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5月15日星期二

為習近平領導班子大膽謀畫路線圖



《明鏡月刊》特約記者 岳大鵬



拜登訪華不但讓美國人對習近平有了更多的瞭解和認識,同時也讓西方媒體有機會來揣摩習近平的未來領導路線。
英國路透社指出,拜登中國之行是評判習近平的好機會,而習近平的回訪將是中共十八大以前中國的外交重頭戲。
原《中國稅務》雜誌社長張木生接受路透社采訪談到中國下一屆領導班子時表示,無所事事且總是坐等的態度是錯誤的,這就如同是拿著一個定時炸彈玩擊鼓傳花遊戲(playing pass-the-parcel with a time-bomb)。張認為,下一屆領導班子有足夠的內驅力和膽量,他們努力克服各種問題的使命感更為強烈,旨在提陞中共破碎的合法性和戰勝阻礙政治改革的意識形態紛爭。

張木生認為,為了達到這種目的,他們(中共下一屆領導班子)追溯至上世紀40年代由毛澤東所支持的相對溫和的“新民主”,這種新民主主要表現在,在倡導同工人和農民共享財富的同時,討好知識分子、愛國資本家以及各小型民主黨派。
張木生在中共體制內是享受中國國務院津貼的學者型官員,尤其是對中國的農業發展有深入瞭解,同時對中國的發展改革和文化研究也涉獵頗多。在他譔寫的很多書籍和采訪中一向以敦促復興毛澤東早期革命思想作為新改革的模板,其中就包括有限的政治自由化。而這種自由化正是中共下一代領導人平息經濟、社會和政治壓力所亟需的。

路透社評價稱,張木生此番交錯複雜的觀念遠不是什麼政策藍圖,但是他這些觀念可以提供不尋常的視角,以洞察塑造中共新領導人的各種觀念。張木生稱,中共新領導人需要采取大膽舉措,處理公眾無法容忍的腐敗、經濟失衡、不公平和動蕩局面等問題,以避免這些問題引發危機。
張木生稱,中國存在嚴重問題和正逐步擴大的緊張局勢,“如果下一代領導集體能夠認真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就能解決它們”。

路透社對此評價稱,中共逐漸展露頭角的領導人可能不會同意張木生所有觀點,但是,據一些熟悉中共思維的北京知識分子表示,張木生發洩了為求更大變革的焦慮之情。
張木生譔寫的《改造我們的文化歷史觀》2011年5月開始受到高調關注,由軍事科學出版社出版。前國家主席劉少奇之子劉源上將還親自為該書寫了序言,向一批老中青力推這本書。《炎黃春秋》雜誌社副社長吳思表示,張木生的各種理念在被廣泛認為是一種對黨內民意的測試性行動,而劉源此舉反映了更廣泛的支持。
張木生和習近平以及劉源都被外界稱為“太子黨”,他的父親曾是周恩來的秘書,他們的父親都曾在文革時期遭受過迫害。張木生稱,他本人見過習近平,但是拒絕提供更多詳細信息。





張木生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北京記者透露,習近平過去“關注過”有關張木生“新民主”觀念的爭論。
而且,張木生本人也曾表示,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曾向他索要書的複印本。曾參加張木生觀點討論的北京資深觀察人士表示,當前最大的猜測是習近平自己能夠從這種爭論中吸收和采納多少。但是,張木生觀點討論及其特殊身份所釋放的清楚一點是,中共下一代領導人想有所作為。

路透社稱,胡錦濤時期,中國超過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一些發達經濟體則受到債務和萎靡經濟增長的糾纏。而且,北京還開始推出一系列惠及數百萬工人和農民的福利政策。
但是,張木生認為,伴隨這些成就而來的便是越來越多問題,例如日益猖獗的腐敗問題、難以處理的不平等問題以及愈發的農民和工人不滿等,這些問題如果進一步發酵會徹底摧毀已取得的經濟增長利益。
張木生提及六四事件稱,“如果我們的執政黨對自己延續合法性的各種問題缺少警覺,這(是)比六四事件更嚴重的問題,這不光包含學生,工人、農民以及廣大知識分子都有可能參與進來。”張認為,光靠擠出更高經濟增長點不足以解決問題,更確切的說,習近平和其周圍同志必須努力克服政治改革問題,以遏制暴行,在未來中共執政中給予公民強大支柱。
張木生的“新民主”提議包括:擴大人大權力範圍;允許黨內進行更加公開的派別爭辯;給予工會真正保護工人的實權;撤回針對新聞媒體的一定控制。但是,中共的最終管理不能改變。
自由評論人士稱,習近平及其未來領導班子能否做出這些大膽變革目前還難以確定,因為這種變革勢必與根深蒂固的保守主義相杯葛。(《明鏡月刊》第20期)

1 条评论:

匿名 说...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高一浪。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