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史記》記者柯宇倩/一個強制火葬的時代,一位怕害死亡並堅持土葬的高齡祖母,編織出一段跨越30年的家族故事。美國華裔作家黃文廣的英文著作《紅小兵:家庭回憶錄》(The
Little Red Guard: A Family
Memoir,Riverhead出版)以幽默的筆調、流暢的情節、鮮明的人物,描繪出家庭中傳統與現代的衝突與中國的變遷。
獨特的題材:祖母的棺材
對大部分人來說,童年時陪伴自己入眠的,不外乎是父母親、童話書或布偶,但黃文廣早在10歲時,就有一樣特別的“床伴”——祖母的棺材,且一放就是16年。《紅小兵:家庭回憶錄》就從黃文廣祖母朱秀英要求土葬說起。
短短三頁,黃文廣已將祖母的個性與形象生動呈現。1902年出生的朱秀英觀念傳統,這樣的傳統,又往往帶點迷信。朱秀英相信墓地的好風水能為黃家帶來幾世的繁榮,這份對風水的堅信,造就了她對入土為安的執著,朱秀英甚至認真考慮如何成為回族人,以實現她的土葬願望。
對於祖母的要求,黃家歷經多次爭執,但爭執中,仍一步步地準備祖母的後事,有一日,棺材終於出現在黃家,從此陪伴黃文廣入睡,“新成員”到的第一晚,黃文廣輾轉難眠;當時的黃文廣心想,身為一名紅小兵,他應該守護毛主席的革命部署,而非守護祖母的棺材。
黃文廣在接受《新史記》專訪時回憶起祖母,笑道:“她身體健康時,會說自己怎樣怎樣死,當她身體開始衰弱時,突然怕死了。地震時,我們說最不怕死的應該是她了,因為她有棺材,但她很害怕,叫我一定要背著她。”
朱
秀英還是一位凡事以兒子為重心的祖母。當肺結核奪走丈夫的生命後,朱秀英從此守寡。當從小受紅色教育的黃文廣問祖母,是否覺得自己是孔子思想的受害者、被
迫守寡時,黃文廣原本期盼祖母咒罵封建制度、讚揚共產主義,但祖母卻帶著不可思議的表情答道:“我為什麼要管孔子?我不想讓兒子受繼父的虐待,僅此而
已。”
朱
秀英的人生道路充滿挑戰,在這條崎嶇不平的路上,她展現出過人的韌性。丈夫逝世後,大兒子也遭死神眷顧,於是朱秀英將所有心力都放在小兒子黃志有,亦即黃
文廣的父親身上。珠秀英帶著小兒子逃過長江氾濫,逃過日本侵略,也逃過盜賊肆虐,兩人到了山西,又抵達陝西,做過乞丐,也當過幫傭,直到共產黨統治中國。
文革時,政府打出“不能讓死人與活人爭地”的口號,在禁止土葬的情況下,祖母的願望成了黃文廣家庭的爭執來源,祖母的傳統、父親的矛盾、母親的現實思考,衝撞出一次次的火花,家庭成員見證著彼此的內心掙扎、見證了每個人的成長,也見證了生活如何跟著時代變遷而改變。
黃
文廣對《新史記》表示,其實一開始,《紅小兵:家庭回憶錄》只是個短篇。成長過程裡,黃文廣總覺得自己身在一個最平凡的家庭,到美國後,他突然發現原來他
的家庭故事很奇特、有著許許多多的插曲,黃文廣因而興起了寫短篇集的念頭,寫了一陣後,他發覺應該先觀察美國讀者是否對這樣的故事感興趣。
於是黃文廣在《巴黎評論》上發表了一篇以祖母棺材為主軸的短篇,一個多月內,黃文廣收到30多封美國讀者的電子郵件,許多人表示,從黃文廣祖母的身上看到自己祖母的特點,雜誌編輯甚至讀到落淚,“我想,也許真能找到一種共鳴”,獲得許多迴響後,黃文廣決定將故事寫成長篇。
在夾縫中的父親
黃文廣寫《紅小兵:家庭回憶錄》的其中一個目的,就是把故事獻給父親。黃文廣的父親黃志有在聽到朱秀英的要求後陷入兩難,一來擔心自己的政治前途,二來又覺得有義務完成母親的願望。
1942年的飢荒後,黃志有成了共產黨的忠實支持者。1959年開始,地方黨書記鼓勵年輕人對官員提出批評,以促進他們提升自我時,黃志有照做了,被批評的書記從此對黃志有態度冷淡,之後又以黃志有回家照顧摔傷腿的朱秀英為理由,指控黃志有將家庭置於革命之前,將黃志有革職。
為了自己的政治前途與孩子的生活,黃志有仍交出了入黨的申請表,並在1972年成為正式黨員,因此,當聽聞朱秀英的土葬要求時,黃志有兩難極了。最終,盡孝道的義務佔了上風,黃志有從此背負起規劃母親後事的使命。
在黃家,朱秀英代表傳統,黃文廣象徵著現代,夾在中間的父親,既有傳統的精神,又有現代的思維,但也處處透露出矛盾情緒。原先推崇共產黨的黃志有,過去是文化局幹部,因為說了真話被革職,從此變得小心翼翼;雖然自己加入共產黨,但對兒子想入黨的事卻又警告再三。
從
小學到高中,黃文廣都是紅小兵和共青團的班長,但當黃文廣在政治活動花上越來越多的時間時,黃志有開始擔心了,他提醒著:“政治機會如浮雲。重要的是學習
真正的技能,能終身不忘並對你有利的技能。”在黃志有的督促下,黃文廣學了各式各樣的技能,包括書法、針灸、太極拳、小提琴。
對
於在共產黨教育中成長的黃文廣來說,不只祖母的觀念老舊,父親也被他歸在老一代裡,當時的黃文廣,一點也不想成為父親那樣的人,但隨著年齡增長,他越漸發
現自己身上有父親的影子。黃文廣對《新史記》表示,當時中國處在文革到改革開放過程中,父親代表老一代,他代表新一代,所以有點瞧不起父親,覺得父親一輩
子活得很沒價值,如今回想起來感到愧疚。
1971年中國加入聯合國與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問中國後,毛澤東指示幾所學校開始教授年幼的學子英文,如此能幫助中國在國際舞台上與“帝國主義對抗”。1964出生的黃文廣,為進入西安外語學校就讀的第一批小學生,並在該校一路升到高中,他所聽到的第一個英文單字是“socialism(社會主義)”,第二個單字是“revolution(革命)”。
進入青年期後,黃文廣總希望遠離家庭、遠離西安,考上復旦大學英語系後,黃文廣的願望實現了,在新環境、新思想的洗禮下,黃文廣的眼界也越來越開闊。
黃文廣對《新史記》表示,從小,在中國傳統的教育下,他一方面聽從父母的指示,但另一方面卻想找機會逃離父母的管教,文革後,他是家裡的第一個大學生,也進入了中國一流的大學,他更覺得父母的觀念老舊,開始對父母產生叛逆心裡。
但父親多次的尊尊告誡,最後被證實是明智的決定,包括1989年的天安門事件。那一年,黃文廣正在復旦大學求學,當學潮開始時,復旦的學生都不再上課,許多人自發上街,黃文廣回憶,上海感覺起來就像發生了革命。
帶著滿腔熱血,黃文廣從上海趕到北京,但父親生前要黃文廣別出峰頭的一番告誡也在耳邊響起,6月4日前,黃文廣回到上海,躲過了北京的鎮壓行動。黃文廣對《新史記》表示,如果當時沒有聽父親的話回上海,在那樣的激情氣氛下,他6月4日當天肯定會在天安門廣場。
黃
文廣解釋,他想從一個普通參與者的觀點來看六四。“我現在會從另一種角度看六四。當年我們確實很激情,但我們學生不是民主鬥士,沒有西方講得那樣崇高,可
是也不是中國政府說的動亂份子。我不覺得當時我們有多大的理想抱負,我也只是一個積極、普通的參與者,參加六四並非純粹為了政治,是覺得反腐敗是很愛國的
行為,同時也因為大家都上街,所以是一種好玩、衝動、好奇的情緒。”
黃文廣說,六四對他來說是個成長過程,六四後他真正開始成熟、開始思考中國的出路、中國的民主。
黃文廣。(明鏡記者柯宇倩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