希望也不大;2、基督教將長驅直入勢不可擋,成為最大教派的希望最大,並終將成為信仰體系的正統;佛教還會有很大的市場,生命力還在,佛教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一方面是宗教,一方面更是一門學問,博大精深。(《明鏡月刊》第17期)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