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9日星期六

穿越重重高牆,“譯者”豎立公民社會雛形


《外參》記者柯宇倩/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下,人們越來越向“錢”看的反思聲也不斷傳出,但仍有一群人,甘冒風險,不求回報地貢獻所長,致力填補中文與英文世界報導中國信息的缺口。


嘗試開闢營利模式

同樣的技能、同樣的時間,譯者們可以選擇做能夠獲益的事,但“譯者”的志願者們卻選擇創造社會效益,而非市場效益。小米笑道,有時候他們會將這樣的選擇稱為“逆選擇”, 因為正常人普遍會選擇有名、有利的事,或追求輕鬆快樂的事,像他們這樣追求吃力不討好的事,就是種“逆選擇”,而並非每個人都能持續“逆選擇”,因此有些譯者做了兩、三個月,翻譯過四、五篇文章,體驗了一下後,就不再投稿。

其餘譯者每天投入翻譯的時間也不一樣,由於每個人都有其他的事務,有人持續一年每天都有譯稿,但一年過後就退出,也有人做了一陣後,休息了半年,才又回到“譯者”的崗位,雖然翻譯時間並不固定,但每個人都是儘量利用有限時間貢獻所長。

但精神上的收穫還是有的。小米對《外參》指出,在過去,有時候有些話一直想講,卻沒有機會、沒有平台可以分享,如今擁有了這樣一個揮灑舞台,是她的收穫之一。

“譯者”從2009年發展至今,不斷開發各項服務,在志願者們的腦力激盪下,“譯者”推出音頻採訪、視頻翻譯,以及每日新聞頭條發送;每項服務的推出都經過評估、分工,但有的項目因為效果不好,執行到一半終止。

2012年開始,在累積了一些比較固定的讀者群後,“譯者”希望能在原本的非營利模式下,藉由翻譯書籍,開闢一個正常營利的部分。書籍翻譯完成後,將製作成EPUB格式的電子書,讓讀者在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等載具上閱讀。

小米對《外參》解釋,翻譯新聞報導和翻譯書籍不大相同,書本在談論一個問題時能更深入,譯者也能對一件事獲得更全面的認識,此外,譯者還有機會和原作者及出版社接觸合作。但也因為翻譯書籍需耗費很大的功夫,因此希望出版社能支付一點酬勞。

目前,藉由翻譯書籍來營利的部分,還處於嘗試階段。小米表示,電子書上架後,主要評估在大陸是否有市場,如果通過電子版能打開一個新市場,對“譯者”、出版社和原作者來說都是好事,因為原本出版社就無法通過正常渠道在大陸出版這些內容敏感的書。

“譯者”網站在中文外,還提供英、法、德、西、日、韓等六種語言的閱讀介面,此六種語言均由google翻譯器從中文自動轉換而成。雖然“譯者”的許多志願者也具有中文翻外文的能力,有人更以此為正職,在翻譯書籍上,中文翻外文的報酬也較高,但“譯者”目前的翻譯仍以外文翻中文為主。

小米對《外參》解釋,如果翻譯成外文,譯完的文章可能受眾面很窄,由於文章有其敏感性,願意付費給譯者、放置譯文的平台也很有限。此外,已有許多專業人士投入中文翻外文的領域,如一些身在中國的外國人,他們或自己設立博客,或與新聞社合作,為新聞社提供第一手的線索後,再讓記者接手追蹤採訪,因此在外文世界裡,與中國有關的信息並沒有落差太大。

“一個外國人從外國媒體得知的訊息,可能比一個普通中國人還多,所以再進入這個市場就不是很必要了。”小米表示,由於許多中國人連發生在自己家門口的事情都不瞭解,因此志願者們就更有想將實情告訴這些人的衝動。

想讓譯文的影響力得到最大的發揮,也是原因之一。小米對《外參》說,出於社會責任感,譯者們認為把外文翻成中文,影響力更大,更能感覺自己為社會做了一些改變,也更有成就感。

2010年10月3日,中國總理溫家寶接受美國有線電視台CNN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的專訪,談及政治改革,溫家寶表示,他的政治理念可歸納為四句話:“讓人有尊嚴的幸福生活,讓人感到安全可靠,讓社會充滿公正,讓人對未來充滿信心”。儘管社會上存在各種各樣的議論和阻撓,他仍要堅定不移地在能力範圍內貫徹自己的理念,加快政治改革的步伐,“風雨無阻,至死方休”。

溫家寶有關政治改革的一席話相當令人震撼,在中國當局不翻譯的情況下,“譯者”接下將專訪內容中文化的任務。志願者10月7日完成翻譯,當時正值十一長假,小米估計審查人員並不清楚這篇文章是否該刪,加上文章主角為中國總理,可能給了審查人員一種“留著也沒關係”的印象,因此文章廣泛流傳,騰訊等許多網站更將這篇文章放在頭條,成了熱點新聞。

最後台灣的中央社找上門,詢問“譯者”是不是溫家寶的御用翻譯,是不是有了什麼動靜才放出這樣的消息,“譯者”否認,中央社卻不相信,認為譯文的遣詞造句相當正規,“譯者”只能拿出譯文的草稿,證明在人力精簡的情況下,這樣的遣詞造句也是經過多次修改後才定稿,中央社才接受“譯者”的說詞。

“中國人不是那麼傻的”

小米指出,每次只要收到讀者來信,不管是褒是貶,都會覺得很難得,因為中國大陸不上網的人群已佔很大一部分,上網者中,聊天、打遊戲的又佔掉一部分,剩下的也只有一部分人有閱讀新聞的習慣,其中90%的人看新浪等門戶網站的新聞,看新聞的人中,會翻牆的佔少數,而翻牆後會找到“譯者”的更是少之又少。

“譯者”的志願者主要為白領、高中或大學生、年長者,其讀者有一部份也為白領、學生和長者。雖然有文章訂閱服務,但由於從來不做讀者背景調查,因此“譯者”很難確切得知其讀者是哪一類人。

小米對讀者的一點認識,是來自於其中一些人寫給“譯者”的反饋。“只是這樣的讀者來信,也是因為他們有特別的觸動,大部分的讀者仍屬於沈默的一群。”從這群願意發信的讀者來看,大致可分為幾類:一些是與志願譯者工作比較類似的族群,如白領、學生、年長者;另一些讀者的工作較多元,小米舉例,有位在工廠中打工者,因為想瞭解美國發生了什麼事,為何中國的產品最後都送到美國,因而主動接觸“譯者”。

這群讀者中,白領或中產階級送給譯者的信息,結尾通常顯示“寄自我的iPhone/iPad”。學生讀者的範圍很廣,從初中生到海外留學生、博士後均有,這群人通常會在信中談論從書本中學到的與在“譯者”網站上看到的信息有何不同,有時候,即使他們不同意外國人的觀點,他們仍希望得知不同的想法。

最令小米感到訝異的,是讀者群中還包括年長者。小米判斷,年長者退休後,上網時間多了,這群人經歷過的事也比較多,對時政有自己的看法,或許因此關注“譯者”。

3年來,“譯者”網站平穩成長,翻譯品質有一定的保證,吸引了一批固定讀者。小米對《外參》表示,這群讀者喜歡“譯者”選文與撰文的角度,他們認為,“譯者”的文章不像官方審查過的新聞,也不是受害者心態的激情陳述,因此能讀到更多元的訊息。

如今,小米感受到有一批讀者對“譯者”的要求提高了,希望“譯者”更像一個真正的媒體、更正規地運作,例如希望twitter上不斷有消息發出,或將每個重要海外媒體的頭條都推上來,小米有些為難地說,這樣的要求其實挺高的,因為需要投入相當大的人力,不斷進行追蹤,“譯者”目前比較容易做到的,是與已有一些資源的平台合作,豐富彼此的新聞內容。

小米指出,當“譯者”成員被請去“喝茶”時,對方曾想試探出組織者是誰,並“規勸”從事此項工作不掙錢,最好就此罷手。小米表示,其實“譯者”是個自發運作的團隊,沒有所謂的組織者,不論哪個成員不在崗位上,“譯者”仍會持續運作。

“中國社會發展到這樣一個程度,不可能把訊息關在牆外,我們希望傳遞的訊息是,中國人不是那麼傻的。”小米對《外參》表示,中國歷經如此多年的改革開放,中國人又從初中開始接受英語教育,雖然會做“逆選擇”的人少一些,但懂外語的人相當多,無法將一個訊息完全封鎖住。

小米說,“譯者”穿越了語言的牆、防火的牆、技術的牆,才把信息送到讀者的眼前,這是幾個人接力一下就能辦到的事,不需一個政黨去組織才能做到,這也是公民社會的雛形,在翻譯這一塊上,“譯者”可說有了公民社會的雛形。


2010年10月3日,中國總理溫家寶接受美國有線電視台CNN節目主持人札卡利亞(Fareed Zakaria)的專訪

没有评论:

明鏡關注點

明镜博客 » 时事

明鏡歷史網

明鏡網

明鏡十大热帖