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13日星期四

專訪: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 中國學者研究香港選舉

比例代表制催生激進政黨,不重視民生議題,是香港選舉需改善之處。

北京的中國選舉問題專家、世界與中國研究所所長李凡,長期研究兩岸四地選舉問題,經常前往歐美、日韓,以及東南亞諸國考察各地選舉活動。香港舉行第五屆立 法會選舉期間,他在香港一週,九月九日,香港這場選舉活動剛剛結束,他接受了訪問,翌日便去澳門交流,十月將前往美國考察選舉活動。以下是訪問內容:

台灣每一場大型選舉,你都身臨其境,你能比較一下香港這場選舉,與台灣選舉的異同嗎?

台 灣選舉比香港選舉成熟多了,台灣和香港選舉的差異很大。香港對競選經費控制很嚴,標語、口號都有限制。香港這次超級區議會議員候選人,每個人才六百萬港元 經費,三百萬選民,給所有選民發一封信都不夠。對競選經費,台灣沒限制,美國也沒有,你個人的錢、捐來的錢,你愛用多少用多少,沒有底線,兩個黨就看誰的 經費多。香港有很多限制,比如要求電視台對每個候選人同等對待,每個人要上同樣的時間。港台選舉還有一個明顯區別,投票日當天,台灣不許有任何競選活動, 前一天晚上十點後就停了,包括電視裏。香港卻是投票日才是真正競選日,滿大街競選拉票活動,竟然都集中在最後一天博弈。助選的旗幟在這個路口插了二十分 鐘,而後拔走再插到別的地方去,因為經費有限,製作競選廣告旗數量有限。台灣的競選活動、造勢活動熱鬧。香港就沒造勢活動,經費不夠,哪有錢去造勢。

香港的政黨,嚴格說是註冊的公司或社團,實為「政治團體」的規模普遍較小,你要他造勢也難,你怎麼看香港的所謂「政黨」?

台 灣是兩大黨在爭,香港基本是小黨競選。香港的政黨都太小,一個黨幾百人。黨員就這麼多,能有多少人來參加你的造勢活動。台灣是單一選區兩票制,投政黨,投 議員,直接比拼,這有利於大黨,小黨就沒空間。香港是比例代表制,今年增加了十個議席,相對而言每個人當選的票數比例降低了,所以小黨特別多,容易取勝。 但小黨參選的問題是會出現激進小黨,我有小眾,只要拉住百分之七的人支持我就行。因此,今年激進派當選就特別多。在這個制度之下,泛民內部、建制內部都互 相爭票,人人告急說你們全投我吧,管不了別人了。這是選舉制度問題,台灣現在已經改了,這個制度適合於小黨,不適合大黨。香港目前的選舉制度設計,對小黨 有利,好處是各種社會階層的人都可以在立法會表達自己聲音,台灣的小黨在立法會裏已經難有聲音了。

從這場選舉看,你覺得香港選舉制度最大問題是什麼?

香 港選舉制度的變化,帶來小黨大量出現,激進政黨大量出現。這個制度令得票率達百分之七到八就能贏,一個激進的黨有百分之七、八的選民是不難的。在台灣、美 國兩黨制的條件下,這種小的激進政黨不可能在選舉中獲勝,你可以存在,但就那麼幾個人,不可能拿到席位。由於選舉制度變化,香港選區議席增加,但選區沒 變,其實可以多劃一兩個選區。香港的選舉制度也該有所調整。還有一個問題,選舉沒有民生議題了,沒有候選人談民生問題,全圍繞著國民教育爭議。不談民生的 情況下,對泛民有利。民生是掌握在政府手裏的,政府是發紅包的。總的來講,這兩點是香港選舉最大的問題。

(江迅、何怡蓓)


亞洲週刊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