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倩
BBC中文網日本特約記者
前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北京免職令通常不大關心外國新聞的日本社會例外地一片嘩然。
一向謹慎評論外國領導層的官方電視台NHK連日的主要新聞標題都是薄熙來被撤的相關消息。
周五(3月16日)的新標題是「中國圍繞最高領導層的權力鬥爭激化」。
評論說「薄熙來是關係到候任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國家副主席的「太子黨」之一,從曾被指可能進入最高領導層政治局常委這一點來看,說明中共迎接今年秋天黨大會時,胡錦濤國家主席出身的共青團派與「太子黨」圍繞最高領導層人事的鬥爭變得更激烈」。
經濟界受衝擊
民間傳媒中,最熱議的莫過於經濟界最大報紙《日本經濟新聞》。
《日經》周四對薄熙來事件的報道以「引進日企、與日關係深厚的薄熙來被撤衝擊日企」為標題。
報道指出薄熙來主持大連時就引進日本家電企業佳能、松下和東芝等實現了大連經濟發展,也因此創出政績。
報道認為,薄熙來升任政治局委員,從而與日企關係深厚。
報道說,薄熙來主持重慶後,繼續與日本貿易公司伊藤忠商事、三井物產、三菱商事合作,也指揮了日本便利店羅森(Lawson)到重慶開店。
報道引述日企高管透露說,薄熙來對他們說:「大連和日企一起提升成果的經驗說明,中日關係就算緊張大連也能支持日企。」
《日經》引述中國政府官員的分析說:「重視經濟成長的薄熙來被撤職,象徵著中國從高經濟成長向安定成長的時代轉變」。
但《日經》也引述日企高管不安地說:「恐怕本社的中國戰略要受影響」。
報道最後引述香港企業家的話「在中國要擴大事業,必須與很多政客交往」來總結說「面對今秋中國領導層刷新,面向未來必須擴大渠道變得越來越重要」。
未必影響政策
不過《日經》周五引述前駐華大使宮本雄二分析說,薄熙來本人今秋進入國家領導層雖已絕望,但對其他人事影響可能有限,因為中國領導層會止步於薄熙來撤職,把混亂抑制在最小程度。
宮本還相信,重視貧富懸殊的薄熙來與黨內路線分歧不大,所以相信薄熙來撤職問題不會重大影響中國的經濟政策。宮本認為,薄熙來的親信王立軍投奔美國領事館的事件是中共歷史性醜聞、被權力鬥爭所利用。
《日經》周五的報道還以問答形式來說明太子黨與共青團派的不同,但也說共青團派並非集中一個主張和政策,雙方都有改革與保守派,根據時局變化改變政治立場的領導人正在增加。
報道舉例說,薄熙來就曾是改革旗手,但近年熱心復辟群眾運動宣傳;副總理王岐山雖也是太子黨,但繼承著鄧小平的改革開放路線;就是作為太子黨領袖的習近平也得到中國金融業期待他加速市場經濟。
《日經》反過來舉例說,儘管胡錦濤提倡「和諧社會」說明他重視社會平等更大於經濟效果,並擴大被稱作新左派的學者影響力,但與薄熙來對抗的共青團派的廣東省委書記汪洋卻也是貫徹市場經濟原理的領導者。BBC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