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9日星期一

如果能選擇不流亡海外

把方勵之歸為「六四民運」學者,並不準確;方勵之對中國民主的影響,是從之前三年的「八六學潮」即已開啟。當時,他以安徽中國科技大學副校長身分,聲援合肥學生抗議選舉不公,引發上海、北京、武漢各地學生的反貪腐示威。

那場學潮,導致中共總書記胡耀邦下台,方勵之被開除黨籍;可以說,「八六學潮」就是「六四民運」的序曲。六四學運期間,方勵之為避免運動過度激化,刻意保持距離;但運動失敗,他接受美國駐京使館保護,最後在日本解除對中國凍結的五十多億美元貸款下,成為最昂貴的贖金人質及流亡科學家。

方勵之以物理教授病逝美國,是一個隱喻。方勵之不是個激進主義者,在八六學潮他鼓勵學生「民主要由下向上爭取」,但也要求他們克制;在六四民運,他看到學生絕食,就知道運動已激化變質。他是無畏的先行者,但追隨者的急躁,卻往往使民主走向追求的反方;他鼓勵學生入黨「從體制內改造黨」,中共卻視他如寇讎。這是他的兩難和寂寞。

有人拿他和翁山蘇姬等「民主殉道者」對比,說方勵之當年若不選擇流亡,而留在國內接受審判坐牢,將使他擁有更強大力量領導對抗中共政權。這種說法,理論上成立,現實上卻極其殘酷:如果有選擇的話,誰願意流亡?再說,民主需要人民的普遍覺醒,而不是仰仗一、二人的苦難犧牲。該責問的,是逼使人民流亡的政權,而不是那些流亡異域的人。

被稱為「中國的沙卡洛夫」,方勵之當之無愧。他最後能為自己熱愛的物理學鞠躬盡瘁,應該也是幸福的。




台灣 聯合報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