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事件》記者陳恩/有媒體認為,為了追求財富安全、體面的生活,中國正經歷第三波移民潮。其中,美國是中國人的首要移民地之一,美國華人人數不斷增長,為美國社會帶來正面與負面影響,華人參政意識的提升,可謂正面影響。
美國華人參政度提升
中國移民到美國後,為美國社會帶來了一些改變,但這樣的改變有的正面、有的負面。美國洛杉磯大學加州分校(UCLA)社會學教授、亞裔研究學系首任系主任周敏對《大事件》表示,中國人選擇移民美國,因為美國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且社會較穩定、政治較進步,也較自由平等。
周敏指出,對於普通的中國移民來說,移民美國後,一開始會經歷一定程度的文化衝擊,尤其是想在美國工作、創業的移民,但對於富豪來說,一般不存在文化衝擊的問題,因為他們大都選擇華人聚集地居住,不需說英文,生活機能良好,住得舒服。
雖然這些富豪在美國的生活或許很封閉、不太接觸主流文化,但周敏對《大事件》表示,畢竟這只是一部分人,且他們的下一代多能融入主流社會,反而另外的問題更值得重視。“社區裡一下子多了許多不必工作的有錢人,雖然他們也交稅,但對社區的發展不是一件好事。而且有的人帶來一些壞習慣,一些中國暴富者存在不良態度,比如不尊重人,認為有錢最大等。”
周敏舉例,在洛杉磯的華人社區,便曾發生富人在餐館中打人的事件。“其實現在的中國人普遍存在向金錢看齊的觀念。改革開放以來經濟條件改善了,但許多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壞的道德標準卻來不及建立。”
根據2010年人口普查結果,全美國自認為是中國人(不包括台灣人)的人數為380萬,加州一地就有135萬名中國人,其次是紐約州的60萬人、夏威夷州的20萬人,此數字不包括非法移民和拿臨時簽證者。
周敏對《大事件》指出,由於每年移民配額的限制,美國的中國移民人數均平穩增長,雖然持續增長的中國人仍是少數,不到1%,但對華人社區有著明顯的正面影響,可擴大華人社區的規模,讓華人社區的經濟成長更健康。
華人在政治上的正面影響也逐漸彰顯。周敏表示,華人移民一般對政治不感興趣,不過住在華人社區裡的移民會比較關心政治,特別是住在衛星城市的華人,這些衛星城市本身是個選區,裡頭的華人參政意識也較濃,因為許多選民是華人,若出馬競選較可能被選上,比如紐約市,華人比例很少,就算參政結果也不顯著,但在洛杉磯的郊區,華人參政就很踴躍。
紐約華裔選民聯盟監事長、前華人選民協會理事長黃金利對《大事件》指出,美國人在面對年年增多的中國移民、留學生時,雖然仍存在白人至上主義,尤其是中南部居民更有反對外族人的情緒,但歧視的現象正在改善。“100多年前的華人什麼權利都沒有,現在不一樣,舊金山的市長是華人,紐約有許多華人議員、法官、市長,新澤西一些規模較小的城市也選出華裔市長。”
黃金利認為,在華人移民人數增加、選民教育不斷推廣下,華人的政治意識正在覺醒,投票率提高,且瞭解到華人支持華人,自己的需求才更可能獲得重視。
《英文中國郵報》指出,富豪移民對中國政府來說是一個警訊,約十年前,在江澤民領導下,共產黨決定接納資本家入黨,讓他們在政府制定政策時有更大的話語權,但富豪憂慮資產安全反映出他們對共產黨政策的轉變持續感到憂慮,而人們又發現政府把一切最好的,包括住屋、教育、食物,甚至空氣都留給自己時,有離開本錢的富豪就開始付諸行動;假如政府打算留住中國最富有、最有才幹的國民,就得回應這些人的訴求,提升政策制定過程的透明度、允許訊息自由流通、讓更多國際學校在中國開辦、廢除對黨領袖的特供。
因此,即使各國緊縮投資移民政策,若中國情況沒有改變,欲移民者仍會想辦法移民。周敏對《大事件》表示,富豪移民是為了財產安全、為了子女、為自己留一條後路,不論移民政策如何,只要想移民,中國富豪都還是會移民。
洛杉磯大學加州分校(UCLA)社會學教授、亞裔研究學系首任系主任周敏。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