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史景遷:魏斐德是“30年來最出色的中國近代史家”


弗蘭克·維維安諾(Frank Viviano),張秀莉譯



從內陸帝國變成海洋大國

4400餘年來,中國一直是一個內陸帝國,依賴於密佈的內部河流繁衍生息。它們的分水嶺,由始建於公元前500年、長達1100英里的大運河連接起來,但在朱棣統治時期大大擴展了。到15世紀末,中國已擁有超過75,000英里的通航水道。

相比之下,中國在1402年的航海船隻,只是吃水很淺的貨船,很少離開平緩的海岸一兩英里以外。
歷史發生了令人吃驚的轉變:永樂皇帝第一次飭令建造3500餘艘船隻。對於海洋尚無什麼實際經驗的馬和,負責監管這些船隻的建造和指揮。1404年,馬和因朱棣的恩寵,被賜予 “鄭”姓,改名“鄭和”。

明 代的船隻比當時世界上所見的其他船隻都要龐大得多。歐洲征服世界的航海始於1490年代,達伽馬前往印度群島,哥倫布開始探尋美洲之旅。他們的七艘船加起 來,僅與鄭和旗艦主甲板的面積80,000平方英尺一樣大。這些歐洲人全體船員的數量總計260人,不及鄭和船隊30,000人的1%。


  鄭和航海圖(中國畫·1959年)錢松嵒作。

這 些令人震驚的數字,在此後數百年的民間傳說中流傳不已,一直被視為神話。1962年的一天,工人們在清理長江南京段因洪水泛濫而帶來的淤泥時,他們的鐵鍬 碰到了一段被掩埋的36英尺長的木梁。這是一根轉向柱,牢牢嵌在爛泥中,緊鄰著一隻舵的殘骸,其表面面積估算起來有452平方英尺,大到足以控制20世紀 的一艘航空母艦。

就在鐵鍬觸碰的瞬間,一個不大可能的神話變成了不可思議的事實。

1405年10月10日,這支艦隊順著長江駛向了海洋。根據中國的日曆,這是大明皇帝永樂三年中秋節。每一個舵手核對著中國人自己發明的羅盤,這是歷史上首次將其用於航海的工具。他們將航行方向定為向南穿過新加坡一帶的海峽,然後向西進入印度洋。

接下來的30年中,明朝的艦隊七次大航海,跨越半個地球,建立了從今天的越南直至東非的龐大貿易網絡和外交聯繫。

1980 年代初期,我很謙卑地開始了自己對鄭和之旅的探尋。在隨後的25年間,我肩負著報導當代戰爭或經濟繁榮發展的任務,旅行了數十次,通常是坐飛機,但只要有 可能我都會去坐中國的舢板船,以及阿拉伯或非洲的獨桅帆船,而對這隻龍杯的探究則將我帶入明朝西行船隊的主要場景中。

儘 管鄭和的故事在中國被淹沒了幾個世紀,但在東南亞及其他地區,他卻被奉為神明。在爪哇和馬來西亞半島,有人帶我去看供奉他的奇怪廟宇,鄭和被同時奉為穆斯 林和佛教聖人。在索馬里和肯尼亞邊境的偏僻熱帶叢林村莊裏,長著杏眼的非洲部落人宣稱他們是鄭和船隊的失事船隻水手的後代。傳說鄭和身高7英尺,腰圍5英 尺。正如我出示那隻明代的杯子時,那位新加坡的文物收藏家所說的,你很難知道該相信什麼。

那隻龐大的舵的證據讓我不停地探索,直到2003年,我突然發現魏斐德發表於10年前的一篇學術論文。

我“遇到”魏斐德是在1989年6月,他在香港九龍飯店給我打電話。

數 月間,我一直忙於給《舊金山紀事報》(San Francisco Chronicle)報道中國民主運動的動態。在那個動蕩的春天,大部分外國記者困在北京。但在5月份我已動身到其他地方,報道這次運動對於首都以外地區 的衝擊。在6月4日軍隊鎮壓天安門廣場前後數周,我已到過6個省份。6月10日,公安在珠江三角洲的一個小城市逮捕了我,我被驅逐出境。離開旅館不久的那個早晨,我的電話響了。“是弗蘭克嗎?我是魏斐德。”他想瞭解我所見所聞的細節,想瞭解我的觀點,我對於中國將走向何處的思考。他說:“弗蘭克,你在場。 你是我們在現場的自己人。”

我知道魏斐德是享有盛譽的伯克利中國研究中心的主任。他是1970年代末中美談判期間有 影響的人物,開啟了中美間學術研究與技術交流,他也在中國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耶魯大學的史景遷(Jonathan Spence)教授,認為魏斐德是“過去30年來最出色的中國近代歷史家”。

就像愛因斯坦打電話問我對於相對論的觀 點。這個電話體現了典型的斐德:一個對事實、感想和任何資料不厭其詳、孜孜以求的人,一個深深追求平等的人。他根本不在乎這些想法是來自一個長春藤大學的 博士、一個旅行者或一個記者。關鍵是,在與遙遠的民族的無限對話中,他表現出作為一個特殊旅行者的見多識廣的特質——不僅用英語,而且用他在中學時已獲得的法語、西班牙語、葡萄牙語、意大利語和德語,還有在哈佛和伯克利時掌握的日語和漢語來對話。(未完待續)(《新史記》第8期)

-----------------------------------------------

全套《新史記》雜誌電子版,均可下載至蘋果iOS或Android的智慧型手機、平版電腦、個人電腦、電子書閱讀器上閱讀。不需出門,也能細細品味《新史記》。

新史記雜誌社專頁http://www.pubu.com.tw/store/75187

各期電子版下載位址:

《新史記》第1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59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2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0?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3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1?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4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2?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5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3?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6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4?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7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5?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第8期

http://www.pubu.com.tw/periodical/13626?apKey=fedd22f528

《新史記》長期訂閱

http://www.pubu.com.tw/magazine/168?apKey=fedd22f528

每期零售價:25美元、68港 元、350台幣。

長期訂閱享優惠:

18期, 優惠價台幣3150元 (平均每期175元)

12期, 優惠價台幣2520元 (平均每期210元)

6期, 優惠價台幣1470元 (平均每期245元)

3期, 優惠價台幣840元 (平均每期280元)

接受台幣、美金、人民幣線上付款

明鏡書城http://city.mirrorbooks.com

viBook電子書城http://www.vibook.com.tw/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