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內幕”
《 大事件》
《 內幕》
《 外參》
《調查》
《匯報》
《歷史日報》
《名星》
《明鏡譯報》
《明鏡郵報》
《明鏡月刊》
《新史記》
《政經》
《中國密報》
財大出版社
財經
港澳
國際
國際人物
哈耶出版社
海外華人
軍事
科教
歷史
兩會
領袖出版社
留學生
六四事件
美國
美國總統大選
蒙古問題
明鏡出版
明鏡電子書刊
明鏡獨家
明鏡書城
明鏡網
明鏡新聞網
明鏡行動
明鏡專訪
內部書店
歐洲
評論
生活
時事
視頻
台灣
台灣總統選舉
外參出版社
溫家寶
文娛
西藏問題
習近平
香港特首推選
新疆問題
亞太
中共十八大
中國
中國大陸
中國官場
中國民眾抗爭
中國人物
中國外交
2012年9月22日星期六
张立伟:钓鱼岛背后的政治
一
在日本“国有化”钓鱼岛(日本称为“尖阁诸岛”)之后,中国出人意料地做出了强硬的“组合拳”反制,既承受可能发生军事冲突的风险,也希望借此摆脱长久以来的被动地位。
中国的目标并非抢回岛屿,而是从法理上抵制日本“国有化”政策,宣示主权,并派出舰只打破日本实际控制钓鱼岛的现状,试图形成“中日共管模式”,即中日双方都在该地区巡航,以防止对方登岛和开发,从而维持有主权争议的事实。
这将侵蚀日本四十多年的实际控制,假如日本不接受这种结果而动用自卫队驱逐中国船只,那将可以被解释为单方面挑起军事冲突,显然,做出这个决定要承担无法预测的严重后果,拥有局部海战优势的日本没有把握赢得全面战争。
中国试图不战而屈人之兵,吓阻日本做出让步。但日本不应认为这只是虚张声势的表演,而试探中国人的意志,因为中国没有为自己准备退路。甚至,日本也不应用《美日安保条约》为自己壮胆,因为中国做出反应前已经考虑并接受了这个因素。
野田认为“国有化”政策是出于稳定中日关系的大局而做出的决策。这种试图释放善意的解释很有市场,但日益动荡的日本政坛难以赢得外界信任。按照日本的计划,“国有化”后要逐步推进“活用化”、“有人化”、“驻军化”,这种步步为营的“切香肠”手段,势必引起中国警惕,从一开始就反击。
在“石原购岛”过程中,日本国民的踊跃、媒体的热情、国会立法和谴责中国,表明日本举国上下多数人都认为钓鱼岛主权没有争议。野田是在7月7日全面侵华纪念日这一天宣布“国有化”计划,并在9?18纪念日前夕具体实施,即中国领导人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当面告诫野田“不要做出错误决定”一天之后。这一系列行为反映了日本对中国的某种战略藐视,刺激了中国受辱的历史记忆。
这种战略藐视源于一种侥幸心理:首先,日本认为中国为了珍惜崛起的机遇,将会被迫选择软弱的立场,降低冲突风险,即中国不会为钓鱼岛付出战略性代价;其次,认为“十八大”之前高层忙于权力安排而无暇对日本的行为做出有力反应;其三,利用美国“重返亚洲”的机会,挟美自重。
人们通常认为日本的民主制度与战后改造,可以杜绝政治右翼化。事实上,不管是自民党还是民主党,民意支持率都很低,双方政见也没有区别,完全同质化后失去制度约束。经济不振、美国“重返亚洲”与中国崛起等因素为日本右翼提供土壤。日本右翼也试图借助领土纠纷而扩军、强军。韩国总统李明博曾公开呼吁警惕日本极右翼势力抬头。
中国政府警告说,日本在钓鱼岛的做法是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成果的公然否定,是对战后国际秩序的严重挑战。中国做出这个判断,是试图孤立日本,因为中、韩、俄与日本的岛屿争端都与战后安排有关,而且这样更容易向西方世界解释钓鱼岛主权纠纷的历史真相,并提示美国需要承担责任。
二
从外部观察,中国强硬捍卫南海与钓鱼岛主权,被视为一种强权扩张,是争夺地区主导权的表现,这是从地缘政治的角度考虑。但是,这种角度显然不能论证中国行为的合理性,即为了一些荒芜小岛而不惜打断国家崛起进程。
这其中的矛盾在于,从外部看,中国是一个新兴崛起的大国,具有改变世界权力结构与重塑地区秩序的能力,是潜在的强权威胁;但从内部看,中国民众的普遍心理,却是截然相反的弱国心态,即认为中国政府对外软弱。
因为中国近代史上被西方国家入侵与割地的羞辱,以及1949年后与美苏长期对抗时生成的不安全感,包括大使馆被炸、日本右翼挑衅等事件,让中国人始终沉浸在弱者角色,对主权的敏感与关心领土的热情,不仅仅是由政治宣传制造,而是“天朝大国”被羞辱的记忆挥之不去,历史上中国对邻国“以德报怨”的怀柔政策强化了这种感情。
因此,单纯将中国在捍卫主权上的表现视为共产党主导的强权扩张,是不公正的,因为历史渊源比中共更深的台湾政权,自始至终也没有放弃对钓鱼岛与南海的领土主张。这就涉及到了历史继承的正当性问题:大陆政权如果丢失国土,尤其是向曾侵略中国的日本出让一寸土地,那意味着政权失去合法性。
包括西方在内的外部世界,经常忽视中国的这种内部压力,并过度从民族主义角度解读中国的行为,因为作为强者的西方对历史已经不敏感了。事实上,中国除了在主权问题上具有历史的敏感性外,也继承了儒家的天下主义思想,相比日本自始至终的相对民族封闭,中国则像美国一样具有开放性。华裔的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应该更能理解这种开放性,他应向美国社会解释,以避免美国将中国的强硬单纯地视为扩张和与美对抗。
中国几乎失控的抗日游行表明,中国政府承受了巨大的民意压力,而且,如果大陆政权因丢失领土而失败,动荡的秩序会制造一个更加民族主义的和专制的国家,这对全世界都不利。
衰退中的美国对中国崛起的敏感,是美国“重返亚洲”政策的源头。但是,这一没有明确战略目标的政策调整,又因为奥巴马本人的犹豫与含糊而被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主导。目前看来,希拉里的做法是尽可能地为中国制造麻烦。
因此,中国最后不大愿意与希拉里对话,更多与五角大楼打交道,中国试图以更坦率、透明的方式向五角大楼表明,中国没有任何挑战美国地位的企图,而是在捍卫国家利益。军方的交往能够缓解紧张气氛,防止出现误判和冲突。
奥巴马政府的两大外交政策都面临战略性失败的可能:一是支持革命的中东政策导致反美伊斯兰政治势力崛起,二是“重返亚洲”加剧地区动荡和秩序混乱,中日因钓鱼岛争端走到战争边缘,与美国“重返亚洲”不无关系。
中国对美国的“再平衡”政策并不排斥,但疑虑其真正目的是攻击而非防御;而美国的“中国威胁论”,也非对现实的判断,而是对中国能力的认知与意图的猜测。美国“重返亚洲政策”源于美国疑虑,并加深了中国的怀疑,让双方脆弱的互信受到破坏并恶化。
事实上,中国从来没有实行“门罗主义”,美国在亚洲影响力的降低是小布什政府忽略的结果,而非遭到中国主动排斥。中国希望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即“非敌非友,亦敌亦友”,不要“G2”,也不要冷战。
中国的传统哲学不鼓励追求霸权与做出头鸟,封闭的疆域强化了领土上的保守性与思想上的天下主义,而历史上,日本作为岛国的生存危机感曾多次催生扩张主义。美国如误判中国意图而刺激中国走上与美对抗的道路,最终将会对美国不利,美国应该检讨和调整其对华政策,不致因短期的破坏而走上长期对立的歧路。
(注:作者为资深媒体人、评论人。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张立伟,FT中文网
订阅:
博文评论 (Atom)
明鏡關注點
- ► 2013 (5832)
-
▼
2012
(16277)
-
▼
九月
(863)
-
▼
9月 22
(29)
- 李成:中国政治改革是必然,不是选择
- 菲律賓在黃岩島衝突中被孤立
- 钓岛冲突使日本右翼得势引发东亚军备竞赛
- 學者:18大不能回避六四問題
- 台湾倒阁案未过关,在野党酝酿罢免马总统
- 中國網路觀察:蒼井空很萌
- 中國的兩個堅定 孰先孰後
- 兩岸關係/兩岸和解 不是萬靈丹
- 兩岸關係/外弛內張 競爭化
- 台灣軍方:共軍2020年具攻台戰力
- 十八大七名準常委享一級警衞
- 不要打砸搶燒的愛國主義
- 權貴無法無天 公安甘為家奴
- 哥伦比亚大学展示顾维钧档案,为其107岁遗孀祝寿
- 张立伟:钓鱼岛背后的政治
- 明鏡獨家:張陽將冒升總政治部主任
- 明鏡出版的書在全球各地....怎樣進入中國
- 王立军案细节揭开中国政治家族最阴暗一面
- 薄熙來把重慶當作未來治國的“試驗田”
- 史景遷:魏斐德是“30年來最出色的中國近代史家”
- 苹果电脑新地图有两个钓鱼台却没有香港政府总部
- 中国:中日邦交正常化四十周年纪念活动受影响 错在日本
- 日本首相野田连任民主党代表 表示不想见胡锦涛
- 奧巴馬羅姆尼爭打中國牌拉選票
- 蔡翼:從總體戰維護釣島主權
- 微博力量大 扳倒表哥局長
- 廣西驚傳男子闖入托兒所殺童案
- 2012年9月21日《明鏡郵報》
- 2012年9月21日《歷史日報》
-
▼
9月 22
(29)
-
▼
九月
(863)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
-
南华早报 有消息称胡锦涛倾向于在18大上放弃所有权力,包括军委主席一职。若胡锦涛将悄然退休一事属实,不仅对习近平是个好消息,对正在努力确立领导层换届程序的中共来说也是好事。 薄熙来落马和其妻涉嫌谋杀的爆炸性丑闻引起海外媒体广泛注意,而对未来几年中国施政将构成重大影...
-
2012年,中国对美国的感知,与他国对当今美国的认识恐怕相差无几,即美国正处在四大困扰之中。 其一,全球化时代,美国与西方的金融力量在重组世界制造的同时,也在逐步抽空美国等国的国内制造业,造成这些国家难以挽回的就业流失以及与此相伴的财富分配更加不均。 其二,美国的生活与消费方式已...
-
台灣去年10月爆出的「多名軍官涉共諜案」,日前出現新進展。 據台灣《自由時報》報道,海軍退役上尉錢經國涉嫌主導洩露潛艇水文資料,以及將護漁項目等情報交給中國大陸,被高雄高分檢以妨害軍機條例罪提起公訴。其餘涉案人等也被一一提起公訴。 報道稱,錢經國被移審高雄高分院後,裁定繼續羈押。...
-
(中央社記者邱國強北京7日電)中國大陸民運人士方勵之6日在美國逝世,大陸媒體截至今晚隻字未提,但仍有一些網友在微博上,轉貼港、台媒體對他逝世的報導,以及他在六四事件中扮演的角色。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大陸律師向中央社記者表示,他對方勵之的逝世,感到非常惋惜;這名律師還頻...
-
聯合報系民意調查中心台北22日電 ...
-
薄熙來案開審,法庭內外兩場戲,庭內唇槍舌劍,相互辯駁,庭外抗議聲起,左右攻訐。這場世紀大審判不僅決定薄熙來個人命運,也關係中國政治鬥爭的方向。 昨日清晨,當局如臨大敵,在濟南中院前設立了嚴密的封鎖線,但這並沒有嚇倒左派的聲援隊伍,不時有民眾前來抗議審判,警察連續拘捕多人。有民眾以...
-
知情人曝光李某某看守所生活 8月29日,李某等人涉嫌強姦案在北京市海澱人民法院審理。記者在法院外等待庭審結束時,巧遇一名自稱是李某某獄友的楊姓人士。他稱犯罪嫌疑人在庭審現場沒有飲食,要靠早上吃的一頓飯一直撐到最後。 據鳳凰網報道,談起在李某在獄中表現,他透露李相比被抓起來的小...
-
因为六四后的报告文学《中国底层访谈录》获得欧洲最重要的波兰卡普钦斯基报道文学奖的廖亦武先生强调,一个作家,为中国底层的每一个人的人权和自由发出呼吁和支持,是他最根本的责任。以下是RFA特约记者天溢由德国发来的报道。 以二零零七年去世的波兰文学家卡普钦斯基命名的波兰报道...
-
苦心進行各方維穩 18大如期召開無懸念 社論 隨著全球矚目的薄熙來案件司法程序即將揭曉,中共18大的按期召開已經成為定局。這不但是因為中共黨內各派系已經在人事案上達成了初步的共識,並在今夏北戴河會議上得到最後批准,而且也因為中南海高層充分認...
-
《新史記》姚監復 記錄 著名改革家、思想家杜潤生,中共最資深的農村問題專家之一,曾擔任中央農村政策研究室主任,被譽為“中國農村改革之父”,從1982年到1986年連續5年 參與和主持起草了著名的五個“中央一號文件”推動農村改革。杜潤生將迎來百歲壽辰,現將2005年...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