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彪军事素养的细节(下)
(明镜历史网编者注:经邱会作将军之子程光先生授权,我们陆续刊登他的文集《往事回眸》中部分篇章。敬请读者关注。 )
1959
年庐山会议彭德怀为民请命,毛泽东欲置彭于政治绝地。聂荣臻和叶剑英上门劝说彭德怀服软认罪,吞下那颗苦果。这段重要的史实在许多参加会议的老同志回忆中
被有意避去,但最终还是再现于世人面前。它来自于李锐写的《庐山会议纪实》,那是共产党高级干部以科学的态度回忆历史的佳作。正是李锐所忆述的那些细节,
才把尘封多年的历史真相说明。坚持真理有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彭德怀的悲剧不仅是毛泽东所为,还有几乎全体与会者的推波助澜。1989年庐山风云三十年过
后,按法律规定,其档案应当解密,但许多老同志恳求中央不要那样做。因为在已经发表的众多回忆和言论里,他们称当初就抵制毛泽东,至少也是同情彭德怀。若
是一旦公布了会议原始记录,那些凶狠咒骂彭老总的恶语将令他们无地自容。还是“宜粗不宜细”多讲政治,把责任加在林彪、康生,甚至是柯庆施等人的头上为
好。
每当我和某些专家学者谈及新披露的重要史实时,他们总是先问“上面”的意见如何?现在它允许如实采用吗?就是很
少有人问它来自何处,当事人是谁,可信与否?我看到那些鲜活的史实变成了死板的说教,珍贵的史料被人为地遗弃,发现“科学无禁区”的真理在某些文字审查面
前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但是又一想,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和抛弃历史,因为它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为基础形成的科学,如同一条奔腾的大河长流不息,而你只是历史长
河中的一滴水,沧海桑田中的一粒粟,切不可和历史“较劲”。
过度政治化的史学著作往往会失去它应有的作用,阅读彼时“写作组”为元帅和名将们打造的众多回忆和传记,居然很难从中看出一个令人信服的道理——为什么他们率领的这支弱小军队能打败强大得多的对手?难道仅仅靠的是“战无不胜的毛泽东军事思想”?
如果我没有十多年的野战军生涯,或许相信那就是正确答案的全部。
我
所在的恰好是一支以红一军团为源头的部队。现在流行的战争回忆堆积如山,多讲粗犷无比的革命气概,少了真实细腻的战斗经历,这和承载那段历史的部队实际情
况相差远矣。某些“写作组”没有深入到将帅们曾领导过的部队体验生活,认真追寻战斗者成长的足迹,而更多地是在研究吃透上级文件,把握好正确的政治方向,
力争向领导“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并没想到如何给后人留下一段真实的历史。
我们部队里保持着战争年代传下的作风,每当首长布置工作,干部们会从口袋里“刷”地一下掏出身上的小本子,就像战士拿起了自己的枪,记下任务的每一处细节要求,而向上级汇报时,又会拿出小本子,上面详细记着工作收获。
正
因为如此,当我读到“林彪身上的小本子”那段话时,才有了不同的想法。用小本子“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没有错,因为它对指挥员总结提高指挥艺
术至关重要,何况没有正常武器补给的弱小红军的战斗力提高,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战斗的缴获。我曾想,随着历史的久远,再版《聂荣臻回忆录》时,一定会有人善
意地建议去掉那段明显是“写作组”特意选出来的“多余的话”。
可是我想错了!
不久之后我对一位在东北野战军司令部工作过的老同志寻访时发现,那段“多余的话”背后反倒是隐藏着闪亮耀眼的精华之笔!
我听他说起了1948年秋冬之际发生在东北大地上的辽沈战役。
战
役开始之后,在东北野战军前线指挥所里,每天深夜都要进行例行的每日军情汇报,由值班参谋读出各个纵队、师、团用电台报上来的当日战况和缴获情况,那几乎
是重复着千篇一律的枯燥无味数据:每支部队歼敌多少、俘虏多少;缴获的火炮、车辆多少;枪枝、物资多少……司令员林彪要求很细,俘虏要分清军官和士兵,缴
获的枪支要统计出机枪,长枪,短枪,击毁和尚能使用的汽车要分出大小和类别。经过一天的工作,人们非常疲劳,作战室那一屋子的人里恐怕只有定下这个规矩的
林彪本人和那个读电报的参谋在用心留意。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了三十小时就
攻克了敌人原以为可以长期坚守的锦州并全歼守敌十余万之后,出人意料地没有按毛泽东设想的方案顺势打掉南边便于歼灭之敌,而是不顾疲劳,挥师北上与从沈阳
出援的蓄势多时的敌精锐廖耀湘集团二十余万在辽西相遇,一时间形成了混战。战局瞬息万变,谁胜谁负实在难料,在大战紧急之中林彪无论多忙,仍然坚持每晚必
作的“功课”。一天深夜,值班参谋正读着一份并不起眼的某师上报的其下属部队的战斗缴获报告,那是他们偶然碰上的一个不大的遭遇战,歼敌部分,余部逃走,
它与之前所读的其他报告看来并无明显异样。值班参谋就这么读着读着,林彪突然叫了一声“停!”他的眼中闪出了光芒,问:“刚才念的在胡家窝棚那个战斗的缴
获你们听到了吗?”大家带着睡意的脸上现出茫然,因为如此战斗每天都有几十起,不都是几乎差不多一模一样的枯燥数字吗?林彪扫视一周见无人回答,便接连问
了三句,“为什么那儿缴获的短枪与长枪的比例比其他战斗略高?为什么那儿缴获和击毁的小车与大车的比例比其他的战场略高?为什么那儿俘获和击毙的军官与士
兵的比例比一般歼敌的略高?”人们还没来得及思索,等不及的林彪大步走向铺满军用地图的墙壁,用长杆的尖头指在地图的那个点上说,“我猜想,不,我断定!
敌人的野战指挥所就在这儿!”
随后,林彪口授命令,追击从胡家窝棚逃走那股敌人把它打掉,各部队要采取分割包围的办法,把失去指挥中枢后会变得混乱的几十万敌军切成小块,逐一歼灭。东北野战军统帅的命令随着无线电波发向了我参战的各纵队各部队……
而
此时的廖耀湘,正庆幸自己从偶然意外的遭遇战中安全脱身并和自己的另一支部队汇合。他来不及休息就急于指令各部队尽快集结,欲回师沈阳大本营或经营口港从
海上突围撤回关内。可是好景不长,追击而来的解放军把他的指挥部围住。廖耀湘眼看大势已去,只好脱下了将军服饰,穿上了伙夫衣服,由亲信保护,在乱中择机
逃走。但是他们钻来钻去几天都无法脱逃,因为满山遍野都是解放军战士,不断有人喊着“矮胖子,白净脸,金丝眼镜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把对方指挥官
“细节”特征琢磨多时而编成的一句“顺口溜”居然有无比巨大的威力!穿着满身油渍伙夫服装的廖耀湘只好从俘虏群中站出来,无奈地说,“我是廖耀湘”,沮丧
地举手投降。
廖耀湘对自己精心隐蔽的精悍野战司令部那么快就被发现、打掉,觉得实在不可思议。当他得知林彪如何做出判断后,这位出身黄埔军校、曾留学法国著名军校的国军“五大主力”之首部队的高傲长官说,“我服了,败在他手下不丢人。”
辽
沈战役胜利的重要对中国共产党来说毋容置疑,四十七万多国民党精锐军队弹指间灰飞烟灭,辽阔富饶的东北大平原和各工业基地尽收手中,人民解放军从此在数量
上武器装备上第一次超过了自己的对手。有了关外这一大块完整富庶的战略后方根据地,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数以百万计、凭缴获配以先进美械装备的战略总预备
队,中国共产党人夺取全国政权指日可待。
但是人们可曾想过,取得这场战役巨大胜利的一个关键因素,居然出于胜方前线统帅对战斗缴获的留心,来源于他“从红军带兵时起,身上有个小本子,上面记载着每次战斗的缴获、歼敌数量”的优良军事素养。
到了这里,难道你还推崇“宜粗不宜细”吗,还能说“细节”和那些看起来仅是历史的“碎片”不重要吗?有时它能解析和折射出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甚至改变一场大战役乃至一场重大战争的胜负!
以鲜血和生命为代价的军事历史如此,研究经过亿万人民奋斗牺牲饱尝艰辛换来的中国当代史,何尝不应当这样?!
——作于1999年1月
作者简介
程光,又名邱承光,邱会作之子,1946年生,江西兴国人。
1965
年考入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1968年到广州军区部队当兵锻炼、工作,任战士、班长、宣传干事、连指导员、团宣传股长。1971年“九一三事件”后受审
查,1979年被取消党籍离开军队。后直接上书胡耀邦总书记,经他批示过问,撤消处分并被安置到江苏无锡的工厂。自学机械工程数年,从打杂工作成为技术
员、工程师、技术科长、高级工程师,所设计或主持的项目,获得过国家部委和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公开发表过数十篇科技论文、译文。
1988年受聘于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担任中美大型合资企业总经理。
1998年辞掉公司高管职务,集中精力研究中国现代史和文化大革命,协助父亲做回忆资料的整理工作,同时开展自己的学习和研究,已公开出版的相关著作有《1970年庐山会议背景研究》、《心灵的对话》、《历史的回顾》、《往事回眸》等。
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四月
(1856)
-
▼
4月 16
(63)
- 明鏡獨家:傳中共政治局決定秘密調查周永康
- 關鍵人物薄瓜瓜的境遇 媒體未審先判與中國政府處理手段
- 動了殺機乎 血濺五步乎
- 揭薄熙來事件內幕,明鏡網被冠上莫須有之名
- 中国外交部: 海伍德案真相将适时公布
- 《大公报》社长姜在忠 配合薄熙来在海外大造舆论
- 曾不想18大前扳倒薄熙来 胡锦涛或悄然裸退
- 中共處理薄熙來之際溫家寶再談反腐
- 《明镜周刊》为薄熙来张目
- 谷开来薄熙来来夫妻关系不好, 谷斥伍德太贪心
- 中国官媒称要严惩传播薄熙来谣言者
- 薄熙来事件一切,都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 英國外交部因海伍德命案遭議員批評
- 英首相或向李長春提及海伍德案
- 網友熱議:對薄熙來指控「荒謬」
- 中共政治改革的三顆空包彈
- 薄熙來下台,政改暢通無阻?
- 重整秩序:当局打压政治动荡的谣言
- 台湾隔岸观薄案 更珍惜民主法治
- 英媒:王立军的证据导致谷开来被捕
- 重慶的薄熙來案,越揭越黑
- 從不同背景理解人民對民主的需求
- 薄家兴衰与中国制度的弊端
- 不要“黑打”薄熙来和王立军
- 薄熙来事件重挫太子党
- 温家宝改革主客观条件均不具备
- 中共已经把向海外媒体爆料当作内部斗争的手段
- 薄熙来的文革经历和他中南海里的“红卫兵战友们”
- 官媒批薄日渐高调 释放“谣言”打薄所需?
- 薄氏丑闻抹黑中共 北京力图减轻损害
- 中国军中红二代撰文支持党指挥枪
- 吕洪来:将“重庆事件”转化为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
- 薄瓜瓜的公寓租金是每月2950元
- 巨型華表壓龍脈 薄早有僭越之心
- 薄案誰捲入?軍委入川徹查
- 薄熙來遭整肅的時代
- 杨光:薄熙来罢官的意义何在
- 英媒:海伍德因威胁薄谷开来被杀
- 狠打薄熙来,是大戏将落幕?还是变局才开始?
- 胡锦涛重防青少年“造谣”忧“新六四”
- 鄧小平强加給全黨的1981年《歷史決議》
- 廖耀湘说:“我服了,败在林彪手下不丢人”
- 薄瓜瓜在私人保安护送下已离开美国公寓
- 薄瓜瓜失踪FBI及警察局都声称不知情
- 收王立军短讯京记者受查,公安追溯薄妻杀海伍德消息源头
- 2012年4月15日《明鏡郵報》
- 明鏡網熱點排行榜(2012年4月15日)
- 2012年4月15日《歷史日報》
- 敏感时刻菲美年度军事演习 意在中国?
- 骆家辉呼吁立即释放倪玉兰
- 中国称司法机关将依法审理伍德案
- 中共重庆机关报升高调门 声称调查薄案是党国大幸
- “纪念胡耀邦赵紫阳基金会”纽约研讨会呼吁中国变革
- 加藤嘉一:微博無助中國民主?
- 江迅:民間調查團宣布吳英案真相
- 專訪:廣西欽州市副市長李杏 移山填海創欽州速度
- 無錫前書記收賄 被開除黨籍
- 為掩姦情及洗錢 英媒:薄熙來下令殺海伍德
- 憂林彪還魂 閃電掃薄穩定18大
- 倒薄關鍵人 王立軍或可將功補過
- 老董是薄熙來金庫?大連實德啟動破產
- 薄熙來事件 促中共審思黨建
- 英媒:毒殺海伍德 薄熙來指使
-
▼
4月 16
(63)
-
▼
四月
(1856)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明鏡記者柯宇倩/“華視報紙王,給你現賺45,大家早。”週一至週五的早晨打開電視,你都能聽到一個親切又專業的男性嗓音,用國、台語為觀眾導讀各大報的重點新聞;他是主播楊舜欽,31歲就坐上採訪中心副主任的位置,雖然年輕,但他可能比年長的記者都要資深,而耀眼的成就背後,是對新聞的熱情與努...
-
一位韩国男士在首尔火车站观看朝鲜核试验的电视新闻。(2012年2月12日) 里奇曼 韩国一名高层外交官说,在平壤进行了最新一次核试验后, 首尔方面目前正在争取让联合国通过一项允许对朝鲜采取军事行动的决议。 韩国联合通信社援引这位外交官的话说,韩国希望说服联合国安理会通过...
-
《BBC 中文網 》 近年,在中國,有關「革命」的論戰再起。最近,因韓寒的幾篇博文引起的爭論將其推向一個新的高潮。社會各界、乃至官方的學者和媒體都捲入論戰,從一個側面顯示,中國又到了一個歷史的轉折點。 改革與革命,一個世紀的變奏 十年前,受南美的玻利維亞政府之邀,筆者赴玻參加一個...
-
《大事件》記者柯宇倩/華人數學家張益唐“存在無窮多個素數對相差都小於 7000 萬”的突破性發現,讓這位新罕布什爾大學講師一夕成名。許多人都想知道,是什麼造就了張益唐的成就。張的博士導師莫宗堅與新罕布什爾同事葛力明在接受《大事件》採訪時均表示,張益唐將大量的時間投入在數學領域中,...
-
作者 法广 据德国《明镜》周刊报道,美国安全局和德国情报局的合作远比人们知晓的要密切。美方向德方提供了分析工具,以便德方监视流经德国的外国数据流。美国前情报人员斯诺登在一个采访中表示,美国不但和德国,而且和大部分西方国家狼狈为奸,共同窃听。 该采访是由一位密码专家和一位纪录片制作...
-
如果中国大连万达集团并购美国第二大院线集团AMC影院公司能够获得中美政府的批准,中国的企业将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影院线运营商。对于中国电影来说,这是“走出去”的契机吗? 中...
-
知情人曝光李某某看守所生活 8月29日,李某等人涉嫌強姦案在北京市海澱人民法院審理。記者在法院外等待庭審結束時,巧遇一名自稱是李某某獄友的楊姓人士。他稱犯罪嫌疑人在庭審現場沒有飲食,要靠早上吃的一頓飯一直撐到最後。 據鳳凰網報道,談起在李某在獄中表現,他透露李相比被抓起來的小...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作者 法广 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日前举行谘询委员会议。部分谘委指出,中共「十八大」权力交班完成后,新领导人应会承续过去对台政策,但两岸关系自经贸交流推展到政治接触,恐将无法避免。陆委会日前举行谘询委员会议,主题为「总统大选后两岸关系发展情势评估」。 有学者表示,...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